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印象 3

      离开卢斯特花园,跨越饰有众多雕塑的宫殿大桥,面前的道路,一片苍翠整齐的阔叶林,“老弗里茨” 的巨型骑马塑像矗立于道路中央,这就是柏林著名的菩提树大街。早在十七世纪,连接王城宫邸及蒂尔加藤公园的这条长约一公里的大道两侧就种上了菩提树和坚果树。只是如今,大道两侧众多华丽的大市民住宅、贵族宫殿及市政大楼早已难寻其踪,留下的多是钢筋水泥打造的一派现代建筑的风采。菩提树大街沿途有国家歌剧院、洪堡大学、申克尔的新岗亭和军械库,但这些知名建筑由于掩映在林荫大道中,并不凸现建筑本身的主体感。
      漫步于绿树成荫的菩提树大街,闲适而惬意。偶然在路边咖啡厅的藤椅上小憩,体验着同城人周末的休闲生活。十点钟声敲响,一段柔软的乐声飘来,城市顿然苏醒。人流和车流如魔术一般从街道的各个角落出现。那时我忽然感受到了柏林的热闹和喧哗,以及清晨时光的结束。
      我们在街头的纪念品商店买了几张明信片留念。虽说那里的纪念品样样惹人喜爱,但一个漂亮柏林小熊便要价十几欧元,摸摸钱袋,还是依依不舍得放弃了。在街上看到柏林特色的巴迪熊,身上布满柏林标志建筑的彩绘图,不禁上前合影,算是相机里的纪念品吧。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今年的柏林的新街景——印有爱因斯坦头像和纪念文字的E字型雕塑。因为今年被定为“爱因斯坦年”,为了纪念德国人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100周年,所以柏林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宣传海报和这个E字型雕塑,它是Einstein姓氏的首字母。用这种方式纪念人类伟大的科学家,不失为简单又行之有效的创意。
      菩提树大街的尽头,建筑物明显转换了风格,开始有不同国家的国旗飘扬在建筑物顶端。对照了一下地图,这里是便是巴黎广场,勃兰登堡门赫然镇坐其间。其实巴黎广场既是使馆云集的区域(俄罗斯、法国、英国及波兰的大使馆均设立于此),也是柏林的城市中心。只因为这是周末,更多了些休闲的市民和往来游客。我见到一对街头艺术情侣,他们满身银彩,身着婚纱礼服,礼貌地同路人示意合影。广场西面一位弹奏风琴的老先生,演奏起欢快的欢乐颂,赢得路人的一片喝彩。
      勃兰登堡门怀抱巴黎广场,它是模仿雅典卫城山门设计而成,具有雅典阿克波利斯(Akropolis)建筑风格。两侧共有六个多立克式的圆柱,支撑着11米深的五条通道。1794年,勃兰登堡门顶上装饰了四马战车及胜利女神塑像,直指东方的市中心。普法战争胜利后,普鲁士人做的最具标志性的事便是从巴黎取回被拿破仑掠走的这个四马战车,重新安放到城门顶端。 据说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占领柏林,将普鲁士王国十几座城门悉数损毁,而勃兰登堡门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战后柏林墙的修筑与倒塌,也使这座几百年历史的老城门又一次成为德国分裂与统一的标志。站在这座几经战火纷争洗礼,却始终屹立的“德国凯旋门”脚下,作为世人朴素的敬意油然而生。希望今天,历经岁月沧桑后的勃兰登堡门能够成为历史的凯旋门以及未来真正的和平纪念。

“爱因斯坦年”的大幅宣传海报
/

菩提树大街中的E字型雕塑
/

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
/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