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沦为利益工具让人哭笑不得

 11月9日,央视曝出国家发改委正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宽带接入问题的反垄断调查。随后,《人民邮电报》在头版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为题,对央视的报道予以批驳,直指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
    这篇反击文章既有对央视“有理有据”的驳斥,也充满着替两大行业巨头喊冤的味道:电信行业这些年一直在改革,这些年资费一直在下降,为中国经济发展、解决国内通胀出了力,凭什么拿最好的行业来开刀?更值得关注的是,文章还很技巧地“引用”了通信员工的微博:“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装一家的有线电视、用一家的电、使一家的煤气、以别人商量好的价格加两家的油,价格一天天飞涨的时候,没有人说垄断;当有一种业务几家运营商比着提速、比着降价的时候,却有人说,你垄断了。”可谓不失时机地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一份举报信——在有线电视、电、煤气、石油领域,才存在着真正的垄断。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破除垄断,《反垄断法》是一大利器,然而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这把利器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对于宽带接入这类服务型行业,从来都是质优者领先。因为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就说成垄断未免有些牵强,毕竟中国的宽带市场还存在着其他运营商,并非一家独大。自己的宽带网络不给力,就莫怪用户不使用。
    此次十亿的天价罚金,虽然它和微软谷歌遭遇十亿美元判罚只能算个零头,但在国内绝对是没有前例。但可惜的是,如此天价罚金却不是回馈给用户,而是用于打压和惩罚对手。所以,这次垄断案本质是央视为广电进入宽带市场做的一个铺垫,起诉方也并非用户行为,对于广大用户并无多大意义,利益目的不言而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