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LANDesk我們知道些什麼

   最近我參與了下載“LANDesk”資料有獎活動[http://down.51cto.com/data/825547]發現關於LanDesk的內情在網上前幾年就有介紹了,但直到目前好多IT工作者卻對其不甚瞭解,我在中國計算機報上,看到關於其的一篇文章,寫得很深刻,供大家閱讀。[如有冒犯馬上刪除]是03年10月20號出的:

關於Landesk的具體介紹,親到這下載:http://down.51cto.com/data/830077我們還是看看它的發展史

LANDesk
“茁”壯成長
夏友平

  在購買筆記本電腦的時候,在“Intel Inside”的旁邊多一個“LANDesk Managed”新標誌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也可能會爲LANDesk更快的贏得更多市場,我們也似乎找到了LANDesk一定成功的理由。

  但冷靜下來思考,如何在中國取得成功,確定什麼樣的營銷模式是LANDesk首先得解決的現實問題。中國就是中國,她有自己市場的特殊性。

  一個成功的技術運用,必將帶來市場的重新洗牌,通常洗牌後最終能留在臺上的往往只是那少數幾個巨頭,我們期待LANDesk成爲最終站在領獎臺上的一員。



  突如其來的“衝擊波事件”


  2003年8月11日,一種後來被統一命名爲“衝擊波”的病毒開始大肆***全球網絡,個人PC、企事業單位網站,甚至軍方網絡都未能倖免。

  據權威部門統計,此次“衝擊波”病毒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幾十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幾倍於它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損失),遠遠超過年初爆發的“蠕蟲王”病毒,***範圍之廣、破壞程度之深都屬歷年之最,從而這引起了美國FBI的高度重視,並派專人對此事展開了深入調查,故此次病毒***被冠以“事件”頭銜,史稱“8.11衝擊波事件”。

  就像“衝擊波”不是病毒***的最先開始一樣,“衝擊波”也不會是病毒***的結束。“衝擊波”已經過去,但卻留下了太多問題讓我們去反思。


  我們需要怎樣的防病毒體系?


  人們納悶:我擁有了最好的防火牆、最好的殺毒軟件、最安全的網關係統,仍被***得一塌糊塗,那到底什麼樣的防病毒體系才能真正確保我的信息安全呢?將責任全推給微軟、推給防毒軟件廠商、甚至企業的網管員,在今天看來顯然已不是最合適的,最後還得從用戶本身、企業本身來尋找問題的答案。

  早在2003年7月中旬,微軟就發佈報告對外宣佈Windows出現RPC漏洞,隨即所謂的專家學者也紛紛預測此漏洞很可能被人利用以製造歷史以來最厲害的病毒***,相應地微軟網站開始提供補丁文件供使用者下載。

  接着8月3日,金山發出警告稱“衝擊波”病毒(Worm sbBotRPC)開始針對Windows RPC服務器進行***且呈蔓延趨勢,同時也相應提出瞭解決方案。然而,10天過後金山再次統計,結果令人驚訝只有不到10%的用戶用Windows update修改了RPC漏洞。

  更有甚者,直到今天,9月23號,距離“衝擊波”病毒爆發後整整44天,還有人沒修復RPC漏洞,這其中又以企業用戶居多,這正是導致全球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未能在這次“衝擊波事件”中逃過一劫的根源。在病毒***最嚴重的幾天,很多大中型公司其實已經處在了停止運營的邊沿,坐等網管來慢慢維護、升級現有桌面設備。

  事實證明,“擁有最好的防病毒軟件就可免於病毒***”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爲現在的網絡***並不僅限於病毒***,更多的是***網絡的最底層,這有點類似於“******”,比如這次的“衝擊波”就是針對Windows RPC漏洞進行的網絡***,這已遠離了病毒的範疇。那針對類似於***的***我們怎麼辦呢?這時,我們需要一種管理軟件來幫助我們統籌使用好現有的系統軟件及病毒軟件,共同構造最安全的防病毒體系,這種軟件必須具備跨平臺、方便快捷、安全、簡單易用的特點,那這種軟件是什麼呢?


  我們到底需要幾個網管員?


