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的提炼和升级!

转自水木清华BBS] 13 12月 2007 18:16  

发信人: computec (刀傍), 信区: Cognition
标 题: 学习方法的提炼和升级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Nov 3 15:25:59 2003), 站内


by sql2000

序:
这篇文章只是将本人学习中的感悟和心得形成文字,看过gotolab的独孤九剑,也算
是对他文章抛砖引玉的回应。不知道应该贴在论坛哪个版块,就贴到这里来了。希望各位
包涵,也希望能抛砖引玉!

人需要以不断的成功来鼓舞自己。如何最快、最有效地取得进步,是每个人在学习中首
先要考虑的事情。感受到进步就能够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习同样具有80/20原则,也就
是80%的内容在20%的文字里面,最有用的信息集中在极少数的内容。正是这些有意识的简
化,将精华首先提取出来。在最短时间,最少精力耗费的情况下获得最大进展。
  
  学习只要求用心。或者你可以理解成为自信和自觉。如果不用心,仅仅是拿着一本书
装样,心都飞到九霄云外,是不可能得到效果的。你要做的就是在这短时间(每天两小时
)的强化训练中控制自己。如果没有信心,仍然一味地否定自己,就不会有热情和激情,
不会有接纳新知识的活跃的思维,不会有快速浏览、自我提问的积极性和动力。心态决定
一切。积极与消极的效果截然不同。
  
  知识在人脑中不是游离的。知识是作为一个体系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任何的心理活动
都是神经元群组的协同运动,而并不是单纯的几个神经元的处理结果。既有知识是一个整
体,新的刺激或刺激联结,新的体验或经验,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包含到这个整体,就会在
缓冲处理区被替换或抛弃。不被越滚越大的雪球吸附的雪花对于个体来说都是无效的,都
是信息垃圾。人本来就处在一个信息过剩的环境中,过剩的信息是没有保存价值的。


学习方法的提炼和升级

学习方法是需要不断地提炼和升级的。升级的结果,就是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我认为,学习(包括知识和技能)中的境界和领悟最为重要。昨天我还对朋友说,“
道之下再求术”,意思是先提高境界,在层次上有所感悟,然后从整体感应那种境界和规
律,去寻求和掌握各种方法技巧。有了感应,就能够抓住方向,一日千里。同时境界的提
高包括心境、通达和反应能力、视角、感受性、领悟力的提高,这在后来的学习中,往往
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更有助于人的整体提高。
  
  
  方法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在方法的学习、尝试中已经不知不觉消化了知识。


  一个人的存量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为学习效率、
学以致用和善于提炼学习方法。
  
  学习是有方法的。这些方法被人称为捷径,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或者对这些方法的
实践,往往能够让人学得更快、更轻松、更容易看到进步、成绩,人们也越来越不会厌倦
学习。
  
  人应该不断地归纳总结学习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知识是无限的,如果以知识的多少来评估自己,那必然是不恰当的。任何存量的知识
必须要视为调用其他未知知识、经验、体验的的黏着物,比如是为了钓大鱼的小鱼,或者
是为滚起雪球而捏实的那一块雪核。学多少知识才算是有准备?是具有较强吸附力,能将
新事物整合进体系的时候,才能够是具有必备的知识基础。对于一个学习能力强的人,存
量知识并不是障碍。由于他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寻找学习方法的尝试过程中,他自然而然
地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的优化组织和体系化存在,进一步加强他对新知识的吸附
力,增强学习的效果。

  大多数时候,太多的知识并不会有我们想象那么多的用处。尽管我们需要精益求精。
但对一般人来说,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内核,才是学习的关键,这也才能体现出学习的
最大效率。除非我们要真正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或权威,我们是没有必要花越来越多的
时间在越来越难取得的进展。或者,在已经具有某种别人难以取代的能力或专业知识以后
,我们的知识面横向拓展,仅仅是为了普遍联系的知识活化需要,这时过于追求精确是没
有意义的,还不如为了加强关联而侧重于启发和感觉。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知识
小系统,与人类文明相比是很渺小、微不足道的。一些知识人一辈子都不会用到,也不可
能用到,如果花太多时间精力在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得不偿失的。为了用而学,才是最有
效的学。我们在学习时不仅仅要强化学以致用的动机,更重要地是找到学以致用的途径和
方法。
  
  我最强的就是学习能力。这使我能够迅速地进入状态,短短的准备期结束后能够立即
以内行的面目出现。更深的研究,是在用的时候。



在明白了怎么学之后,必须明确自己想学的是什么

  如何明确自己的所学内容。

  最关键的是你要明白自己的追求是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令自己充实和
快乐。

  人是有强项和弱项。由于奖励效应,人往往都是发展强项,强者越强,他越能感受到
自己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也就更有信心和成就感。但是这样就够了么?我认为远远不够


  人的能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强调各种能力的均衡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这毕
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人也应该有个性。

  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一拳难敌四手。人要融入到社会中,与环境息息相关,以集
体的力量解决问题,才可能更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在共赢的心态中迅速成长。   
  
  每个人都曾经或者仍然沉浸于这样的困惑:我该学些什么?我能学些什么?学到什么
程度才算过关?
  
