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展示生態化住宅 物聯網助推智能化家居

世博會上,新技術和創意最吸引大學生。各個國家館、城市最佳實踐區等競相“端出”高科技:會呼吸的建築、透明的混凝土、大型機器人、智能家居生活……觀博的大學生感嘆:展出的世博新技術既開眼界,也帶來很多啓發,使我們對未來充滿新期待。

未來建築“解密”

藏身於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滬上生態家、寧波滕頭村館、麥加帳篷城……未來建築“密碼”若隱若現。許多大學生參觀後表示,不少建築屋頂戴“帽”,隔牆有“能”,砌上“百歲磚瓦”等,讓他們零距離領略與鋼筋混凝土不一樣的建築之美。

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餘中奇舉例,馬德里案例館的“空氣樹”,頂端有測風向和溫度的儀器,如同戴上“風帽”,利用風壓將新鮮空氣源源不斷輸入室內,讓人倍感舒適涼爽。小余說,他和同學年初設計了一座內外以竹子包裹的中式太陽能屋,當時的考慮是:用竹子這一可再生材料,能遮陽降溫。而“空氣樹”等世博園中的“屋頂風帽”創意,讓我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自己太陽能屋的新思路。

“或許在未來,我們的建築會有各式各樣的‘外衣’。”一些建築專業學子說,本屆世博會場館外牆材料各異,比如,滬上生態家和寧波滕頭村案例館等利用回收磚等再生材料;法國羅阿案例館,西側牆面有一垛“植物牆”,植物與牆體之間的距離設有空氣淨化過濾裝置,可除溼和淨化空氣,酷暑時還能避免陽光直射等。學生們說,“生態住宅是未來生活的一大趨勢,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舒適。”

機器人更加“人性化”

8月中旬,上海交大熱能動力專業大四學生劉辰在公衆參與館進行機器人表演活動。他說,在學校同學們經常進行機器人比賽,比如誰搶乒乓球最快、誰提的東西更重等,較偏重技術指標。這次世博會展出的一些機器人更加智能,從“大塊頭”轉成“小不點”,技藝精妙且人性化。

法國館(網上法國館)展出的幾個智能機器人,如出生嬰兒般大小,但全身運動的靈活性讓劉辰驚歎不已。“手指三個關節可以自如運動,從躺着到半跪,再到站起來,動作流暢自然,真是不得了!”還有日本館(網上日本館)的“樂手”機器人,將中國名曲《茉莉花》演奏得優雅自如、十分好聽,“這些機器人不是簡單地模仿人類動作,而是更加生活化了。”

由交大自動化專業老師研究的助殘機器人將在生命陽光館亮相,這讓機械自動化專業大四學生何曉丹興奮不已。這是一輛智能輪椅:人坐在上面,向它發出指令,它能準確無誤地把你帶到目的地。何曉丹說,這次世博會展示了很多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機器人,大多是助老、助殘機器人,比如通過按鈕或語音控制系統,能幫助病人完成平躺、起坐、擡背、翻身、屈伸腿等動作。機器人愛好者小何有個想法:希望研究若干種專門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的機器人,“在一些輻射、化工、有毒氣的環境下工作,避免人體傷害,讓它們成爲人類的好幫手。”

智能家居並不遙遠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串起了一個信息社會,而本次世博會上展示的物聯技術,讓學子們“直呼過癮”,“也許幾十年後,我們就能住在由物聯網編織的智能家居環境中。”

在太空家園館,何曉丹第一次近距離感受物聯網的應用:在室外,通過手機或手錶瞭解交通路況、天氣情況等城市生活信息;在野外自然環境,通過電腦遠程瞭解空氣成分、溫度、風速等狀況;還可通過手機瞭解家居情況,比如花兒開了沒有,空調關了沒有,是否該開窗了等,“這一切太美妙了,我真的很期待!”

