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學習筆記《一》(初級理論知識)

 1、  網絡的分類LANLocal Area Network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WANWide Area Network

2、  帶寬bandwidth延遲delay

3\網絡相關的國際組織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電子電器工程師協會(IEEE

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

國際電信聯盟(ITU

INTERNET架構委員會(IAB

3、  osi七層模型、及每一層的功能

應用層是網絡可向最終用戶提供應用服務的唯一窗口

表示層的作用之一是爲異種機通信提供一種公共語言,以便能進行互操作。

會話層提供的服務可使應用建立和維持會話,並能使會話獲得同步。

傳輸層是兩臺計算機經過網絡進行數據通信時,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具有緩衝作用。

路由或者叫尋徑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爲數據通道。

爲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的通路

 

4、  傳輸層協議:
tcp
傳輸控制協議(面向連接的,可靠的)  
udp
:用戶數據報協議(面向無連接不可靠的。

5、  對等層通信

主機在進行通信時,發送端主機依照OSI參考模型的定義,自上而下層層封裝數據。根據OSI的分層原則,某層封裝的內容對於其他層來說是不可知的。如果接收端主機想知道發送端主機送給它的信息,它也必須在和發送端主機相對應的層次上才能讀出特定的信息,這樣的通信方式叫做對等層通信

6、  PDU:協議數據單元,每一層的PDU叫什麼?Bit Frame Packet segment()   SPDU PPDU APDU

7、 物理層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電信號等

8、 局域網物理層:常見標準:10Base-T100Base-TX/FX1000Base-T1000Base-SX/LX
Base
:基帶傳輸(傳輸數字信號)  
頻帶傳輸(傳輸模擬信號)
T
:雙絞線;X:全雙工; S:多模光纖;L:單模光纖

9、  局域網物理層常見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10、              廣域網物理層:常見標準:RS-232V.24V.35  

11、              廣域網物理層常見設備:Modem(調制解調器)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
編幀和識別幀
數據鏈路的建立、維持和釋放
傳輸資源控制
流量控制
差錯驗證
尋址 
標識上層數據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分爲LLC子層和MAC子層
LLC
(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MAC(介質訪問控制子層)

12、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標準
I
EEE802.1   基本局域網問題
IEEE802.2   定義LLC子層
IEEE802.3   以太網標準
IEEE802.4   令牌總線網
IEEE802.5   令牌環網

13、              廣域網數據鏈路層標準(路由器serial接口的第二層封裝協議)
HDLC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
PPP(點到點協議)
Frame Relay(幀中繼)

14、              網絡層的功能:
編址,路由,擁塞控制,異種網絡互連

15、              Ipipx

16、              可路由協議(routed protocol)定義數據包內各個字段的格式和用途,對數據進行網絡層封裝   例如:ipipxarp

17、              路由協議(routing protocol)在路由器之間傳遞信息,計算路由並形成路由表,爲可路由協議選擇路徑。例如:RIP ,OSPF,  BGP,  IS-IS, IGRP, EIGRP, DEIGRP

18、              數據 可路由協議 封裝 形成數據包  數據包    路由器轉發
路由器轉發數據包需要使用路由表 路由協議 形成 路由表 

19、              面向連接的服務(TCP)
通信之前先建立連接,通信完成後斷開連接
有序傳遞
應答確認
差錯重傳
適合於對可靠性要求高的應用

20、              無連接的服務(UDP)
盡力而爲的服務
無需建立連接
無序列號機制,無確認機制,無重傳機制
適合於對延遲敏感的應用

21、              傳輸層功能:
分段上層數據
建立端到端連接
透明、可靠傳輸
流量控制

22、              傳輸層協議:主要有TCP/IP協議族的TCP協議和UDP協議,以及IPX/SPX協議組的SPX協議等。

23、          應用層協議:
爲應用程序進程(比如文字處理、郵件、電子表格)提供網絡服務
SQLNFSRPC

24、              表示層協議:
定義數據格式與結構
協商上層數據格式
ASCIIMPEGJPEG

25、              會話層協議:
主機間通信
建立、維護、終結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文字處理、郵件、電子表格等

26、              OSITCP/IP的對應關係

27、              TCP/IP網絡層功能:負責將數據包送達正確的目的
數據包的路由
路由的維護
主要協議
IPinternet協議
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pingtracerttrace)】
IGMP
internet組管理協議

28、              TCP/IP傳輸層功能:提供端到端通信
數據完整性校驗
差錯重傳
數據的重新排序
主要協議:TCPUDP

29、              TCP/IP應用層功能: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
遠程訪問
資源共享
主要協議TelnetFTP/TFTPSMTP/POP3SNMP/HTTP