  “我們只有兩個專門應對病毒的網管員,‘衝擊波’來臨,必須給上千臺機器殺毒、打補丁,按照最快的速度,一天也只能處理10臺設備。當時,我們只能乾着急,絲毫沒有辦法,只能像消防隊員一樣四處救火,但往往是西邊火剛滅東邊火又起。”也許,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信息科技部安全部經理趙金章先生的話應該代表絕大多數企業的共同心聲:負責網絡安全人員太少。

  那麼,是不是爲了應付這些突發的大範圍危急網絡安全事故,企業配置的網管員就必須跟隨企業規模的擴大而擴大,最後100個網管員來管理公司30000臺電腦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有幾萬臺PC。第一時間,他們的網管員得到了病毒***消息,馬上從網上下載了防病毒補丁。接着,他們先用一種軟件對整個公司電腦進行了一次大檢查確認所有服務器和其中的5000臺PC需要打補丁,隨後他們在其中一臺服務器上安裝了補丁文件並採用該軟件"軟件分發"的技術手段將補丁分配給了其他服務器和電腦,整個發現病毒--下載補丁--檢查網絡--安裝補丁過程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整個過程緊張、有序,而且簡單,最主要通過這樣簡單的操作有效避免了整個內部局域網遭受病毒***。

  這表明,幾個網管員依賴幾款簡單、方便、快捷的管理軟件是完全有能力應對大規模危急網絡安全的突發事故的。那這種軟件又是什麼?是IBM的Tivoli或是CA的Unicenter嗎?好像又不像。

  在業界紛亂猜測、熱切詢問、深情期望中,LANDesk(LANDesk)軟件公司不得不露出了自己羞澀的面容,可口可樂公司正是得到了LANDesk管理套件LANDesk 7.0的大力支持才倖免於“衝擊波”***,該軟件的資產管理、軟件分發功能確保了它們的網絡安全。那麼,LANDesk是誰?她怎麼可能擁有這麼好的管理軟件?相比先前,疑惑似乎更大,怎麼會是她呢?而當我們試着慢慢理清LANDesk發展歷程後,就不難理解這些問題了。


  揭密LANDesk

  十年LANDesk


  1985年,美國猶他洲幾個志同道合的軟件工程師因爲厭倦於公司的坐班制,共同投資成了LAN System獨立軟件開發公司,進軍管理軟件領域,LANDesk開始了自己輝煌的步伐。

  1991年,LANDesk首創了DMI 和CIM,首次實現“局域網喚醒”和“局域網警報”等技術。

  1991年,更是LANDesk發展歷史上里程碑的一年,這一年它被芯片巨鱷英特爾所收購。

  也就是說早在12年前,英特爾就察覺了軟件管理、桌面管理在提高效率和生產力上對一個企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同時也看中了這塊市場。經過市場調研,英特爾收購了當時還很小但在管理軟件領域卻很有研發實力的LAN system,成立自己的軟件產品及服務部門—LANDesk。在隨後的十幾年中,英特爾投入了幾億美金在LANDesk相關產品的開發上,藉助於英特爾強大的資金、技術、人員支持,到今天LANDesk相關桌面管理產品已經十分成熟、完善,而相應地軟件部門所佔英特爾營銷收入比重也日益增大。

  1993年LANDesk使用其Lan syetem管理器1.0創建了第一個用於局域網的集成管理桌面管理解決方案產品。

  不經意間12年過去,到了另一個世紀。

  2002年9月5日,英特爾突然對外宣佈出售其經營桌面管理軟件“LANDesk”的軟件部門—軟件產品及服務部門,由兩家美國投資公司—Vector Capital與vSpring Capital新聯合成立的LANDesk Acquisition公司收購。

  業界譁然,英特爾爲什麼會出售正在瘋狂盈利的LANDesk?英特爾是不是要放棄軟件?其實,如果瞭解英特爾所獨有的“價值理論”,就不難理解英特爾的這一行爲了。英特爾的價值評判理論認爲:極限價值而不僅是盈利纔是一個部門的真正價值;一個部門雖然盈利,但如果保留它在英特爾內部卻始終發揮不了它應該具有的極限價值,那就必須將它獨立出去實現價值最大化。而出售LANDesk就是這一理論的直接產物。另外,英特爾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硬件公司,公司所有策略的設置都是圍繞硬件來進行的,而LANDesk屬於軟件範疇和公司的條條框框不是最合節拍,被出售其實是一種必然,應該說英特爾在最恰當時間做了最恰當事情。

