如何判斷刻錄機是不是壞了?

本文主要講述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判斷刻錄機是否已經損壞,並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故障以供參考。
一般來講,刻壞盤了,用戶就會懷疑是不是刻錄機壞了,但要判斷刻錄機是否壞了,其實應該從以下3方面來判斷:
  1. 刻錄使用的介質;
  2. 系統使用的情況;
  3. 刻錄機本身存在的問題。
首先來說說刻錄盤
通常的 CD-R、CD-RW 光盤基本上都是由片基、記錄層、反射層和保護層等幾部分組成的。刻錄盤片都使用有機染料作爲記錄層的主要材料,由於顏色的不同而相對應的盤片被分別被稱爲金盤、藍盤、綠盤等。而且這些盤適合哪些 CD-ROM 驅動器也各不相同。因此,對於 CD-R 盤片的選擇,除了注意生產廠家、顏色是否均勻、片基是否平整等外,最主要是選擇盤片的“顏色”,一般來說,藍盤比較好刻,而金盤主要是保存時間長。
所以使用什麼樣的光盤,對刻錄操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使用劣質的刻錄盤,往往會出現刻廢盤或是根本無法刻錄的情況。
如果您使用惠普如下型號的刻錄機,如7000系列、8000系列和 CD4ce 的刻錄機,由於本身對刻錄盤片的要求極高,可能會出現不認盤,應儘量使用低速盤片,因爲刻錄機不認高速盤片是由刻錄機本身的硬件屬性決定的,升級和更換刻錄軟件都不行。 對於盤片的選擇,您可以參考下面文章:
電腦使用的情況也非常重要
在刻盤時應斷開網絡連接;儘量不要運行其他的應用程序;儘可能多的關閉後臺的進程,如屏幕保護、電源管理模式、殺毒軟件,特別是一些時時監控的軟件;查看系統資源是否過低,若不清楚如何查看,可直接重啓電腦後結束暫時不用的任務欄上的圖標。
電腦的配置是否能達到使用刻錄機最低的系統要求也是衡量刻錄成功率的一個要素,建議系統配置要比最低系統要求更高一些,這樣在刻盤時比較有保障。就算是系統達到要求,而且配置也不錯,但那只是一個參數,並不代表系統就一定沒問題。 可以適當的對系統做一些調整,特別是 Windows 98 系統,調整虛擬內存的大小,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可以設置爲物理內存的1.5倍左右;若是光盤對光盤的刻錄,看您的光驅是否支持 DMA 方式,可以嘗試把它打開。至於 Windows 2000和 Windows XP,相對 Windows 98 而言穩定了不少,一般不需要更改設置,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後臺運行的程序較多,容易出現問題。
爲了測試是否是刻錄機本身的問題,可以在乾淨的系統上,用2倍速來刻錄硬盤上大約100M的普通文件。若所有的外部條件都符合了,但還是刻錄失敗的話,就說明可能是刻錄機本身的問題,需要考慮到其他電腦上試試或到 HP 維修中心檢測一下了。
下面就說說較常見的故障
  1. 在“模擬刻錄”的時候成功,而真正刻錄的時候卻失敗。
    刻錄機在接受刻錄程序的“模擬刻錄”與“刻錄”命令之間差別只在於有無激光打出,其他操作都是一樣的。“模擬刻錄”可以測試源盤或刻錄的數據是否正常,硬盤的轉速是否夠快,硬盤的剩餘空間是否足夠等刻錄環境的狀況,而無法得知刻錄機的激光頭功率是否正常,刻錄盤片是否有問題。所以若出現這種情況,可以換其他品牌的刻錄盤片進行測試。
    另外,激光頭功率的衰減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就需要對刻錄機進行維修了。
  2. 刻盤時,有時會出現“Buffer Underrun”的錯誤信息,“Buffer Underrun”是緩衝區欠載的意思。
    在刻錄時,文件先由源文件位置通過接口傳送到主機,再由接口傳送到刻錄機的緩衝存儲器,也就是 Buffer Memory,最後把 Buffer Memory 中的數據刻錄到刻錄盤片上。這些過程都是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的,不能中斷,只要中間任一環節稍有停頓或速度降低,就會出現來不及把資料寫入光盤,進而造成刻錄失敗。這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爲何要關閉後臺程序等的原因了。
    造成這種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1. 硬盤原因:硬盤中的碎片過多、可用空間不足、使用了壓縮過的硬盤;
    2. 硬件原因:正在使用中的文件被修改、刻錄軟件中的設置不正確、計算機執行速度不夠快;
    3. 網絡原因:通過網絡來刻錄,文件傳輸速度慢;刻錄時連着網絡,系統速度會受到網絡訪問的影響;
    4. 文件原因:刻錄過多的小文件、源文件有問題;
    5. 其他原因:刻錄介質表面不乾淨、有劃傷或被破壞;再者就是刻錄機本身故障了。
  注意 : 尤其是光盤對刻失敗時,可以考慮用刻錄機到刻錄機的複製方法,成功率會高一些。另外,HP CD-Writer 7000及8000系列刻錄機比較老舊,激光頭的老化一般都達到了一定程度,失敗率也會隨之漸漸高起來了,到最後更新換代勢在必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