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李老師講座的總結

關注的重點
1、職場的感悟。
2、職場的錯誤。
3、關注的行業、公司。
4、終極技術。
《幹法》  《人月神話》   《大師亞當斯》


注意一下其中歸納的幾點
1、自學能力是競爭力之本。
2、自信能讓你與衆不同。
3、興趣是學習效率的催化劑。
4、學習應當設置自己短期內的虛擬的目標
                    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5、要不斷的學習,學習難學的東西,迎難而上。
6、總計自己活得的階段性的成果<==> 這樣可以不斷的提升自己長遠的目標,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7、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樣將會讓你樂趣不斷。
8、不放棄學習,保持學習的連續性,那怕是休息,在你沒有達到階段性目標的時候,你要不斷的學習,學習。
9、長期安逸的工作,意味着將來更大風險和危機。
10、機遇和重要,同樣機遇是給予那些有準備,有能力的人去把握的。
11、職場首先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堅持與好的習慣。
            養成好的習慣: 多思考,多總結,多閱讀,多記筆記,以及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
12、同樣提醒自己,學歷是很重要,但那只是你的敲門磚,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它纔是最終的通行證。
13、工作中,技術細節掌握的越深,解決問題時就越遊刃有餘。
        自己所要側重的一點:
        技能的發展應採取深度優先於廣度且交替進行的方式,你要不斷的在一方面學習深入。只有這樣,面對大量的新知識才能更淡定,在一方面精通,其實各個方面的知識都是相同的。掌握快速、準確的學習方法纔是關鍵。深度,涉及到最終爲全部技術的終極點。
14、工作中要不斷的提升自己解決負載問題的能力。
15、工作中好的習慣,寫文檔,其實從中就是對問題,錯誤的總結和歸納,不斷的提升自己邏輯總結的能力。
16、別人對你價值的認可,實時反映在你對團隊有多大的貢獻。
17、英文的學習,害怕變化,害怕去吃苦。
18、過於埋頭苦幹,選擇性,學會不。
19、淪爲“二等公民” 沒有自己的主見,及時發表自己的主見,要大氣,要客觀,最怕什麼都沒有,中庸不是謙虛,也不是體現你的仁慈。要學會表現自己,發表自己的看法。
20、中西方的區別,就是不斷的展現自己,展現客觀正確的事務,提升自己對事物、人物更加客觀,準確的判斷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