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源流及郡望、分佈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後。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防風所改,防風是夏朝諸侯之一。夏朝國君禹召集羣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爲晚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防風氏的後代就改爲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罔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同時汪氏也必是貴胄之後。

  商、周後的春秋時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孫出現。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其後世子孫有的就以邑爲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黃帝的直系子孫。

  197年漢龍驤將軍汪文和避亂渡江南遷,孫策授其爲會稽令,遂居於歙縣,爲徽州汪氏一世祖。其十四世孫汪華生有九子,後裔在境內分佈最廣,故人稱"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華之後"。歙、黟爲汪華長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後;婺源、休寧、祁門爲汪華第七子爽之後;績溪爲汪華第九子獻之後,構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佈。屯溪靖陽節等古徽節令盛會中所擡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華及其第二子、第九子。古徽州歷史上的汪氏名人主要有宋宰相汪伯彥,元末明初理學家汪克寬,明醫學家汪機、戲曲作家汪道昆,清畫家汪士慎、數學家汪萊,民國國務總理汪大燮、畫家汪採白等。

  還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六子處休分姓汪。這兄弟六人同列爲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歷史上有"六桂聯芳"之譽。

源自汪芒氏與姬姓

  古代在中國幅員廣大的土地上,除了有無數的炎黃後裔在不斷繁衍,另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外族。我國的汪姓家族,根據後世考證,就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居住於現在浙江武康的汪芒氏的後裔。

  所謂汪芒氏,是當時的一個小國,這個古國,「國語」的「魯語」有這樣的記述:客曰:「防風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爲漆姓,在虞、夏、商爲汪芒氏,於周爲長狄,今爲大人。」此外,該書的註解上也指出:「汪芒,長狄之國名也。」

  長鈥,亦稱長翟,是古代跟狄族的一種,或許跟漢族無深密的淵源,但是,由於長時期跟漢族往來,顯然也逐漸投入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融爐中,最終跟漢族混爲一體,再也不分彼此。

  照孔夫子所說的,汪氏的始祖是「守封,禺之山者也。」當時所謂的封、禺二山,根據「方輿紀要」的考證,是分別位於現在浙江省武康縣的東方和東南方,封山在東,禺山在東南。換言之,後世的汪氏家庭,最初也應該是發源於這個地方的,難怪在我國的早期歷史上,汪氏族人主要是活動於浙江地區,其後才逐漸出現於附近的江蘇、安徽和江西等地。

 汪氏的源自古代狄族汪芒氏,由來已有定論,因爲,「姓篡」及「通志氏族略」等重要姓氏典籍皆指出:「汪,汪芒氏之後,禮記有汪 ,魯人。」

 「禮記」上所記載的小汪踦奮不顧身率先抗敵的故事,早已爲人所熟知,即:「汪踦,春秋魯童子,踦亦作踦。魯哀公十一年,齊伐魯,踦與齊師戰於郎而死.魯人慾弗殤,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小汪踦的故事,具體說明了在兩千年以前,汪芒氏的後裔便已經成爲了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關於汪氏和汪芒氏的淵源,長期以來已被公認,不過,傳自炎黃的漢族之中,實際上也有以汪爲姓的子孫,他們系出周文王的姬姓,只是出現的時間可能較汪芒氏的後裔爲晚而已。

  周文王的後裔有以汪爲姓的一支,有下列兩項古藉的記載可資說明:「姓氏考略」:「一雲,魯成公支子食採於汪,因以爲氏」;汪鈍「翁姓緣起考」:「汪當從姬姓裔爲正,得姓當從食採爲正,蓋始則以采地爲氏,繼則以氏爲姓也。」

  春秋時代汪踦的故事,乃至自古以來汪氏家族所世襲的郡望「平陽」,顯然都有力支持了汪氏爲周文王後裔的考證。

  代表汪氏家族的「平陽」,是一個常見的地名,在中國歷史上,以平陽爲名的地方,卻不在少數,爲了助於瞭解汪氏家族的源流,茲將過去以平陽爲名的地方,詳細說明於下,以供參考:

