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鑽孔矢量點生成3D矢量線和地質體

一、由鑽孔點生成3D矢量線
獲取點對象鑽孔點,對點對象做一定距離的圓形緩衝區生成面狀對象,最後將面狀對象與所有的柵格圖層做一定的拉伸處理,形成立體柱狀圖。

1、整理鑽孔點數據,生成Excel表格並導入ArcGIS中,如圖:這裏寫圖片描述

2、ArcGIS中編寫腳本工具實現3D矢量線的生成,如圖:
這裏寫圖片描述
(1)arcpy腳本構建主要思路:
①、由鑽孔矢量點數據進行空間插值(克里金)得到柵格數據,並設置研究範圍;
②、將上述得到的柵格數據轉點,構建TIN數據(各個岩層的上下表面TIN);
③、將鑽孔矢量點在arcgis中進行Buffer,生成面矢量;
④、編寫循環函數實現各層TIN之間的拉伸(3D Analyst 工具—Triangulated Surface—Extrude Between工具實習TIN之間的拉伸),部分代碼:
for inTin in inputs:
inTins.append(inTin)

for i in range(len(inTins)-1):
outMP=’Extrude’+str(i+1)+’.shp’
arcpy.ExtrudeBetween_3d(inputs[i],inputs[i+1],inPoly1,outMP)
arcpy.AddMessage(outMP+” Success to execute”)
outs.append(outMP)
(2)AE開發思路:
IConstructMultiPath用於創建,是將非點狀幾何對象做一定方式的Extrude。它提供了六個方法或方式來生成。
這裏寫圖片描述

二、地質體的構建:
1、創建底層地質體:
可以編寫腳本工具也可以通過模型構建器實習該功能。
腳本;
這裏寫圖片描述
模型:
這裏寫圖片描述

2、創建頂層地質體:方法同上
3、高程內插:將DEM數據進行插值得到所需的分辨率
這裏寫圖片描述
4、高程修正:
由於 岩層頂層高程與DEM之間存在偏差,不能完全與地層面貼合,所以需要用DEM作爲約束條件進行岩層頂層的DEM修正
這裏寫圖片描述
5、生成地質體:
將岩層頂層或底層面在各層TIN之間進行拉伸生成地質體,
這裏寫圖片描述

結果如圖所示:
這裏寫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