  很快,英特爾出售LANDesk的正確性就得到了印證。

  新成立的LANDesk Acquisition由王茁任首席執行官,他有着賽門鐵克全球副總裁的工作經歷。上任伊始王茁就對公司管理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其他大型公司聘請了5位副總裁分管自己的財務、市場、銷售和服務。效果是明顯的,獨立出來後LANDesk第一財季利潤(2002年Q4季度)相比同期(2001年Q4季度)增長了12%,而200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相比同期利潤增長率更是創記錄的達到了26%、31%,至此LANDesk已實現連續10個財季的持續增長,如果繼續留在英特爾裏LANDesk是不敢想象這樣的增長速度的。鑑於此,LANDesk提出了2003年50%平均利潤增長率的預期目標,在IT仍處寒冬的年代還有人敢預期50%的增長目標?故LANDesk也被人稱爲是瘋子。

  2003年3月5日,LANDesk(北京)軟件公司成立,這是繼橫掃北美、西歐、日本市場後,LANDesk進軍東歐、中國市場的另一重大舉措,攜帶幾款管理軟件LANDesk開始了征服中國市場的征程。


  卡車VS火車


  “IBM、CA是火車,而我們是卡車”!

  不可迴避,LANDesk進入中國將直接面對IBM Tivoli和CA Unicenter的殘酷競爭,而這兩款軟件目前已經分享了中國管理軟件已有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相比於IBM和CA的強大,LANDesk一度被認爲凶多吉少,然而其CEO王茁卻不這樣認爲,LANDesk面對的是一個空白市場,中國這個市場並不成熟,還得去培育,“其實很多人知道IBM,但不一定知道Tivoli”。

  王茁解釋:緊跟信息化的步伐,中國這幾年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投入巨資,建立了信息化平臺,對整個系統的高可管理性和高可應用性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某些企業可能擁有100甚至1000臺電腦,但對這些設備的有效管理卻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問題。如何真正有效地發揮這100臺乃至1000臺設備的作用,在今後一段時期將會變得至關重要。但目前因爲缺乏好的管理工具從而很難實現對這衆多設備的有效管理,LANDesk產品填補了這塊空白,利用LANDesk產品可以輔助加快實現桌面設備的高可管理性和高可使用性,讓資源利用最大化。

  在王茁看來,不但桌面管理市場尚未成熟,LANDesk和IBM、CA更有着不同的市場定位:IBM、CA像一列火車,裝載着存儲管理、數據庫管理、網絡管理等衆多產品。而LANDesk更像一輛卡車,只專注於自己獨有的、火車難以有效應對的市場,LANDesk只專心做PC機、服務器的桌面管理。你很難去評價卡車與火車的優劣,因爲各自的用途不同。

  “我們不想做‘萬斤油’,只要抓住中國一部分大型企業就已經足夠,”面對複雜化的中國市場,王茁顯得信心十足。

  據IDC估算,LANDesk產品的平均回報期是76.2天,而tivoli、Unicenter等產品光安裝就要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而LANDesk可幫助企業實現最大的資金回報,只用三年的時間企業投資就可以收到10倍的回報。

  中標美國海陸空三軍、美國航天局、歐共體、墨西哥財政部、荷蘭教育部、可口可樂、東芝以及中國石化、在銀行、政府、金融、企業領域全面開花都是王茁信心膨脹的資本。而擁有Intel,Apple,NEC,日立,東芝,宏基,清華同方,聯想等OEM合作伙伴,也爲LANDesk加大了贏得中國市場的砝碼。

   ---------------------------------------------------------

LANDesk之星-王茁




  從零到千萬的成長


  初到美國,年輕而不拘於現實生活的王茁帶着自己的創業夢想。他拿到了管理學學位後,他成爲了一家公司的產品經理,一年半後,年僅26歲的王茁當上了企業副總。

  一個偶然的機會將一個風險投資商帶到了王茁的面前,王茁的第一個創業公司——彩雲軟件公司誕生了。

  出於對王茁年輕的不信任,投資方找了一個資深職業經理人出任新彩雲軟件公司總裁,而王茁則因爲不滿28歲只分到了公司技術副總這杯羹。

  王茁將這次機會看作了“喬布斯第二”的開始,然而等他的是一次失敗的教訓。美國開始了90年代的經濟環境大惡化。除了破產、拍賣、債務、官司和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外,投資方什麼都沒給王茁留下。