 --早在四千多年以前,聖君唐堯的國都所在地,就叫平陽。這個最老資格的「平陽」在往後的歷史上也一直受到重視,春秋時代,該地是晉國大夫羊吉氏之邑;漢朝統一天下,便在該地設置了平陽縣。後來,南北朝時的漢王劉淵,又曾看中這個地方的險要地理位置,定都於此,一直到隋朝,這個前前後後被使用了三千年的老資格「平陽」,才被改名爲臨汾,以迄今,所謂臨汾,就是現在山西省的臨汾縣,不過古代「平陽」的故城所在,卻是在臨汾縣的南方,而不在現址。

 --春秋時代的郲國,也有一處名爲「平陽」,後來郲國被魯國所並, 「平陽」就成了魯國的一個邑,春秋末期越國和魯國曾地此訂立盟約,所以這個「平陽」,在我國歷史上也是相當有名的。魯國,位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而當時屬於魯國的「平陽邑」,就是現在鄒縣的縣治所在地。

  --同一時期的秦國,亦有過一個「平陽邑」,由於秦蜜公曾徙居於此而見諸史籍。這個「平陽邑」,是在現在陝西省岐山縣的西南,接近寶雞縣的地方。

  --到了戰國時期,現在河南省臨漳縣的西方又出現一個叫平陽的地方,當時是屬於趙國的,趙移扈輒曾在此被秦將桓齒奇所敗。

 --歷史最古老的「平陽縣」,於隋代統一天下後被廢,不過,到了宋代,又曾在山西地區設置了一個轄域廣大的「平陽府」,此地即爲古平陽縣所在的臨汾縣,此後,歷經元、明、清三代都沒有更動,一直到民國建後才被廢置。

  --目前,在我國的地圖上也可以找到「平陽」地名,不過,現在的平陽既不在山西、山東,也不在河南、陝西,而是屬於浙江省的一個縣,位於瑞安縣的南方。

  四千多年以來,在歷史上以「平陽」爲名的地方是如此之多,而所指之地又不盡相同,那麼,作爲汪姓家族標幟郡望「平陽」,究竟指的是那一處「平陽」?

  根據歷來學者的推斷,屬於汪姓家族的「平陽」,指的應該就是現在山東省鄒縣的縣治所在地,也就是春秋時代先屬郲國,後屬魯國的那個平陽邑。

 這項結論最有力的依據,就是「姓氏考略」一書所明載的汪氏源流--他們是魯國公族的後裔,魯成公的次子,被封食採於汪,因而「以邑爲氏」而姓了汪。當然,上面提到過的那位愛國童子汪踦,也很可能不是浙江的汪芒氏之後,而是在魯國土生土長的周文王姬姓漢族後裔。

 當時魯成公次公子被封的汪邑,確實的地址雖已無從考據,然而,在魯國境內是必然的。所以,目前遍佈於全國各地的汪氏家族,應該是由兩支主流所組成,一支是狄族的汪芒氏,一支是魯國公族的後裔,分別發源於浙江和山東的兩支汪氏,歷來播遷的幅度並不很大,播遷的範圍也不很廣。他們的播遷路線,大致是分別從浙江和山東兩地,先到了接境的江蘇,然後再到達江西和安徽。但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是,汪氏的子孫不管在什麼地方落腳,都會很快地就在當地出人頭地,使得汪氏日後成了江蘇、浙江、江西和安徽等到極負聲望的大族,龍其在安徽歙縣的一帶,汪姓家族更有長期的盛況。

 汪氏的播遷到安徽,是在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東漢獻帝建安年間,當時,天下初亂,有一位曾任會稽(今浙江紹興)的汪文和,舉家遷居於新安,此後子孫旺盛,人才輩出,成爲新安的望族。當時的新安,就是現在的安徽的歙縣。當然,後來長時期光芒不斷的新安汪氏,其開基始祖很可能就是漢末來自浙江的汪文和。

