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主機前景幾何,風蕭蕭兮!

想當初美國主機在全球IDC市場上風靡的時候,站長曾叫囂國內主機與美國主機相差太大,所以作爲代表的KT聖安娜系列更讓諸多站長愛不釋手,不過人家作爲連接中國大陸最快的機房,一點也不含糊。但是高級站長也講了,速度快有啥用,防禦能力那麼差,不一樣是廢柴?
        就在這個時候,國內雲計算市場如火如荼,繼阿里雲出世之後,國內各大主機商開始效仿跟隨,於是乎出現了“雲主機”的新興產物出來。就在大家都茫茫然的時候,“盛大雲”事件讓我們瞭解雲主機也不過如此!
        何爲雲主機?在雲計算橫行發展的時代,由雲計算遞進到的各類領域也層出不窮,物聯網也好,異構雲也罷,這些還不能真真切切的運用到大衆和基層當中,所以市場比較低迷。考慮到站長的需求,雲主機被主機商作爲手裏的一張王牌呼之欲出。
        你們真的懂麼?廣告橫行,誰說的都不代表官方,雲主機就是個雲VPS,那和普通的VPS又有啥本質區別呢?從功能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從優勢上卻十分讓人認可。
 
1,它的故障轉移功能,在使用多個服務器或者DNS集羣時都會有數據隱患,相信一個好的管理模式是比較重要的,作爲國際領先的雲主機部署平臺軟件Onapp,我們可以從它的層面上去理解,一個基本的雲主機管理模式就是由創建到運用,最後到維護的過程,中間所需要的就是對相關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這就決定了成本的大小。
 
 
2,“彈性雲”,一個新型的概念產生,表面意思就像"橡皮泥"可長可短,各取所需,這就與服務器選擇的問題上又和諧到了成本的問題上,就拿Onapp的一個功能,它是利用你本身的硬件基本設施來形成一個獨立的資源池,然後通過劃分和分配自由獲取信息到各個用戶,通過控制端完美控制雲端服務器,這樣所分配的各個雲VPS就很好的被管理,成本高點就可以選高配置,成本低點就選個低配置,中小型主機商一樣可以很好的走在最前端。
 
3,最後在選取雲主機的時候,每一臺VPS可能會有不同的負載均衡能力,但是這可以有你自己去通過軟件或者硬件去改變,一個完美的項目不是由很多錢去砸,而是在技術幫助下減少成本去完成的項目更值錢。
          假如有一天,我們不用再爲自己的數據安全隱患去揪心,那就要在此刻去努力,最後帶來的最大收益就是用戶體驗度,從而讓你的企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文章來自文德數據官方博客www.idcvendor.com/blog.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