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8:Windows系統“藍屏”的問題集

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藍屏的情況。對於初學者來講,好象就是一場電腦災難一樣,不知所措。其實只要瞭解了原因之後就不用怕了。造成計算機藍屏的原因有很多種,硬件方面的原因總體可以概括爲以下幾種:

                          WIN9X、Me等NT4.0以下版本的故障問題

  一、屏幕顯示系統忙,請按任意鍵繼續……

  1、虛擬內存不足造成系統多任務運算錯誤

  虛擬內存是Windows系統所特有的一種解決系統資源不足的方法,其一般要求主引導區的硬盤剩餘空間是其物理內存的2-3倍。而一些發燒友爲了充分利用空間,將自己的硬盤塞到滿滿的,忙記了WINDOWS這個苛刻的要求。結果導致虛擬內存因硬盤空間不足而出現運算錯誤,所以就出現藍屏。要解決這個問題好簡單,儘量不要把硬盤塞得滿滿的,要經常刪除一些系統產生的臨時文件、交換文件,從而可以釋放空間。或可以手動配置虛擬內存,選擇高級,把虛擬內存的默認地址,轉到其他的邏輯盤下。這樣就可以避免了因虛擬內存不足而引起的藍屏。

  2、CPU超頻導致運算錯誤

  超頻對於發燒友來說是常事,所以由超頻所引起的各種故障也就在所難免了。超頻,就本身而言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完成更高的性能,但由於進行了超載運算,造成其內部運算過多,使CPU過熱,從而導致系統運算錯誤。有些CPU的超頻性能比較好,如INTEL的賽揚處理器AMD-K6-2處理器還算較好的,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例如:我曾試過將INTEL賽揚300A,在超頻到450時,軟驅在沒有接受命令時,進行讀盤操作)。INTEL的低於200的CPU以及AMD-K5的超頻能力就不是那麼好。建議高檔的CPU要超頻時,那麼散熱工作一定要做好,最好裝一個大的風扇,再加上一些硅膠之類的散熱材料。至於一些低檔的CPU我建議你就最好不要超頻了,免得超頻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反而經常出現藍屏影響計算機的正常速度

  二、內存條的互不兼容或損壞引起運算錯誤

  這時個最直觀的現象,因爲這個現象往往在一開機的時候就可以見到,根本啓動不了計算機,畫面提示出內存有問題,問你是否要繼續。造成這種錯誤是物理上的損壞內存或者內存與其它硬件不兼容所致。這時候只有換過另外的內存了。

  三、光驅在讀盤時被非正常打開所至

  這個現象是在光驅正在讀取數據時,由於被誤操作打開而導致出現藍屏。這個問題不影響系統正常動作,只要再彈入光盤或按ESC鍵就可以。

  以上是我在維護計算機中碰到導致藍屏的幾種原因,或許還會有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導致計算機出現藍屏。不管怎樣,遇到這類問題後,應先仔細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然後再着手解決。

  四、硬件剩餘空間太小或碎片太多

  由於Win9X運行時需要用硬盤作虛擬內存,這就要求硬盤必須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間以保證程序的正常運行。一般而言,最低應保證100MB以上的空間,否則出現“藍屏”很可能與硬盤剩餘空間太小有關。另外,硬盤的碎片太多,也容易導致“藍屏”的出現。因此,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碎片整理是必要的。

  五、系統硬件衝突

  這種現象導致“藍屏”也比較常見。實踐中經常遇到的是聲卡或顯示卡的設置衝突。在“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中檢查是否存在帶有黃色問號或感嘆號的設備,如存在可試着先將其刪除,並重新啓動電腦,由Win9X自動調整,一般可以解決問題。若還不行,可手工進行調整或升級相應的驅動程序。


            XP藍屏解決技巧

           雖然基於NT架構的Windows 2000/XP系統穩定性已經大大增強,甚至Windows XP號稱“從不死機”,但我們仍然會不時看到藍色警報信息,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藍屏”,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Windows 2000/XP爆發藍色警報的原因

  Windows 2000/XP採用了分層結構,它的兩個層又稱模式,分別爲用戶模式(User Mode)和內核模式(Kernel Mode),應用程序是無法直接訪問硬件設備的,只有藉助驅動程序才能直接訪問。

  不過,即使NT架構再穩定,由於會由於某些原因,例如硬件衝突、硬件產生問題、註冊表錯誤、虛擬內存不足、動態鏈接庫文件丟失、資源耗盡等,此時可能會導致驅動程序或應用程序出現錯誤,嚴重時甚至會波及內核層。這種情況下,Windows會中止系統運行,並啓動名爲KeBugCheck的功能,通過檢查所有中斷的處理進程,並同預設的停止代碼和參數比較後,屏幕將變爲藍色,並顯示相應的錯誤信息和故障提示,由於出現這種現象時實際上就意味着死機,因此常稱爲“Blue Screen of Death”(BSOD),又稱“STOP信息”或“停止信息”。  

