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

清華大學的老師、同學們和各個高校的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糾正一下永淳 說的話,我沒帶講稿,因爲我一直喜歡胡說八道的人,喜歡自由發揮的人。講一下“自強之星”的起源,比較簡單,因爲我覺得人在某一個階段總是需要有人推一 把,我們自強有兩個概念,首先自己要強,我們清華大學這個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己要強。同時在自我強大的,如果有一幫人能夠跟你一起共同強大,這就是 氣場,大家都知道一個人走有的時候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不一定走的很遠,因爲一個人孤單,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願意往前走,也不一定有人看得到你,所以就可 以休息停止進步。

  如果有一幫人走的時候,大家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第一會願意走下去,因爲你不走,別人往前走你就掉隊了,掉隊以後變得孤單,人是社會羣體動物,你 很願意待在一羣人中間,這羣人都往遠方走,你一個人不往遠方走的話你就很難受。第二會受到鼓勵,因爲團隊的概念是當發現有一個人落下來的時候,大家可以幫 助你一起往前走,在我們新東方有這樣一個活動,凡是到新東方當老師和員工的學生或者工作的人,都有一個活動50公里徒步,前一天下午開始走走到晚上坐在帳 篷裏篝火晚會,第二天繼續走,第一天走得很興奮,第二天走的很辛苦,但是很少有人掉隊,除非真的受傷了或者膝蓋有毛病才走不下去,否則的話一定沒有人掉 隊。我屬於一個泡走行的人物,走到半路的時候會把泡放出來,經常自己放水。只要是走到頭的人,最後談體會的時候,都有兩個感受,第一從來不會想到自己能走 這麼遠,因爲50公里不是短的距離,第二從來沒有感受過這樣的成就感。

  我們人的一輩子基本是這樣一個過程,首先是不可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走也走不了太遠,就算一個人在一個幹活,某種意義到最後爲了得到自己的尊嚴和 自尊,尊嚴是被別人所尊敬,自尊是自己看自己,你自己做的事情真的很好,就會感受到一種自豪自尊感,你自己覺得好別人不一定覺得好,你打遊戲第一,別人不 一定看好你,還有周圍人也覺得好,也不能都是打遊戲的人打得好,要所有的,按照社會評價標準,社會價值體系,大家都說你做得好。比如陳景潤一輩子待在家裏 做數學,一走出去就撞電線杆,因爲高度近視眼,他得到了全世界尊重。即便一個人乾的時候,我們也在考慮到我做的事情對我和社會是否有價值,當考慮到社會也 有價值的時候,已經進入社會團體中間。

  我們一旦選擇了做一件事情,原則上必須做完的,因爲做不完的話,最後沒的選擇,是一種失敗失落的心態,是一種挫折痛苦的心態,以及是一種自卑的 心態。當我們在選擇過一種安逸生活的時候,可以選,沒有人強迫你在清華大學,沒有人強迫你考試考滿分,這個世界永遠有選擇的。爲什麼選擇往前走?往前走也 有很痛苦,沒有人不說高考是痛苦的,說得好是因爲他智商高。但痛苦的,爲什麼還要去做,是因爲我們人是一個爲了未來某一個點,這個點可能是幸福點,也可能 是成就點,能夠在現在願意付出的這樣一種狀態,這就是我們人區別於別的動物地方是,我們人能夠爲了未來能夠願意在今天更加的努力,爲什麼今天的痛苦願意付 出呢?就是因爲我們知道如果不付出的話,人生會更加痛苦,我們往前走是可能經歷幸福快樂的,幸福永遠是一個點,奮鬥和痛苦是一條線,只有走一條線才能到那 個點。

  比如爬山,從山腳往山頂的過程其實是某個痛苦的過程,因爲會累,爬到山頂去看山下的風景的時候會感覺幸福,當看到遠處有更高的山你是飛不過去 的,一定要再下山再上山又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中國企業家中間兩個登山的都登上了珠穆朗瑪峯,一是王石,還有一個是我的校友,到迄今爲止咱們中國的國旗 最高,高出十公分。他們每次下山回來的時候,唯一感覺這輩子再也不爬山了,休息一段時間以後一定要再爬,他們征服的不是山頭,你來或者不來我依然是一座 山,山有自己的尊嚴,我們人爲什麼要征服山呢?其實不是征服山,人是在征服自己,只有征服自己了纔會產生一種生而爲人的一種自信和驕傲感。

