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以太網幀的長度最短64字節,最長1518字節?

 1.碰撞槽時間

假設公共總線媒體長度爲S,幀在媒體上的傳播速度爲0.7C(光速),網絡的傳輸率爲R(bps),幀長爲L(bps),tPHY爲某站的物理層時延; 
則有: 
碰撞槽時間=2S/0.7C+2tPHY 
因爲Lmin/R=碰撞槽時間 
所以:Lmin =(2S/0.7C+2tPHY )×R 
Lmin 稱爲最小幀長度。 
碰撞槽時間在以太網中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參數,有如下特點: 
(1)它是檢測一次碰撞所需的最長時間。 
(2)要求幀長度有個下限。(即最短幀長)
(3)產生碰撞,就會出現幀碎片。 
(4)如發生碰撞,要等待一定的時間。t=rT。(T爲碰撞槽時間)

2.下面我們來估計在最壞情況下,檢測到衝突所需的時間 
(1)A和B是網上相距最遠的兩個主機,設信號在A和B之間傳播時延爲τ,假定A在t時刻開始發送一幀,則這個幀在t+τ時刻到達B,若B在t+τ-ε時刻開始發送一幀,則B在t+τ時就會檢測到衝突,併發出阻塞信號。 
(2)阻塞信號將在t+2τ時到達A。所以A必須在t+2τ時仍在發送纔可以檢測到衝突,所以一幀的發送時間必須大於2τ。 
(3)按照標準,10Mbps以太網採用中繼器時,連接最大長度爲2500米,最多經過4箇中繼器,因此規定對於10Mbps以太網規定一幀的最小發送時間必須爲51.2μs。 
(3)51.2μs也就是512位數據在10Mbps以太網速率下的傳播時間,常稱爲512位時。這個時間定義爲以太網時隙。512位時=64字節,因此以太網幀的最小長度爲512位時=64字節。

3.以太網的幀頭開銷是18字節,可能是“目的MAC(6)+源MAC(6)+Type(2)+CRC(4)”至於IP最大傳輸單元1500,只是規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