  二、認識藍色警報中隱藏的信息

  Windows 2000/XP的BSOD窗口與Windows NT4以前的BOSD窗口有着很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是NT的BSOD窗口僅包括一個通用的停止消息代碼,但Windows 2000/XP的BSOD包含了停止消息和硬件消息兩種類型,前者是發現一個無法恢復的軟件錯誤時產生的錯誤信息,後者是發現一個嚴重的硬件錯誤時產生的錯誤信息。  

  雖然錯誤窗口中的信息看起來很複雜,但一般均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錯誤信息

  在“*** Stop:”至“****** wdmaud.sys”之間的這段內容是所謂的錯誤信息,由出錯代碼、自定義參數、錯誤符號等三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含義如下:  

  出錯代碼:STOP後面的16進制數字;  
  自定義參數:出錯代碼字符的組成,由程序人員定義,一般用戶很難理解;   
  錯誤符號:KMODE_EXCEPTION_NOT_HANDLED

  在錯誤符號後面,這裏還顯示了一個內存位置和文件名,可以瞭解到發生錯誤時的內存位置和源文件。對我們來說,其實最有用的還是前面的出錯代碼信息,在搜索微軟知識庫時將會用到

               2.推薦操作  

  這裏顯示了系統推薦用戶採取的操作措施和步驟,例如在安全模式下卸載程序、回滾驅動程序、更新BIOS、安裝補丁等,不過大部分情況下都需要重新啓動系統後才能考慮進一步的操作。   
   3.調試端口信息  

  這裏會顯示應該如何設置內核調試器的信息,包括內存轉儲映像是否已寫入磁盤、使用什麼端口來完成這次調試。  

  其實,根據筆者的經驗,藍色警報中除了出錯代碼比較有用外,對普通用戶來說,其餘的大部分信息並無多少實際意義,僅供參考而已。  

  爲調試系統的需要,Windows在系統出現BSOP錯誤後,KeBugCheck會自動生成一個名爲Memory.dmp的偵錯文件,該文件位於C:WindowsMinidump文件夾下,默認設置下,該文件的大小與系統物理內存容量一致,我們可以將該文件壓縮後發送給微軟的技術支持部門,以獲取相應的解決方案,但該文件的容量是如此巨大,如何發送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很少有用戶真正這樣做。

  提示:打開“系統屬性→高級→啓動和故障恢復”窗口,在這裏可以看到“寫入調試信息”的生成方式:小內存轉儲、核心內存轉儲、完全內存轉儲、無,基於上面的分析的原因,建議在這裏選擇“無”。 

                       三、處理藍色警報三部曲

  雖然Windows 2000/XP的藍色警報窗口顯示的信息可能各有不同,或者是硬件原因,或者是驅動程序與系統兼容性方面的問題,或者索性是應用程序的某些Bug。首先當然是排除病毒的原因,然後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處理:  

  第1步:重啓系統

  出現藍色警報窗口時,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重新啓動系統,大部分情況下重啓系統後即可解決問題。不過,一般此時已無法通過“Ctrl+Alt+Del”熱啓動,而只能按下復位按鈕冷啓動,或者索性斷電後重新開機。   

  進入系統時,從“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或者在“開始→運行”框中鍵入“eventvwr.msc”命令進入事件查看器界面,在這裏根據日期和時間重點檢查“系統”和“應用程序”中的類型標誌爲“錯誤”的事件,例如報告某個服務啓動失敗的錯誤。     

  第2步:恢復至最後一次正確的配置 

  Windows 2000/XP出現藍色警報並不是無緣無故而來,NT架構的操作系統也不會亂發脾氣,一般都是由於更新了設備驅動程序或者安裝了某些軟件而造成,有時甚至是用戶自行優化系統或刪除了某些重要的系統文件所導致,此時可以重啓系統,並快速按下F8鍵,選擇“最後一次正確配置”,這樣會恢復註冊表中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項的有效註冊表信息,但無法解決驅動程序或文件損壞而導致的錯誤。  

  或者,你也可以嘗試按下F8鍵選擇啓動至安全模式,如果能夠正常進入安全模式,那麼說明可能是驅動程序或系統服務的問題。  

  第3步:查詢出錯代碼

  記下窗口中的英文信息,特別是“0x0000001E”這段出錯代碼,然後從另外一臺計算機上訪問http://support.microsoft.com   站點,在左上角的“搜索(知識庫)”框中鍵入“stop ***”,這裏的“***”表示出錯代碼,爲閱讀的便利,一般當然是選擇“中文知識庫”,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恐怕只能在“英文知識庫”才能找到答案,或者也可以在Google或百度上進行搜索。  

  如果以上幾招還是無法解決問題,也許我們應該考慮是否屬於硬件方面的問題,Windows XP可以訪問  http://support.microsoft.com/default.aspx?scid=kb;zh-cn;314062   查看硬件兼容列表(HCL),然後可以考慮重新插拔內存、顯卡、網卡,或者用替換法嘗試逐個更換,比較常見的是內存問題或電源問題,如果這一招還不行的話,恐怕就只能考慮重新安裝系統或格式化硬盤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