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NAS

因爲北京一分公司買了NAS,忽然想起了Openfiler   FreeNAS等等,所以今天就測試了一下FreeNAS. 遇到了問題

首先,安裝之後只需設置ip, 而其他網絡選項可以登錄Web之後設置。此網上有文章。

第二,安裝之後發現時間不對。FreeBSD系統下使用 date 年月日時分(如: date 201209271214   即可更改爲2012年9月27日12點14分)。

第三,配置好iscsi之後需要重啓系統纔可以連接到。

 

以下爲引用內容

FreeNAS 硬件需求


在整體硬件支持度方面,由於 FreeNAS 8.x 版本皆是基於 FreeBSD 8.2 環境進行開發,因此在系統架構上支持 amd64i386ia64pc98powerpcsparc64,其它硬件支持度方面,例如:Disk ControllersEthernetUSB 等硬件支持程度上均非常全面。比較令人驚喜的地方爲支持大部份 10Gbps 網絡卡,如此一來屆時採用 ZFS 文件系統並且配合 iSCSI Target 提供 IP-SAN 儲存環境,來作爲企業營運也是非常適合的儲存解決方案,一點也不遜色於商用設備解決方案。簡言之,原則上只要您的硬設備符合 FreeBSD 8.2 的硬件兼容清單 HCL (Hardware Compatability List) 中所條列,即可順利安裝 FreeNAS 並且不用擔心硬件驅動的問題。

在系統架構方面,FreeNAS 目前支持主流的 32 (i386) 64 (amd64) 架構,若您希望 FreeNAS 具備較高的傳輸速度及系統效能,則建議您採用 64 位版本。若是您決定採用的是 32 位版本,由於 32 位系統架構會有內存 4GB 的尋址限制(雖然有方法可以突破此限制,但不建議如此),強烈建議您應該要採用 UFS 文件系統較爲恰當(也就是不建議使用 ZFS 文件系統)。

若決定採用 ZFS 文件系統則表示您的硬設備至少應該具備 6GB 以上閒置的內存空間,也就是說您的硬設備至少需要 8GB 的內存,如此一來在運作 ZFS 文件系統時,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效能及傳輸速度。當然屆時 FreeNAS 運作的整體效能跟您的硬設備物理內存將成正比(當然是物理內存愈多愈好!)。當 ZFS 文件系統所負責處理的硬盤空間超過 6TB 容量時,就經驗法則來說,建議每多 1TB 硬盤空間就應增加 1GB 的物理內存。最後則應避免 ZFS RAIDZ 與硬件磁盤陣列卡 (RAID Controller) 二者互相混用的情況發生。您應該要將實體磁盤陣列設定在 JBOD 模式,而讓 ZFS 文件系統來專心處理 RAID 部份。

在安裝空間方面,FreeNAS 爲嵌入式的設計理念,因此您可以將 FreeNAS 安裝在 2GB 空間的 CF / USB 儲存裝置上,當然您也可以把 FreeNAS 安裝在硬盤上(但官方並不建議如此)。FreeNAS 在安裝時會將操作系統切割爲二個 1GB 的分割區,其中一個分割區負責存放運作中的 FreeNAS 操作系統,而另一個分割區則是升級版本時會使用到。這樣的分割存放設計概念,可以確保您能順利升級至新的 FreeNAS 版本操作系統,或者當遇到升級問題時,也能輕鬆回覆到先前穩定運作的版本,因此若您將 FreeNAS 安裝於硬盤上,將造成無法使用其它的剩餘空間。

爲何官方不建議將 FreeNAS 8 安裝於硬盤中? 舉例來說若您將 FreeNAS 8 安裝於 1TB 容量的硬盤中,雖然實際使用不到 2GB 的空間,但您仍無法使用剩餘的空間 (Inaccessible) 來做爲分享數據用,這也正是 FreeNAS 官方不建議將 FreeNAS 安裝於硬盤上的主要原因。而這也是舊版 FreeNAS 0.7 使用者一開始便會碰到的問題,因爲同樣的情況在舊版 FreeNAS 0.7 的設計中,若使用 1TB 容量的硬盤來安裝 FreeNAS 後仍可使用剩餘的所有空間(也就是 900 GB 的剩餘空間),並且可以使用該空間來進行檔案分享的作業。

 

參考網站

http://www.freenas.org/

http://www.freenas.com.cn/

http://www.openfoundry.org/tech-column/840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