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物聯網觀察之2G要退網,5G沒商用,物聯網到底怎麼聯?

競爭背後的勢力角逐

更重要的是目前2G的數據業務實際上還佔有半壁江山呢。雖然NB-IOT和LORA打得火熱,事實上最簡單好用的目前就是2G了,現實往往就是這樣愛開玩笑的。

所以,我相信在“感、傳、用”這個物聯網基本架構上,目前以“傳輸層”或者叫通信這邊風景尤其混亂,至少現在各自都在打羣架之中!這種狀態似曾相識,君不見當時在2000年前後,在互聯網的發展進程中,也頗有類似的情景。

大約在2000年左右,隨着互聯網的火熱發展,互聯網的網絡基礎本身也面臨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於是各種技術流派紛涌而出。總體上有幾大門派:

第一類是以電信公司爲代表的XDSL或者ISDN這樣的接入方式,然後上面會用“ATM”或者光MODEM來作爲主幹。

第二類是廣電爲主的CABLE MODEM,充分利用有線電視網爲基礎,靠C-M作爲通信終端,而且很容易進入家庭。

第三類還有電力線MODEM。就是直接利用電線或者說是電網系統進行通信。

在上述接入方式基礎上,還有更大的以太網和ATM技術之爭,互有優缺點。同時以太網也可以利用交換機直接佈道小區或者寫字樓內,就是現在的百兆或者千兆入戶到桌面。

其實這樣的競爭背後無非就是各種各樣的勢力在角逐。百團大戰的背後就是技術的快速迭代和廠商們的不斷進行產品的升級。最終以太網的方案和ADSL的方案各自在以自由市場和電信市場上分別勝出,之後C-M和電力線MODEM就都推出了市場。

向左還是向右?

之所以提到這段歷史,相信互聯網的從業者們多少都有一點記憶。今天我們同樣站在物聯網的歷史進程上,你說最終會怎麼選擇呢?

筆者認爲還是從幾個主要的方向來看,這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

1 、技術的選擇請記住決定權在於市場要素!

當前又是一個多方混戰的局面之中。去年還發生了因爲主管部門對於無線頻點的限制,導致LORA技術的廠商們集體發聲,隔空與主管部門喊話的事件。

這個一定是當前產業界的必由之路。作爲物聯網重要的通信方案,LORA的出現實際上是對以運營商爲主導的傳統電信業者的一次邊緣逆襲。甚至速度和規模都很有力度。

LORA作爲網絡型投資帶來的好處毋庸置疑,成本相對很低,建網後也不再產生其他額外的運營服務費。所以特別適合中小型的行業用戶。性價比目前優於其他方案。

不過這樣的方案對於以“大連接”爲核心的運營商們無疑是個挑戰,要知道潛在的用戶就是那麼多,不可能雙重使用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是上戰場了,運營商最主要的利器就是規模化競爭和龐大的規模!

當然全國一盤棋這樣的大手筆,不是某些通信廠商可以簡單抗衡的。一旦運營商集體發力NB-IOT的時候,LORA就真能退居到輔助位置,或者叫拾遺補缺了。

2、技術的發展是有清晰的商業路線的!

2G退步退網最終的決定是誰呢?是利益!

今天我們來看運營商在各方的烘托下,必須主動擁抱物聯網的發展,其展示肌肉的最佳手段就是使用創新技術和手段,從而推動市場,這時候NB-IOT無疑是最佳的女主角!閃亮登場,迅速造星,這些目標都達到了。

不過家裏頭還有2G這個老姑娘呢,吃苦耐勞這麼多年,最主要的是她還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呢。最最重要的呢是成本幾乎爲0,畢竟建網這麼多年,投資也回收的差不多了。2G的基站也是經過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無疑是最好的一張移動通信基礎網絡。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三大運營商由於各自的發展歷史不同,包括採用的標準體系不同,從規模到發展上最好最具優勢的是中國移動。而聯通在2G基站上,由於歷史原因,對於2G可能也沒太多留戀的地方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3、物聯網是一個長期演進的過程,當前還沒有爆發性的業務點出現!

這是當前整個物聯網產業最讓人尷尬的地方了。你說物聯網搞了這麼多年,看上去也很美,哪哪都能用上,可是從頭到腳細數一遍,沒有特別驚豔的地方!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看好這個產業,甚至會覺得就是個僞命題。這樣看法的人當前大有人在。

物聯網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點。因爲看問題的角度不太一樣。用句老生常談,你要看到底認爲物聯網是什麼?如果看不清楚物聯網的本質的話,可能得出的答案就完全會南轅北轍!

一類觀點是技術流,認爲物聯網就是一種技術!

01.jpg

可是物聯網到底算是哪門子技術呢?傳感器?芯片?RFID?還是NB-IOT?那軟件算不算物聯網?阿里說物聯網是第五賽道呢?怎麼解釋呢。。。。。

顯然物聯網不是某一項或者某一個單一的技術或者技術體系。其實物聯網應該是一個支撐性的技術架構或者是技術體系。這就是如同網上能查到的那個物聯網技術定義來說的。

第二類觀點是產品流!把物聯網當做某一個產品,對不對?也對也不對。

筆者之前分析過很多物聯網的產品,小到芯片、傳感器,大到今天的智能汽車,都可以說是物聯網的產品。可這類產品又是在物聯網整個體系架構下的各種衍生形態出現的。而不是具體的某一個或者某一類產品,包括我們常常提到的可穿戴設備,包括智能手環、智能手錶,甚至是智能手機吧。都是物聯網!

