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遭280餘種外來生物*** 每年損失2000億元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馬玉忠/北京報道

  當肥沃的土地長滿雜草而不是糧食;

  當原本暢通的黃金水道被大量水葫蘆堵塞;

  當原本鬱鬱蔥蔥的竹林開花後成片枯萎;

  當巴西龜從寵物變爲“殺手”

  搜索一下“外來***物種”,有相關網頁147000篇,其定義也較複雜,簡單概括即指被引入或散佈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外來物種***,已在我們身邊。

  今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正是“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外來***物種”。

  “在我國已產生嚴重危害的外來***物種至少已達283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佈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就有50種。”國家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一位人士對記者說,雖然經過多年治理,但外來***物種仍每年給我國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並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有效防範外來物種***刻不容緩。

  據悉,國際社會已把外來物種***和棲息地喪失、傳統化學污染及氣候變化共同列爲當今全球四大環境問題。

  正遭受:超283種外來生物***

  相信人們對宜昌黃柏河的“水葫蘆”、廣東的福壽螺、西雙版納的飛機草、新疆博斯騰湖的河鱸、東北的三裂葉豚草等環境事件並不陌生。在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隨處可見這些外來生物“***者”製造的“麻煩”。

  “我國是遭受外來物種***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01年-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組織開展了全國外來***物種調查。調查發現,全國共有283種外來***物種,每年對經濟和環境造成的損失約1200億元,而現在損失已高達2000億元。令人擔憂的是,在這些外來***物種中,46.3%已***自然保護區。”國家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王捷處長憂心忡忡地對《中國經濟週刊》說。

  環保專家認爲,近年來,我國外來生物***現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難治理:新辦法不敵外來物種

  據悉,多年來,外來***物種己經造成我國當地物種的減少甚至滅絕,導致生態系統功能的弱化甚至喪失,同時給農、林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經濟損失。

  “原國家環保總局2003年的調查結果就顯示,外來***物種當年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198.76億元,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6%,其中對國民經濟有關行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98.59億元,而對我國生態系統、物種及遺傳資源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則高達1000.17億元。”國家環境保護部王捷處長對記者表示,有效防範外來物種***已達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王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如今在我國,每年外來***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約2000億元。這些外來***物種在新的生態環境中適應、定居、自行繁衍和擴散,明顯地與當地物種競爭資源和生存空間,直接破壞當地生態系統,降低本土生物多樣性,造成當地物種的消失和滅絕,損害農、林、牧、漁業生產,危害人類健康和食品安全。

  “最令人頭疼的是,大部分外來物種成功***後大爆發,生長難以控制,造成嚴重的生物污染,有些甚至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王捷說。

  原產南美洲的鳳眼蓮(又稱水葫蘆),1901年從日本引入臺灣作花卉,20世紀50代作爲豬飼料推廣後大量逸生。近年來,關於水葫蘆影響環境及生態的“罪行”不時見諸報端:堵塞河道,影響航運、排灌和水產品養殖;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吸附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死亡後沉入水底,構成對水質的二次污染;覆蓋水面,影響生活用水;滋生蚊蠅。

  據悉,廣東、雲南、江蘇、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撈水葫蘆,僅浙江溫州市和福建莆田市每年用於人工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分別爲1000萬元和500萬元。

  而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外來***物種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

  “作爲飼料引進的傳統水葫蘆一旦形成氣候,其抑制破壞其他水生系統生存的能力就可以從水體到水錶,從奪氧到奪光,再到克它抑制及毒性抑殺等多方面多層次充分地體現出來。當其大面積地形成時,不僅使水體內正常生物系統所需的氧被耗、光被遮,連自然的水錶氣氧交換也被封住。它的擴張相比爆發在滇池及太湖的藍藻水華還要嚴重。”雲南省生態農業研究所楊紅軍所長對記者表示,我國對一些大面積逸生的外來物種的治理取得收效不大,正像治理藍藻事件一樣,過去的物理,化學、生物、機械治理方法大都已敗下陣來。“即使新的任何方法,只要不能強有力地標本兼治,最終也要敗下陣來。”

  “我國每年因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就多達5億元至10億元,由於水葫蘆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接近100億元。”楊紅軍所長向記者透露說,生物治理成敗,首要就在於能否最快地建立一個新的、多生命羣落互助互補和諧的生物鏈,“我們正根據物種進化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加緊培育能強勢抑制目的物種大面積逸生的方法,目前已取得關鍵技術突破。”

  嚴管理:防控“引狼入室”

  “有人把外來***生物比作‘偷渡客’,客觀地講,有些生物是我們爲了良好的意願有意引進的,但由於疏於管理才變得失控。”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張潤志研究員向《中國經濟週刊》分析說,外來***物種的引入路徑一種是有意引進,包括用於養殖、種植、花卉等目的的引種,用於生物防治、綠化、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等目的的引進;另一種是無意引進,包括隨航空、陸路、水路運輸工具和壓艙水的引入,隨進出口貨物和包裝材料的引入、旅客無意引入等;此外還有自然***,是指物種隨風媒、蟲媒和鳥等媒介自然傳播或海洋垃圾漂移。

  “作爲寵物的巴西龜,作爲觀賞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爲改良土壤、綠化海灘的互花米草,作爲食物的福壽螺以及以飼料形式引進的鳳眼蓮等,這些都是有目的性引入的外來物種。”張潤志研究員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目前在我國從北到南的幾乎所有的寵物市場上都能見到的巴西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爲世界最危險的100個***種之一,我國臺灣已經報道巴西龜對當地龜種羣的破壞,同時巴西龜也是疾病傳播的媒介。1979年曾經作爲改善環境從美國引進的互花米草,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試種,1982年擴種到江蘇、廣東、浙江和山東等地。“當初引種的目的是爲保灘護岸、改良土壤、綠化海灘與改善海灘生態環境。現在這個物種已經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大面積逸生,1990年福建寧德東吾洋一帶的水產業一年的損失就達1000萬元以上。這個物種已經影響沿海地區當地漁業的產量,是威脅紅樹林的一個嚴重問題。”張潤志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