 到了唐代,安徽歙縣的汪氏家庭,已經有了「十姓九汪」的現象,「姓氏考略」一書上記載說:「唐汪華封越國公,世居於歙,其族最繁」。唐代以後江西、貴州,乃至福建、廣東、廣西的汪氏,絕大多數都是從安徽遷移過去的。

  唐代被封爲越國公的汪華,是隋末以勇俠而聞名的歙州豪富,曾經出錢、出兵、獻地,支援唐朝高祖李淵的滅隋興唐大業,所以後來被唐朝皇帝授以總管歙、宣、機、睦、婺六州軍事之職,並且高封爲越國公,地位尊榮無比,又擁有實際的兵權,威名震天下,使汪氏家族此後在安徽地區的基業,穩如盤石。

 這位汪華,是奉周文王爲始祖的,關於他的出色表現,以及當時汪氏家族自始祖魯成公以降的繁衍和播遷經過,尚有下列的珍貴文獻可資參考:

 「汪氏本姬姓,魯成公黑肱次子,生時握文成汪字,遂名之。魯爲上大夫,食採穎川,封汪侯以爲氏,生子挺,挺爲周司諫,生子誦、芒,誦爲司馬,生子金鉞、銓、踦,皆有令名。」

  迨漢有文和公者,爲龍驤將軍,獻帝時南渡江左,後策表爲會稽令,遂居焉,是爲江南江氏之始祖。 至唐有越國公,幼慧穎,孤而貧,及長從睦州濱公習武,以勇俠聞。大業之亂敗,室宋公乃遷治萬安山,帶甲十萬,建號吳王,奉隋正朔。及唐高祖受隋禪,公及籍土地民兵奉表於唐高祖,嘉之,封越國公,食邑三千戶,後甍於長安,恩禮如功臣。

 傳至宋代,有位信公者,六安人,字誠甫,號紫源,登宋淳佑七年,進士...元兵大舉伐宋,以公爲江淮招討使,以妻子記部將金明日:「我不負國家,汝亦必不負我」,遂行,既至健康,宋兵悉潰,公知事不成,乃率所部至高郵,欲控淮漢以爲後圖,已而聞似道師潰,江漢宋臣皆望風降遁,公嘆曰:「吾今日猶得死於宋土也!」遂拒吃而卒,金明以公之表歸葬丹陽,公子應麟、應鴻在健康,不肯降元,出走閩中,先在閩之福安府,景炎初宋舟汩於泉州惠安海港之泉浦居焉,是爲閩南各縣汪氏之始祖,其遷臺者亦越國公之後也。

  這項文獻,明白指出下列各點:

  第一,汪氏家族正統,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在春秋時代的魯國,「以邑爲氏而得姓,得姓的初期,他們的歷代祖先便已有相當優異的表現;使姓汪之姓很早便已爲人所知。」

 第二,漢末三國初期,汪姓便已渡江南遷,較之其他姓氏家族,爲時更早,所奠立之基礎亦更爲深厚。

 第三,華南地區之汪姓家族,絕大數皆爲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其入閩則大致在宋末元初。

  不過,中國的汪氏家族雖然是三千年前周文王及上古汪芒氏的後裔,世代承奉「平陽」爲郡望,然而,卻也有一部份是從翁姓分支出來的,那就是很有名的「六桂」汪氏。屬於「六桂堂」的汪氏,大多繁衍於華南各地,尤其是閩、粵以及臺灣,在長江以北就比較少見。

 以臺灣而言,臺北縣有一支汪氏,便是屬於「六桂堂」的子孫,關於他們當初所以改翁姓爲汪姓的經過,他們的族譜上曾有詳細的記述:「始祖出自翁姓,北宋初年,翁姓有兄弟六人,皆太宗時進士,分官四方,長曰處厚,改姓洪;次曰處恭,改江姓;三曰處易,仍翁姓;四曰處樸,改方姓;五曰處廉,改龔氏;六曰處休,改汪姓。」換言之,後世的洪、江、翁、方、龔、汪六姓,有一部後人實際上是血緣很近的兄弟之族。

