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域與衝突域詳細解析

廣播域與衝突域有何區別?

 

廣播域可以跨網段,而衝突域只是發生的同一個網段的。

 

以太網中,衝突域是由hub組織的。一個hub就是一個衝突域。交換機的每個端口都是一個衝突域。
網段,又叫潛在衝突域。(不是俗稱子網的網段)

 

衝突域:在同一個衝突域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收到所有被髮送的幀
廣播域:網絡中能接收任一設備發出的廣播幀的所有設備的集合

 

衝突域是基於第一層(物理層) 而廣播域是機於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廣播域就是說如果站點發出一個廣播信號後能接收到這個信號的範圍。通常來說一個局域網就是一個廣播域。(用路由器連接的除外)
衝突域:一個站點向另一個站點發出信號。除目的站點外,有多少站點能收到這個信號。這些站點就構成一個衝突域。(因爲不是自己的東西來了。當然大家要生氣起點衝突嘛)。

 

 HUB 所有端口都在同一個廣播域,衝突域內。

 

Swith所有端口都在同一個廣播域內,而每一個端口就是一個衝突域。

 

 

★★★★★★★★★★★★★★★★★★★★★★★★★★★★★★★★★★★★★
在局域網裏面,大量主機之間的通信都是通過arp廣播來決定目的主機的地址的, 爲了減小在共享環境中的介質爭用(也就是衝突),網橋產生了,它的作用是將廣播域劃分爲一個一個小的衝突域,這樣便增大了可用的帶寬,但是廣播域還是沒有變。從這裏可以看出,網橋不涉及邏輯地址,所以它工作在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並且端口很少(注意與後面的交換機區別),最後是網橋常常是基於軟件的,因此可以處理上層事務。

 

★★★★★★★★★★★★★★★★★★★★★★★★★★★★★★★★★★★★★
廣播域,廣播能到達的端口範圍就是廣播域,你想想交換機的作用機制,廣播會怎麼轉發?去查一查,記住一句話:廣播能到達的端口範圍就是廣播域

 

 

衝突域:csma cd機制作用到的範圍就是一個衝突域,整個hub是一個衝突域,因爲hub只是集線作用,就是線路是共享的,每次只能一個人說話,說的話被送往線路上的每個端口,所以叫傻hub,因爲每次只能一個人說話,所以多個人同時說話就衝突了,叫做衝突域,當然也是一個廣播域。

 

交換機何hub不同,交換機的原理你自己查,爲什麼交換機每個口一個衝突域?很簡單,這個口每次只能讓一個人通過,多個人是不可能的,因爲他是串行傳輸的,不是並行,但是對於整個交換機來說,1號口發送消息的同時,其他口也可以發送消息,這個hub就作不到(每次只能一個人在整個hub上說話,因爲總線是共享的)。
★★★★★★★★★★★★★★★★★★★★★★★★★★★★★★★★★★★★★
可以這樣理解:廣播域可以跨網段,而衝突域只是發生的同一個網段的。

 

衝突域:在同一個衝突域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收到所有被髮送的幀;
廣播域:網絡中能接收任一設備發出的廣播幀的所有設備的集合;

 

衝突域:基於第一層(物理層);
廣播域:基於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衝突域(物理分段):連接在同一導線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說是同一物理網段上所有節點的集合或以太網上競爭同一帶寬的節點集合。這個域代表了衝突在其中發生並傳播的區域,這個區域可以被認爲是共享段。
OSI模型中,衝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層的概念,連接同一衝突域的設備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進行簡單複製信號的設備。也就是說,用Hub或者Repeater連接的所有節點可以被認爲是在同一個衝突域內,它不會劃分衝突域。
第二層設備(網橋,交換機)第三層設備(路由器)都可以劃分衝突域的,當然也可以連接不同的衝突域。簡單的說,可以將Repeater等看成是一根電纜,而將網橋等看成是一束電纜。

 

 

廣播域:接收同樣廣播消息的節點的集合。如:在該集合中的任何一個節點傳輸一個廣播幀,則所有其他能收到這個幀的節點都被認爲是該廣播幀的一部分。由於許多設備都極易產生廣播,所以如果不維護,就會消耗大量的帶寬,降低網絡的效率。
由於廣播域被認爲是OSI中的第二層概念,所以象Hub,交換機等第一,第二層設備連接的節點被認爲都是在同一個廣播域。而路由器,第三層交換機則可以劃分廣播域,即可以連接不同的廣播域。
★★★★★★★★★★★★★★★★★★★★★★★★★★★★
圖片解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