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淪爲利益工具讓人哭笑不得

 11月9日,央視曝出國家發改委正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進行寬帶接入問題的反壟斷調查。隨後,《人民郵電報》在頭版以“混淆視聽,誤導公衆”爲題,對央視的報道予以批駁,直指央視報道“完全是片面之詞,錯誤百出,與事實嚴重不符”。
    這篇反擊文章既有對央視“有理有據”的駁斥,也充滿着替兩大行業巨頭喊冤的味道:電信行業這些年一直在改革,這些年資費一直在下降,爲中國經濟發展、解決國內通脹出了力,憑什麼拿最好的行業來開刀?更值得關注的是,文章還很技巧地“引用”了通信員工的微博:“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裝一家的有線電視、用一家的電、使一家的煤氣、以別人商量好的價格加兩家的油,價格一天天飛漲的時候,沒有人說壟斷;當有一種業務幾家運營商比着提速、比着降價的時候,卻有人說,你壟斷了。”可謂不失時機地向國家發改委提交了一份舉報信——在有線電視、電、煤氣、石油領域,才存在着真正的壟斷。
    看到這裏,我不由得笑了。破除壟斷,《反壟斷法》是一大利器,然而自2008年8月1日實施以來,這把利器並未起到應有作用。對於寬帶接入這類服務型行業,從來都是質優者領先。因爲佔據着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就說成壟斷未免有些牽強,畢竟中國的寬帶市場還存在着其他運營商,並非一家獨大。自己的寬帶網絡不給力,就莫怪用戶不使用。
    此次十億的天價罰金,雖然它和微軟谷歌遭遇十億美元判罰只能算個零頭,但在國內絕對是沒有前例。但可惜的是,如此天價罰金卻不是回饋給用戶,而是用於打壓和懲罰對手。所以,這次壟斷案本質是央視爲廣電進入寬帶市場做的一個鋪墊,起訴方也並非用戶行爲,對於廣大用戶並無多大意義,利益目的不言而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