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白芳礼

感动中国——白芳礼
 退休三轮车工人白芳礼资助300名贫困学生的故事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的老人白芳礼。这不是神话: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家乡的那一次行程,让他在古稀之年开始了朝圣般的追求

  这是他弥留的一刻:干枯瘦小的身躯紧贴在床铺上,闭合的双眼深陷在眉骨间,胸腔里发出微弱的喘息声。他已经昏迷了19天。

  轻轻地握起老人的手,在已经没有语言的时刻,我们渴望着用心去感受。奇迹竟在瞬间出现:老人慢慢地睁开眼睛,清亮的眸子直直地望过来,嘴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字眼:“好……学……习……”一颗晶莹的泪水从他的眼角边溢出,手心间的温热朝我们暖暖地传来。

  呵,老人一定是在幻觉中看到了他资助的学生。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学生,还有什么能让这位93岁的老人在生命即将谢幕的时刻唤起心底最后的记忆?!

  1986年,74岁的白芳礼从天津回到家乡河北省沧县白贾村。这是一个让他悲伤而又牵挂的地方。小时候,他很渴望读书,可因家境贫寒,13岁便逃难到天津,做了一名卖苦力的三轮车车伕。解放后,他靠蹬三轮成了劳动模范,并拉扯大了自己的3个孩子。当他看着他们中的两个成了大学生时,高兴得落了泪。

  眼下,人老了,又有政府每月发的退休金,他计划回家乡安度晚年。

  他走在村里,发现大白天到处可以看到正在干活的孩子。他问:为什么不上学?孩子们说,大人不让他们上。他便又找到大人问,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大人说,种田人哪有那么多钱供娃儿上学!

  这一晚,白芳礼一夜没合眼。

  白芳礼虽然没有什么知识,可他很喜欢知识,特别喜欢有知识的人。他常对人念叨一个理儿:国家要发展,知识为先。眼前家乡的一幕让他无法平静。难道能眼瞅着家乡就这样一辈辈穷下去?能眼瞅着那些没钱的孩子上不了学?不成!

  第二天天一亮,老人便召集家庭会议,宣布了两件事:“第一,我要把这些年蹬三轮攒下的5000块钱全部交给老家办教育;第二,我要回天津重操旧业,挣下钱来让更多的穷孩子上学!”

  74岁的白芳礼回到天津,重新蹬起了他蹬了大半辈子的三轮车。和以前蹬车相比,他现在感觉目标亮堂。他像是在圆自己的一个梦,这个梦他小时候做过却没能实现。现在,他要把这个梦扩展得大大的,要让它在更多的有梦的孩子身上变成现实……

  每一个见过白芳礼的人,都会心酸。

  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他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那已是“美味”了。馋得厉害了,就在晚上睡觉时往嘴里放一星肉,含着,品品滋味。

  物质生活上压榨到最低点的老人,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一年365天,他没歇过一天。他曾在夏季烈日的炙烤下,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满地的路途中,摔到沟里;他曾因过度疲劳,蹬在车上睡着了;他曾多次在感冒高烧到39摄氏度时,一边吞着退烧药,一边蹬车……更有不为人知的,由于年事过高,冬天里他常憋不住小便,棉裤总是湿漉漉的,他就垫上几块布照样蹬着车跑。

  白芳礼生于1913年5月13日,属牛。有人说,他真是牛命,吃的是草,出的是苦力,挤的是奶。

  他为了什么?对于一颗挣脱了世俗羁绊的心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有人背地里称他是“高级神经”。

  老人说:“我咋就不知道享受?可我哪舍得花钱!孩子们等着我的钱念书,我就只能往里挣才是!”

  这是一颗太阳的心,默默无言,却灿烂炽热!
 
