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外虛擬化桌面的一點見解

首先聲明,這只是個人意見。

首先定義一下,現在虛擬化桌面可以分爲二類,一類是基於遠程桌面連接的VDI架構,也就是現在很多企業在吹的雲終端

      另一類:所謂網絡啓動OS,快速部署,這一類是基於PC分佈式運算的,其實也就是無盤,比如銳起。

     先來說說VDI的虛擬桌面,我有幾個朋友在做VDI,他們找廠商OEM的終端,搭配hyper-v 的 remote fx 做方案,雲終端跑的是一個LINUX,然後寫的一個RDP終端,通過RDP,去連虛擬機中的桌面(REMOTE FX  好像是要windows 7 旗艦版支能支持-虛擬機和終端都要)。雖然能跑製圖軟件,但其桌面效率確實有待改進,且只支持部份3D製圖軟件或3D遊戲,桌面刷屏感很強烈。超過30個虛擬機後,桌面管理問題又變的很突出,除了省電,省成本(表面上看是省了,但服務器,終端的投入也不小),

 

     然後是無盤,無盤因爲數據全部存放至服務器,然後通過鏡像包來派送系統,在運行效率上,確實有提升,在網絡環境比較好的情況下,能提高PC運行效率(大多數無盤服務器都帶內存緩存,不帶緩存的基本上無視了),通過無盤服務器的緩存,將終端機常用的IO請求,緩存至服務器內存,客戶機下次請求IO數據時,讀取的是服務器內存上的數據。這樣終端的執行效率得以提高,我們知道機械硬盤的IOPS是很底的,而像無盤這種虛擬盤,通過服務器緩存,可以高提IOPS性能。但無盤的缺點也很明顯,所有數據均存在服務器,要是網絡中斷和服務器掛了怎麼辦,無盤大多是PXE來啓動的,大型網絡部署時確實不太方便,還有一點或許大家不知道,無盤在多配置時,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就比如你用同一個硬盤,同時啓動多種配置的機器,出現的系統不穩定,藍屏一樣,無盤也有這種問題,只是他進行了部份處理,比如刪除了INTEL的CPU驅動。來實現同包支持AMD機器配置,如果使用多包,企業中Pc配置複雜,如果你一個配置,一個系統包,服務器性能下降不說,你更新個軟件還不如單機有盤。

 

 

      最後談一個OSV智能桌面,智能桌面在VDI|,無盤,有盤之間,他又能管理虛擬機,又通實現無盤的功能,也能在有盤模式下實現離線使用,網絡中斷也可以使用。

      智能桌面管理VDI時,其虛擬機中的系統,應用,全部從他的服務器下載,他的服務器也能管理管理虛擬機的開機,關機,IP配置,和很多設置。智能桌面也可以把系統派送給無盤工作站,通過網絡啓動就可以啓動系統,或者自動把虛擬機中的虛擬遷移給PC機使用,使用完畢後遷移回虛擬機。智能桌面應用中,以有盤爲主,系統和應用通過智能桌面服務器進行組合後,派送到PC機的本地硬盤,來實現桌面的統一管理,配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