  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我该学些什么?
  我们需要为学习找到方向。
  兴趣
  需要
  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后天因素决定成功

  我一直都让朋友别迷信智商等理论。智商尽管考察了一个人的智力因素,但那是静态
的,一个智商高人可能在最初学习的时候能够比别人接受能力强一些,学习效果好一些,
但这不是一切。人在后来的较量是方法的较量、熟练程度的较量、以及是否善于借力的较
量。从对成功记忆的因素的分析就可以看到,由于一般人的先天素质差异不大,先天素质
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我缺乏语言天分,但是,父母培养了我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以及勇于挑战、突破自
我的信心和精神,在我不足的领域,我开始积极努力地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和应用手段。


  一个人为了成长,必须磨练自己。不要恐惧和回避种种可能遇到的困难。我很记得在
我身上发生的种种奇迹,比如说2700多次的握力圈,高一自学完整个高中的物理并在竞赛
中超过高年级同学取得学校的最好成绩……我以自身的经历证明了先天的聪明在一个人的
成长过程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永不气馁、日积月累、有效规划。

  即使是在生活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上,后天的努力也比先天的素质重要。

  不少人都很惊讶我的平衡能力。无论溜冰还是爬山、在土石堆、斜坡上的奔跑等等,
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往往会说这是天赋。其实并不是。我闭上眼睛,单足站立的时
间和同龄人没有显著的差别。我依靠的就是勇气、注意、感觉以及熟练的对立足点迅速的
判断。这是练出来的。在初高中的时候,我对自己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到了周末,我常常
自己骑自行车到郊外,在石堆/田埂和松针铺满的土坡上速跑,体味种种平衡的感觉。练习
也是有方法的。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再就是要充分感受并调节机体在变
动的环境中产生的微弱或强烈的变化。目标能够实现,这就是信心,也是坚持的基础。我
脑海里总是回想起《动物世界》里羚羊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的样子。羚羊是蹄子,没有
爪子攀住山石,它们能够维持平衡,依靠的是速度,在运动中完成平衡的调节。即使足下
碎石纷纷散落,借力已经够了。我也专门跑到大犁翻起土块的田里去训练动态的平衡,哪
怕脚下的土块碎裂都不影响身体的平衡。在溜冰场上,则是落地莲花纠正失去平衡的身子
,练缓慢机械步,并和那些不穿溜冰鞋的朋友们进行平衡的较量。……挑战自我是很痛苦
的,战胜自我是很困难的,对自己不要要求太高,要能够接受种种挫折和进展缓慢,只要
有一点点进步和提高,都值得为自己庆贺。我就是在不断对自己的鼓励和肯定中获得成就感,从而
支持着近两年的单调枯燥的平衡训练。即使集中训练结束以后,有时候我也自觉不自觉地
进行类似操作,丰富感知。

  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只要他能够自觉、主动地把握好自己,只要他满怀信心,快乐
地超越自我,迎接更大的挑战。
  
  人的确是存在着智力的差别,但智力仅仅说明人对事物接受的快慢程度,以及学习的
稳定性较强而已,学习方法需要自己在后天摸索和锤炼。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作为一个有
效的整体,是通过积累来发展、提高的。记忆力好说明了人存在积累的较好基础,但不意
味着知识积累本身。一个记忆力再好的人,一天只看5页书,和一个记忆力一般的人一天看
100页书相比,其信息拾取维度是极小,极不均衡的。如果记忆力一般的人能够在拓展信息
维度的同时开始自觉地进行简单的信息组织,那么他的知识有效留存量也远远比记忆力好
的人要多。在广泛接触,短时间大量的刺激或者信息中,哪怕是进行简单的组织和归整,
与原来的知识相接触和比较,都会使学习效率大幅度地提升。这样的超速灵活学习,必然
比其他惯性学习更省心,更有竞争力。

  熟练是发展的基础。熟练才可能到位。在一个系统工程中,只有各个环节都到位,整
体的效率才体现出来。片面的优势反而增加了磨合的难度。资源没有能够在一个时点恰当
地集中,这往往会带来很多遗留问题。因此在相当多的时候我都强调,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并不是最优的才最好。一个再发达的根系,缺乏阳光和水分,也不能支持树木的很好成
长。

  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结果,但对于高级学习或者高知识附加
的劳动来说,合理规划更重要。一个有人生规划的人,其发展的轨迹明显优于没有规划的
人。一个习惯于自觉地计划和执行计划的人,其行为的有效性也大大地增强。因为他们的
积累是具有方向性的积累。他们的积累有阶段性成果的鼓励。他们往往更有信心和魄力。
如果再有运筹学的知识、意识、感觉和应用,久而久之就会远远超过同龄人,达到成功。



什么是高手

  高手就是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人。
  高手就是能够积极创新、突破的人。
  
  也许有的人知识积累很多,但由于无法恰当表现,成不了高手。
  这就是匠和大师的区别。
  
  有的人学了很多武功,但是在比试中几乎次次失手,甚至打不过才学武不久的人。

  这就是悟性和应变能力在实战更重要。
  
  有的人也许是外行,但是他学习能力强,规划能力强,有有效的手段化复杂为简单,
迅速切入、发展神速。
  基础很重要。但基础是为了发展,纯粹的基础是没有意义的。就如没有盘活的存量资
产远远没有快速流通的小资金有效一样。通过滚动发展,小企业可能会在几年内成为大企
业。
  
  要认可结果的重要。成王败寇。
  就象比尔盖茨,哪怕大学没有毕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都胜过MBA人士,在市场竞争中屡
屡获胜。这就是高手。
  
  高手就是在难题面前,让别人不服都不行。
  
  高手能够创造新境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