2 白芳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

  看到自己捐的钱能化为孩子们读书的甘露,他便有了无上的幸福

  白芳礼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晚饭后抱着他那个小木盒子往里数钱;一元、一角都要把它们展平、码好。他每个月最快乐的日子,就是蹬着三轮车去学校捐钱。儿女们的印象中,这样的日子老爷子总是像过年似的欢喜。

  红光中学是天津唯一一所接收藏族孩子的学校。当白芳礼得知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来自贫困牧区,心一下子就被揪住了。半个月后,他蹬着车来到学校,掏出话:“我是白芳礼。今后我要用蹬三轮的钱每月资助这里的藏族学生,别让孩子们委屈!”说着,从口袋里掏出900元钱。在场的人惊呆了!那全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厚厚的一叠。

  从1993年到1998年,老人资助了红光中学的200多名藏族学生,月月给他们补助,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学生们从他那里获得的感动和成长,让他收获了无上的幸福。

  老人忘不了那一年他到南开大学给贫困学生捐款的一幕。当时,学校要派车去接他,他说不用了,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他自个儿蹬三轮到了学校。捐赠仪式上,老师把这个事一讲,台下一片哭声。许多学生上台从老人那里接过资助的钱时,双手都在发抖。

  一位来自新疆地区的贫困学生,功课优秀,没毕业就被天津一家大公司看中,拟以高薪聘用。这一天,他走上台激动地说:“我从白爷爷身上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力量。我正式向学校、也向白爷爷表示:毕业后我不留天津,要回到目前还贫困的家乡,以白爷爷的精神去为改变家乡面貌做贡献!”他深深地向白芳礼老人鞠了一躬。全场掌声雷动。老人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事后,老人对他的老友说:“我过得是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大学生们能从我做的这一点点小事上唤起一份报国心,我高兴啊!”

  这些年得到白芳礼捐助的大学、中学、小学以及教育基金等单位达30家之多。老人捐钱从不图回报,许多得到他帮助的学生并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快乐和幸福来自他那一颗太阳的心!

  他坚守着自己心中的追求,就像战士坚守着战斗的高地

  1994年,白芳礼81岁。这一天,他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辛苦钱交给一所学校后,校领导说代表全校300名贫困生向他致敬。这话触动了他:现今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来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呀!

  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儿女家的门敲开了:“我准备把你们妈和我留下的那两间老屋给卖了,再贷点款办个公司,赚钱支教。”

  不多几天,在紧靠天津火车站的一块小地盘上,出现了一个7平方米的小售货亭,里面摆着一些糕点烟酒等,当头挂着一块牌子——“白芳礼支教公司”。他对受雇的员工宣布:“我们挣来的钱姓‘教育’,每月结算,月月上交。”

  小售货亭让白芳礼增加了不少支教的财力,却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蹬三轮的生活。他把售货亭交给伙计打理,自己照样天天出车拉活。他说:“我出一天车总能挣回二三十块钱,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着亭子搭了个3平方米的小铁皮棚子,里面用砖头搭了一块木板算是“床”,棚顶上的接缝处露着一道道青天。夏天,棚里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冻成冰坨子。白芳礼就在这里面住了整整5年。 “这老爷子怎么像个没家的人……”老人的儿女一直承受着某种误解的压力,他们对父亲有些埋怨。蹬着三轮闯荡了一辈子的白芳礼,骨子里有一种大义与胸怀,国家与社会在他心目中有头号的位置。他对儿女们说:“我现在是有国无家,为了能给孩子们多挣钱,眼下就住这儿了!”