 清代的兩、三百年間,汪氏的光芒畢露,尤其在學術和文學方面,表現更不同凡響。

  這段時期,在學術上有成就的汪姓名人,多得不勝枚舉,其中最負盛譽的,則有對於古今沿革民生利病皆有深切研究,談經必宗漢儒,言文必尚漢魏,曾經奉令在浙江文瀾校勘「四庫全書」,所著「述學」內外篇爲後世所推崇的江都(今揚州)人汪中;博覽羣書,於天文、輿地、陣法、術教、樂律無不通曉。著有「易經尚書詩經四書詮義」等不朽之作的江西婺源人汪紱;學本六經,力追唐宋,一矮明季膚淺輕佻之弊,於三經、易、詩、書均有所發明。擅長於敘事文,所著「詩文類稿」迄今仍爲中國文學研究之重要參考書的長洲(江蘇)人汪琬;博通經史百家,而對西方的算術深有研究。著有「衡齋算學」、「參兩算經」,以及「十三經注疏正誤」等的歙縣人汪萊;精於輿地之學。著有精密的「小經注圖」的江寧人汪士鐸等等。

 當時汪氏家族所表現的燦爛才華,還有汪土宏和汪端兩位著名的詩人,汪士宏:是康熙年間的狀元,不但詩詞和古文辭的造詣極高,而且寫得一手好書法,跟姜宸英齊名;汪端:則是歷史上著名女詩人之一,她是浙江錢塘人,七歲便會作詩,聲名遠播,被一般人呼爲「小韞」而不名,可見當世對她的推重,後來,她曾選編「明詩初二集」,被譽爲有論世知人之明。

  雍正年間的工部尚書汪由敦,更加的大名鼎鼎了,他不但在仕途上飛揚顯達,而且曾經諭編纂「明史」,可見清廷對他的器重。他去世後,清廷並曾命輔臣排次他的墨跡,勒刻義石碑之上,就是著名的「時晴齋法貼」。

二 、遷徙分佈

  春秋時,魯國有童子汪騏,哀公的時候和齊國軍隊戰於郎而死,魯人因爲他死於國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禮來安葬。這是見於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東漢時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龍驤將軍爲會稽令,爲躲避禍患,遷至新安,子孫蕃盛,後發展爲新安望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徒河間。"這說明南朝時汪氏已遷於今安徽歙縣,隋初有一支遷至今河南河間。唐代以前中原已經有汪氏聚居點。唐初有汪華,封越國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子孫分佈於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許多地方。宋代以後,南方的廣東、廣西、貴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

  汪氏是臺灣的第七十四個大姓,蹤跡遍及全省。人數最多的是臺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區。我國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來自江西,而他們江西的祖先也是從安徽搬過去的。臺灣也不例外,臺北縣淡水鎮和三重市的兩個汪氏族譜,便是最好的例子。《臺北縣淡水鎮汪氏族譜》曰:"汪芒之後,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譜》載:"汪氏起家新安,後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寧而後入閩,居泉州之天馬山。"臺北縣有一支汪氏,就是傳自歙姓。汪氏自閩、粵遷移來臺,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滿清康熙提間。當時,一位泉州人汪仰騰,到新竹市內的古賢裏開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東文加入,另有一位廣東人汪復隆入今苗栗縣卓蘭鄉。

三、 郡望堂號
1. 堂號

  汪氏的堂號主要有:
  "越國堂",唐代汪華封越國公。
  "忠勤堂",明代汪廣澤封爲忠勤伯。
  另外,汪氏還有堂號"平陽"、"六桂"。

2. 郡望

  平陽郡。三國時魏分河東郡置治所在平陽,相當於今天的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
  新安郡。晉時由新都郡改置,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後來移到了歙縣。
  六桂。就是"六桂聯芳"的譽稱,分佈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閩縣,相當於今天的福建全省。後來改爲閩州。唐代景雲年間改武榮州置縣。

(來源:汪氏家族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