30、              TCP/IP網絡接口層:負責處理與傳輸介質相關的細節
物理線路和接口
鏈路層通信
主要協議
以太網/FDDI/令牌環(FDDI:光纖分佈式數字接口)
SLIP/HDLC/PPP  
X.25/
幀中繼/ATMATM:異步傳輸模式)

             

31、             
名稱 速率       介質類型       最大線纜長度
10BASE5 10 Mbps 
粗同軸電纜    500m
10BASE2 10 Mbps 
細同軸電纜    200m
10BASE-T      10 Mbps 
雙絞線    100m

32、              集線器:屬於物理層設備,物理上是星型拓撲,邏輯上是總線型拓撲。

33、                     主機網卡(MDI)     路由器以太口(MDI)     交換機/集線器接入口(MDIX)     交換機/集線器級連口(MDI)主機網卡(MDI)  交叉線    交叉線    直連線    N/A
路由器以太口(MDI)      交叉線    交叉線    直連線    N/A
交換機/集線器接入口(MDIX)      直連線    直連線    交叉線    直連線
交換機/集線器級連口(MDI) N/A N/A 直連線    交叉線               

===================================
預習:
1
UTP的類型及特性(傳輸距離和帶寬)

雙絞線(UTP)按電氣性能劃分的話,通常分爲:三類、四類、五類、超五類、六類、七類雙絞線等類型,數字越大,版本越新、技術越先進、帶寬也越寬

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雙絞線(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雙絞線電纜的外層由鋁鉑包裹,以減小輻射,但並不能完全消除輻射,屏蔽雙絞線價格相對較高,安裝時要比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困難。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具有以下優點: 

1)無屏蔽外套,直徑小,節省所佔用的空間; 

2)重量輕,易彎曲,易安裝; 

3)將串擾減至最小或加以消除; 

4)具有阻燃性; 

5)具有獨立性和靈活性,適用於結構化綜合佈線。 

在這兩大類中又分100歐姆電纜,雙體電纜,大對數電纜,150歐姆屏蔽電纜等。

 

2、光纖的分類(傳輸距離和帶寬),如何區分單模和多模光纖

單模光纖(SMF Single Mode Fibre)的纖芯直徑很小,在給定的工作波長上只能以單一模式傳輸,傳輸頻帶寬,傳輸容量大。光信號可以沿着光纖的軸向傳播,因此光信號的損耗很小,離散也很小,傳播的距離較遠。單模光纖P M D規範建議芯徑爲8 ~ 1 0 μ m , 包括包層直徑爲1 2 5 μ m 。多模光纖(MMF Multi Mode Fibre)是在給定的工作波長上,能以多個模式同時傳輸的光纖。多模光纖的纖芯直徑一般爲5 02 0 0 μ m ,而包層直徑的變化範圍爲1 2 52 3 0 μ m ,計算機網絡用纖芯直徑爲6 2 . 5 μ m ,包層爲1 2 5 μ m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6 2 . 5 μ m 。與單模光纖相比,多模光纖的傳輸性能要差。在導入波長上分單模1 3 1 0 n m1 5 5 0 n m;多模8 5 0 n m1 3 0 0 n m

二、按折射率分:跳變式光纖和漸變式光纖。

跳變式光纖纖芯的折射率和保護層的折射率都是常數。在纖芯和保護層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階梯型變化。漸變式光纖纖芯的折射率隨着半徑的增加而按一定規律減小,到纖芯與保護層交界處減小爲保護層的折射率。纖芯的折射率的變化是近似拋物線型。

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可以從纖芯的尺寸大小來簡單地判別。

前者纖芯直徑較大,傳輸模態較多,因而帶寬較窄,傳輸容量較小;後者纖芯中折射率隨着半徑的增加而減少,可獲得比較小的模態色散,因而頻帶較寬,傳輸容量較大,目前一般都應用後者。
3、列表比較(ositcp每一層的功能和協議)

1  在分層上進行比較:OSI分七層,而TCP/IP分四層,它們都有網絡層(或稱互聯網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但其他的層並不相同

2.在通信上進行比較:OSI模型的網絡層同時支持無連接和面向連接的通信,但是傳輸層上只支持面向連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網絡層只提供無連接的服務,但在傳輸層上同時支持兩種通信模式。

3OSI/RM體系結構的網絡功能在各層的分配差異大,鏈路層和網絡層過於繁重,表示層和會話層又太輕,TCP/IP則相對比較簡單。

4OSI-RM有關協議和服務定義太複雜且冗餘,很難且沒有必要在一個網絡中全部實現。如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尋址在很多層重複。TCP/IP則沒什麼重複。

5OSI的七層協議結構既複雜又不實用,但其概念清楚,體系結構理論較完整。TCP/IP的協議現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原先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體系結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