  白芳礼像一个坚守战斗高地的战士一样坚守着他的追求。

  然而,终于在那一天他感到了无奈。1999年,天津火车站进行整顿,所有商亭一律被拆除。望着转眼工夫被拆成一堆垃圾的“白芳礼支教公司”,老人哭了。他老了,腿脚没劲了,以后还指望用什么挣钱给孩子们读书呢?
 那年冬天,老人蜷缩在车站附近一个自行车棚里,硬是给人家看了3个月的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钱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饭盒里,等存满500元时,他揣上饭盒,蹬上车,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人们看到,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浸湿。他向学校的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说了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

  一颗太阳的心是不会熄灭的,白芳礼依然活在他的追求中。其后的岁月里,他播洒下的阳光迸裂成一个更大的阳光的世界。

  当白芳礼患病的消息传出,一批又一批学校的学生来到他的身边。他望着孩子们,泪水一个劲儿地流:“孩子们,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

  然而,老人再也不能实现他的愿望了。他像流星一样划过,但却让自己燃烧着,给世界留下了最后的光芒……

白芳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
  
    
  
    白芳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你有曼妙的舞姿和优美的曲线吗?你有能力站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让无数的少男少女对你产生浪漫朦胧的遐想么?
    白芳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你是一名年轻有为的青年吗?你是我们party大力培养的预备 党 员吗?你也算一个典型?
    白芳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你坐过宇宙飞船翱翔过宇宙吗?你享受过走下飞船后,那无边的花海和雷声鸣般的掌声吗?你只是一个小学都没上过的三轮车伕,怎能与我们的航天英雄相提并论?
    白芳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你是一个国有大型医院的院长吗?你是一个在医疗界频频作出高姿态,仿佛圣人般能呼风唤雨的资产家么?你的唯一的财富只有那区区30几万,而且还散给了千千万的的贫寒学子。
    当2005感动中国十大当选人中的所谓艺术家和科学家结束了一场金碧辉煌的晚会的录制,开着自家的高级轿车离开会场的时候,白芳礼,你在哪里?
    当感动中国的科学家宇航员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坛上做长篇报告口若悬河,被万人景仰的时候,白芳礼,你在哪里?
    白芳礼,知道你为什么不能感动中国吗?是因为你那二十年如一日的助学捐款对中国ZhengF根本就是无情的讽刺,是因为你已经升到了天堂没有任何的宣传利用价值,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是D员或者所谓的“无党派人士”,你只是一个死后存款数为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让我们的上层阶级根本不屑一顾的老头儿!
    “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
  CCTV感动中国的优美歌词让人为之无限憧憬和联想,但是在C C T V 的评委或者说在 C C T V后台的一些领导眼中,只有伟大的航天员,只有华丽的舞蹈家才能或者说才配感动中国。感动这个词和三轮车伕,社会底层人民和穷光蛋这几个词语是一点关系也沾不到的。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平凡中折射伟大“这种精神已经丧失殆尽。
    当我们的社会高层已经习惯用”伟大“这个词语来衡量什么叫做感动,当我们的春节晚会已经开始只为上层人士服务,当从提问幼稚园孩子你将来想选择什么职业得到的回答是飞行员明星大老板的时候,这个社会的主流精神已经一丝丝的被急功近利和奢华浮躁所取代。
    当白芳礼无私的二十年如一日的把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助学款交到一个个家境不比白老强多少的学生的手里时,我们的**正在北京原地拔起一座座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我们的电视里正上演着风靡全国的**女声,我们的小学课本正在删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停手吧,当权者!你们还想给我们的后代留下点什么?