何曉丹說,目前一些地方正在研究先進的物聯安保技術,如果家裏闖入不速之客,家裏安裝的各個攝像頭就會拍下來,傳到主人手機上或者小區物業安保監控錄像中,以便迅速採取行動。前不久,他在報紙上看到介紹智能醫療系統,給病人佩戴測血壓的傳感器,一旦測到異常血壓,即通過手機呼叫醫院,及時請醫生配藥;老人一旦摔跤,腕部傳感器還能“撥打”120電話等。小何認爲,“這些技術現在看似遙不可及,但通過這次世博會,更堅定了我的信念。物聯網不再是虛無的概念,不久的將來,它會和互聯網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

世博會上,新技術和創意最吸引大學生。各個國家館、城市最佳實踐區等競相“端出”高科技:會呼吸的建築、透明的混凝土、大型機器人、智能家居生活……觀博的大學生感嘆:展出的世博新技術既開眼界,也帶來很多啓發,使我們對未來充滿新期待。

未來建築“解密”

藏身於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滬上生態家、寧波滕頭村館、麥加帳篷城……未來建築“密碼”若隱若現。許多大學生參觀後表示,不少建築屋頂戴“帽”,隔牆有“能”,砌上“百歲磚瓦”等,讓他們零距離領略與鋼筋混凝土不一樣的建築之美。

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餘中奇舉例,馬德里案例館的“空氣樹”,頂端有測風向和溫度的儀器,如同戴上“風帽”,利用風壓將新鮮空氣源源不斷輸入室內,讓人倍感舒適涼爽。小余說,他和同學年初設計了一座內外以竹子包裹的中式太陽能屋,當時的考慮是:用竹子這一可再生材料,能遮陽降溫。而“空氣樹”等世博園中的“屋頂風帽”創意,讓我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自己太陽能屋的新思路。

“或許在未來,我們的建築會有各式各樣的‘外衣’。”一些建築專業學子說,本屆世博會場館外牆材料各異,比如,滬上生態家和寧波滕頭村案例館等利用回收磚等再生材料;法國羅阿案例館,西側牆面有一垛“植物牆”,植物與牆體之間的距離設有空氣淨化過濾裝置,可除溼和淨化空氣,酷暑時還能避免陽光直射等。學生們說,“生態住宅是未來生活的一大趨勢,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舒適。”

機器人更加“人性化”

8月中旬,上海交大熱能動力專業大四學生劉辰在公衆參與館進行機器人表演活動。他說,在學校同學們經常進行機器人比賽,比如誰搶乒乓球最快、誰提的東西更重等,較偏重技術指標。這次世博會展出的一些機器人更加智能,從“大塊頭”轉成“小不點”,技藝精妙且人性化。

法國館(網上法國館)展出的幾個智能機器人,如出生嬰兒般大小,但全身運動的靈活性讓劉辰驚歎不已。“手指三個關節可以自如運動,從躺着到半跪,再到站起來,動作流暢自然,真是不得了!”還有日本館(網上日本館)的“樂手”機器人,將中國名曲《茉莉花》演奏得優雅自如、十分好聽,“這些機器人不是簡單地模仿人類動作,而是更加生活化了。”

由交大自動化專業老師研究的助殘機器人將在生命陽光館亮相,這讓機械自動化專業大四學生何曉丹興奮不已。這是一輛智能輪椅:人坐在上面,向它發出指令,它能準確無誤地把你帶到目的地。何曉丹說,這次世博會展示了很多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機器人,大多是助老、助殘機器人,比如通過按鈕或語音控制系統,能幫助病人完成平躺、起坐、擡背、翻身、屈伸腿等動作。機器人愛好者小何有個想法:希望研究若干種專門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的機器人,“在一些輻射、化工、有毒氣的環境下工作,避免人體傷害,讓它們成爲人類的好幫手。”

智能家居並不遙遠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串起了一個信息社會,而本次世博會上展示的物聯技術,讓學子們“直呼過癮”,“也許幾十年後,我們就能住在由物聯網編織的智能家居環境中。”

在太空家園館,何曉丹第一次近距離感受物聯網的應用:在室外,通過手機或手錶瞭解交通路況、天氣情況等城市生活信息;在野外自然環境,通過電腦遠程瞭解空氣成分、溫度、風速等狀況;還可通過手機瞭解家居情況,比如花兒開了沒有,空調關了沒有,是否該開窗了等,“這一切太美妙了,我真的很期待!”

何曉丹說,目前一些地方正在研究先進的物聯安保技術,如果家裏闖入不速之客,家裏安裝的各個攝像頭就會拍下來,傳到主人手機上或者小區物業安保監控錄像中,以便迅速採取行動。前不久,他在報紙上看到介紹智能醫療系統,給病人佩戴測血壓的傳感器,一旦測到異常血壓,即通過手機呼叫醫院,及時請醫生配藥;老人一旦摔跤,腕部傳感器還能“撥打”120電話等。小何認爲,“這些技術現在看似遙不可及,但通過這次世博會,更堅定了我的信念。物聯網不再是虛無的概念,不久的將來,它會和互聯網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