  彩雲倒閉後,王茁又一次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夢。

  1992年,沒有經過仔細的市場調研,王茁成立了20/20公司,公司立意開發出圖形界面的數據庫軟件。但20/20產品開發出來的時候,微軟推出了WIN3.1,這一次20/20輸得體無完膚。

  王茁利用小公司的靈活機制,再次盯住Windows安裝麻煩的軟肋,20/20開始做Windows安裝產品PC Install。但是等產品出來的時候才發覺市場上已經有八九個同樣的產品在銷售了,而且功能遠比PC Install要多,公司也遠比20/20要大。最後勉強以易用、快捷的優勢撐了下來。

  經過市場洗牌,半年間做Windows產品安裝的公司由最初的9家到了現在的兩家,對手牢牢掐住了20/20的七寸。

  王茁改道OEM,將自己的產品放在合作伙伴的產品上去,追求雙贏。而在找到風險投資的同時定位20/20產品爲企業安裝市場。通過融資、定位、OEM三板斧,20/20重新獲得了新生,合作伙伴中不乏Intel這樣的行業巨頭。

  此時,王茁看準了20/20的最終出路,他選擇了將20/20以幾千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賽門鐵克。



  落腳LANDesk


  “出售20/20是我走得很對的一步,通過出售給我帶來了進入全球性大公司參與管理的時間與機會”。出售20/20不久,王茁被聘任爲賽門鐵克的企業管理副總裁,任職兩年間,王茁把軟件部門策略產品的銷售翻了一番,成爲了提供公司利潤最高的部門。

  然而王茁發覺自己的進取心在一天天的被抹去,而且自己正在遠離從小就有的創業夢想,正在逐漸遠離喬布斯。他決定離開。這還因爲他發覺自己現在已經完全具備了真正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資金,在20/20學到的“街鬥式”的生存技巧以及在賽門鐵克學到的全球性的管理經驗。

  機會終於在2002年9月來臨。Intel決定把其生產管理軟件的軟件和服務部門LANDesk獨立出來,出售以另成立公司專做軟件,這受到風險投資公司親睞,他們找到王茁,最後由風險投資控股、Intel和王茁個人出資的新公司成立了,憑藉10年的創業經驗,王茁開始了自己在LANDesk的CEO生涯。

  落腳LANDesk,王茁有了大展拳腳的天地。首先,LANDesk是一個真正世界性的公司,業務的45%在北美,35%在歐洲,20%在亞太區。其次,儘管LANDesk產品以前已相當知名,但它僅僅侷限於爲Intel自己硬件服務,限制太多;由於Intel只專注於自己的硬件事業,忽視了作爲軟件產品的LANDesk的發展規劃。該是LANDesk拿回自己在行業內應該具有的話語權的時候了。

  脫離Intel的第一個財政季度LANDesk就實現了同比12%的增長率,而後的兩個財政季度更是實現了26%、31%的持續增長率,而預計今年全年的利潤增長率應該在50%以上,LANDesk重新做到了桌面管理市場第一的寶座。


  迴歸中國


  雖然王茁在3月5日LANDesk中國成立大會上的發言豪情萬丈,但如今王茁將面對許多具體難題:如何培育中國市場、中國用戶對價格的敏感、面對IBM和CA等公司的強大競爭、本地化等。

  “價格不是問題,因爲我們有很好的市場定位;接受不是問題,因爲我們客戶的投資回報立竿見影;渠道不是問題,因爲我們有最好、最成熟的專業解決方案提供商(ESP)”,王茁似乎成竹在胸。

  領袖的力量無庸辯駁。表面上我們一直在懷疑在競爭日趨激烈、服務千變萬化的IT市場,微軟、SUN還能那樣一枝獨秀多久?但其實內心深處我們都知道只要蓋茨和麥克尼利還在,這種擔心就是多餘的。

  王茁這顆“星”能幫助LANDesk成爲一顆永不磨滅的“恆星”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