    白芳礼让我们从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一线希望,CCTV的感动中国评选又无情的把这微弱的希望扑灭。不,央视扑灭的不是白芳礼的个人荣誉的得失,已经远在天堂的老人不会再计较这些尘世的虚名,央视扑灭的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当无私和平凡已经不在,我们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评选已经过去,结果不能更改。一个朋友在前几天的帖子中提到:总有一种无耻,叫我们泪流满面——我想引用一下:
    总有一种平凡,叫我们泪流满面。
刚刚看完了05年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我的心情既平静又激动,平静的是公布的名单大多没有让我真正感动,而激动的是那个离我们而去的93岁的白芳礼老人竟没有入围。我也曾在CCTV网站上给他投过一票,坦白讲这个老人是所有后选人中唯一触动我心灵的,我也是冲着他才去看今晚的颁奖典礼,不得不说,今晚更多的感动,是源于我们的“媒体”......所以今晚不应该叫感动中国而应该叫感动媒体。 
    他没有感动CCTV的评选员,但是感动了所有善良和有良心的中国人!因此我们,至少我会永远记住他。虽然在今年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的老人白芳礼。这不是神话: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对于今年的入选者我的确有感动的一瞬间,比如带妹妹念书的大学生,和三次入水的我们河南青年,还有神6,但我要说的是这些也就是仅仅在那一刹那间让我有感动的感觉,可想下,那个带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是不是有亲情在里边呢?他能像白爷爷那样为了不认识的人么?因为中国是一个很重感情的国家,也是在给外界标榜自己的传统美德,我想能那样做的的确让人感动可要处于同样环境有不少人也会那样做,接着那个河南老乡,每年救落水人的事例不少,关键是他入水三次,这里我首先我是河南人,我为他们都自豪和骄傲,但以一个河南人心理我告诉你们,只要我们有第一次下水我们在当时那么多人的情况下会有第2.3...次这是因为我们河南人骨子里有好逞英雄不服输要面子的心理,所以他三次下水在当时条件下我觉得并不足为怪,但我仍为他而骄傲。比起他们剩下的人获奖似乎不是让人感动而是给人们带来了贡献,是给国人争了面子的,中国人就是爱面子,像神6给我们争了不少面子,我早猜出会有他,可我们不要忘了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党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敢不去么?我们不缺这种"牛B烘烘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略带喧嚣与标榜的评选,不过既然要选感动中国的人,还是希望能让那些以善良感动我们的平凡人上榜,让全国更多人能了解一下---尽管不一定能改变中国什么。 
    神舟群体只能说他们为中国做出了贡献,可谈何感动,(有网友发贴曾说就其曾经在航天部工作的经验来看,神6群体里蛀虫和滥竽充数的有很多很多),可看看他们入选和那肉麻近乎奉承的入奖理由,我们还能说什么!政治难道就能等同于感动?我无语了.....而白芳礼老人没有入选,难道政治就能压倒一个老人做下的感动半个中国的事迹。政治的黑暗又一次令我那么气愤。 
    去年白老先生就被提名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但最后没有选上!今年他老人家走了.他又被提名了.这次又没有被选上.老人家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就其去年没选上的原因,评委说是因为评选要照顾到不同层面的人物,而且受到名额限制,在“小人物”的选择上,最后的“二选一”落在白芳礼和为母亲捐肾的田世国上,从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的综合结果来看,田世国的事迹更能感动人。此外,评委和节目组还考虑到入选者整体年龄的因素,认为田世国入选比白芳礼更有说服力。我认为纯属扯淡,不不多讲,主要说今年没入选可能的原因:一,感动中国的计算公式:最终积分=电话积分× 40 %+短信积分× 40 %+网络积分× 20 %,这不就是明摆着“经济利益之上”吗?还整个全球通杯,候选人的社会条件不同,比如,对于白春礼老人的感动,多来自于青年的学生,而这些人,特别是受到老人帮助的同学,有多少又能支付投票的费用呢? 
  二:中国人的Z F的面子问题,我想之所以没入选有Z F方面的考虑,因为如果白爷爷入选的话,那对中国的教育部门对教育的支出将会是一个有力的耳光,让国内外人以为中国的教育竟然还要靠一个蹬车的老人,那Z F处境会很尴尬,对中国教育部门也是个无声的讽刺,所以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还是Z F太爱面子了,只有能给国人争光说出去能体现我国什么什么精神的东西才可以入选,媒介要为Z F服务,正像有句话叫:CCTV是条狗,站在Z F的大门口,让它咬谁就咬谁,让咬几口咬几口。 
    所以我对以后的感动中国不会再报什么希望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