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體系結構

了在IP網上提供QoSIETF提出了許多服務模型和協議,其中比較突出的有IntServ (Integrated Services)模型和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s)模型。

IntServ模型要求網絡中的所有節點(包括核心節點)都記錄每個經過的應用流的資源預留狀態,需要通過IP包頭識別出所有的用戶應用流(進行MF分類),同時爲每個經過的應用流設置單獨的內部隊列以分別進行監管(Policing)、調度(Scheduling)、整形(Shaping)等操作。對於現在大型運營網絡中的節點,這種應用流(活動的)的數量非常龐大,會遠遠超出節點設備所能夠處理的能力,而且可擴展性差,僅適合在小規模網絡中使用。

DiffServ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將網絡中的流量分成多個類,每個類接受不同的處理,尤其是網絡出現擁塞時不同的類會享受不同的優先處理,從而得到不同的丟棄率、時延以及時延抖動。在DiffServ的體系結構下,IETF已經定義了EFExpedite Forwarding)、AF1-AF4Assured Forwarding)、BEBest Effort)等六種標準PHBPer-hop Behavior)及業務。

此外,有些廠商實現了基於TOS的分類服務(COS),並且這類設備已經應用在一些現有的運營網絡。COSDiffServ類似,不過比DiffServ更簡單,並且不象DiffServ那樣定義了一組標準的業務。

DiffServ對聚合的業務類提供QoS保證,可擴展性好,便於在大規模網絡中使用。本次工程推薦使用DeffServ機制實現QOS

DiffServ域將設備分爲兩類,邊緣設備和核心設備,其中邊緣設備承擔了較多的工作,如流分類、標記、帶寬限制、擁塞管理、擁塞避免、流量整形等。如果由單一設備全部處理,開銷較大,容易形成網絡瓶頸,因此需要將這些功能分佈到不同的設備上去,如流分類功儘量在邊緣實現。

DiffServ模型

基於DiffServQOS模型如圖所示:

採用Diffserv/CoS的方法需要對所有的IP包在網絡邊緣或用戶側進行流分類,打上DiffservCoS標識。DS域內的路由器根據優先級進行轉發,保證高優先級業務的QoS要求。主幹網絡實施Diffserv/CoS,需要所有相關設備支持,特別對邊沿節點有很強QOS能力需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