  我經常帶新東方的人到周邊都沒有人煙的地方,走到25公里不想走了,有三個選擇,第一選擇走回起點,那會有汽車在等你們,那是25公里,也可以 走向終點,也是25公里,還有烤全羊。第三選擇向周圍任何25公里輻射,周圍沒有任何人。走在中間25公里坐在那裏不走了,不是餓死就是渴死,或者迷茫而 死,只能走向終點。

  25公里在什麼時候?就是在你們這個時候,我現在已經差不多走到了終點了,就在你們這個時候,奮鬥到大學裏來,往回走走不回去,在大學不進步不 可能,唯一是往前走。每一個人生命目標不一樣,你的生命目標是什麼,你的生命對你來說是不是付出了努力,是不是得到了精神的享受,是不是得到了心靈的滿 足,這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說未來要掙錢,爲了要出名,爲了做企業,哪怕說想做和尚,北大做和尚出了名了,到現在爲止好像還沒出過,北大做和尚有幾個是大 師人物了,前兩天又有一個孩子跑過去了,其實沒事,真正做成像弘一法師那樣的和尚已經是了不起了,風花雪月什麼都幹過了,後半輩子一穿長袍,吃一輩子蔬 菜,中國宗教界最偉大人物之一,到底由什麼判斷我們自強了,不僅僅是像金晶這樣殘廢了還能把中國的火炬傳到世界,用最英雄的形象展示了我們中國人頑強不屈 的一面。

  我們最怕心靈殘廢了,人生纔會可怕。比如說我,我生命很正常,坐在金晶邊上,我覺得很慚愧,跟她們相比我的心靈還不如她們健全,當你身體健康 了,心靈殘廢,精神殘廢的時候,纔是你最悲慘的時候。自強的判斷,不是未來多少社會地位,多少安逸的生活,而在所有這些的背後,你選擇的職業背後所對你自 己存在的意義和對社會所存在的意義,對於自己所存在的意義,想起自己做的事情是心靈滿足的,對得起社會良知,對得起社會的樸實價值標準,這就是屬於心靈的 滿足。不管你本人是怎麼過日子的,從社會判斷標準來說,覺得你是一個對社會至少無害,最好是有用的人,這是最低標準。能持續英雄式的人物是需要修煉的,我 們至少可以努力的做到讓自己顯得更好,或者說實際做得很好。這個應該是每個人可以做到的,到底貢獻多大多小那是另外一回事。

  袁隆平一輩子搞水稻研究,熱愛水稻的這種感覺你是什麼東西無法超越的,他一輩子把水稻看作自己的女人,我跟他在一起他看水稻的眼神跟我看女人的 眼神一模一樣,這就是熱愛。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自己的處境和你願意付出的心態,大家都讀過這樣一個故事,當一個億萬富翁到教堂捐一百萬想進天堂,被上帝 擋住了,有一個老太太捐了一毛錢進了天堂,這個億萬富翁非常生氣,我爲什麼捐了一百萬不能進天堂,上帝你爲什麼這麼不公平,上帝說了這一句話,你捐了一百 萬是你的1%,老太太捐一毛是她的100%,所以你進不了天堂,當然公平。我們清華大學出來的同學有當國家主席的,有當工程師的,有的當老師,甚至回鄉種 地的,北大有賣豬肉的,真的好幾個。

  坦率的說做什麼不要緊,要緊的是不是全力以赴付出了,到最後全力以赴的給出去了,這個是最要緊的,這個付出給出,一個是自己是不是全力以赴付 出,面向社會是不是全力以赴付出給出了,我今天站在一個相對富有的地位上,帶着財富走進墳墓是一件十分恥辱的事情,就我本人而言很認同這句話,我今天還沒 有把錢都捐出去,我還不想活的時候過一個很貧困的生活,我現在的錢還能掙很多的錢。

  我一定不會帶着我的財富走進墳墓,我一定不會把我的財富留給我的後代揮霍,我一定把這個錢交給需要的人,我到最後想要進天堂的人,上帝說你沒拿出百分之百,但是你拿出了90%,夠了,你進去吧。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