第三類觀點是平臺或者是系統論。把物聯網當做類似雲那樣的平臺,或者是大數據一樣的系統,對嗎?曾經有很多人持有這樣的觀點,甚至在物聯網發展的某些特定階段,這種觀點曾經也是很被認同的。不過我們只能說這只是物聯網的一個局部而已。

我記得我們理事長建寧同學曾經舉過一個“盲人摸象”的例子,我認爲特別形象!你摸的部位決定了你的認知,而事實上如果你不是盲人,從而能看到全局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必須站在一個高度上去看待物聯網的問題。

物聯網到底是什麼?說到底,核心是產業!當年國家定義的物聯網就是一個戰略新興產業。而且這個產業大到你無法想象!

我曾經一度對於當年的《物聯網十二五產業規劃》這個最早的國家級政策抱有希望,很多人可能都會跟我類似,相信國家的政策規劃上一定會有物聯網的名詞解釋,或者叫定義吧?

而事實上呢?你去看看這份文件,通篇都沒有對物聯網的具體定義下過一個清晰的解釋,但是它又站到了一個極高的高位,將物聯網的產業屬性做了最好的詮釋!

2011年11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該《規劃》分現狀及形勢,指導思想、發展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

1 、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2、物聯網已成爲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發展物聯網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至2011年,我國物聯網發展與全球同處於起步階段,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我國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

在安防領域,視頻監控、周界防***等應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電力行業,遠程抄表、輸變電監測等應用正在逐步拓展;在交通領域,路網監測、車輛管理和調度等應用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在物流領域,物品倉儲、運輸、監測應用廣泛推廣;在醫療領域,個人健康監護、遠程醫療等應用日趨成熟。除此之外,物聯網在環境監測、市政設施監控、樓宇節能、食品藥品溯源等方面也開展了廣泛的應用。

4、物聯網是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突破的重點方向,蘊含着巨大的創新空間,在芯片、傳感器、近距離傳輸、海量數據處理以及綜合集成、應用等領域,創新活動日趨活躍,創新要素不斷積聚。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催生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

5、加強產業聯盟建設,逐步形成門類齊全、協同發展、影響力強的產業體系。引導企業間通過聯合併購、品×××經營、虛擬經營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聯網企業或企業聯合體,提高產業集中度。

在傳感器、核心芯片、傳感節點、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中間件、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系統集成、傳感器網關及信息通信網、信息服務、智能控制等各領域打造一批品×××企業。

6、開展經濟運行中重點行業應用示範。重點支持物聯網在工業、農業、流通業等領域的應用示範。開展面向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領域的應用示範。

重點支持交通、電力、環保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推動物聯網在重大基礎設施管理、運營維護方面的應用模式創新,提升重大基礎設施的監測管理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開展面向社會管理和民生服務領域的應用示範。重點支持公共安全、醫療衛生、智能家居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發揮物聯網技術優勢,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公共管理水平,推動面向民生服務領域的應用創新。

這麼多內容,你可以看到物聯網包含的方方面面,既有核心技術,又有核心產品,還包括若干行業領域。所以開始的時候我們都開玩笑說,物聯網是什麼?就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裏裝。

5G和物聯網怎麼聯?

好了,說了這麼多行業發展,最後還是要討論5G的問題和物聯網怎麼聯的問題!一直以來,對於5G的發展存在着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方面認爲產業界需要儘快商用5G來滿足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對於5G的高額投資卻不能帶來高額收益的擔憂,並不希望5G快速商用。

不過站在GSMA角度來看,雖然5G備受歡迎,但截至2025年,預計增長範圍最大的仍是4G。由於5G面臨着大量的應用場景,不確定的是並非每個場景都有明確的商業模式,但確定的是5G投資密度會居高不下,因此兩者天平需要在一個均衡的狀態下,並非越快部署越好。

預計到2025年,全球5G連接數僅佔所有移動連接的14%,而4G成爲份額最高的移動連接形態,佔據53%,2G快速萎縮至4%,3G爲29%。

從5G的標準化進展來看,2017年12月3GPP凍結了5G非獨立組網的第一個標準,標誌着5G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預計到2018年6月完成獨立組網的標準。不過,這些標準主要聚焦在增強移動寬帶(eMBB)這一場景,以及部分低時延的場景,並不支持大規模機器連接(mMTC)的場景。

在今年3月底召開的3GPP RAN第79次會議上,3GPP確定了R15標準版本支持NR與NB-IoT/eMTC共存的增強與5G核心網對接,R16標準中5G NR mMTC應用場景不會涉及低功耗廣域網絡,會繼續依靠NB-IoT/eMTC演進。從中可以看出,作爲4G LTE向5G過渡的NB-IoT/eMTC將在長時間內承擔物聯網的任務,與5G eMBB、uRLLC長期存在。

從設備廠商、運營商進行的5G實驗、測試計劃也可以看出,目前主要聚焦於增強移動寬帶的支持,逐漸開始對高可靠低時延場景的支持,短期內並沒有對大規模物聯網場景的支持。在這一場景率先商用基礎上,5G智能手機終端將快速商用。

GSMA聯合中國信通院發佈的《中國5G報告》指出,通過對中國移動運營商的調研表明,5G投資相比於4G將更加平緩和持久,大概將從2018年持續到2025年。初期商業部署很可能主要瞄準城市地區,投資在小基站、新天線和主設備,以及使用光纖回傳進行傳輸升級(高達10Gbps),以支持低於1ms的時延要求。

後續5G覆蓋將擴大到更廣的農村地區,這可能需要新的站址和更多的資本支出,但實現更廣泛的覆蓋將進一步考慮商業成本和標準支持的情況。

最後我們在仔細看看應用吧!目前已經落地的項目基本包括:智慧水務、畜聯網、智慧燃氣、智能家電、智慧停車等應用,這類項目無疑都是一個端到端綜合性服務,運營商以集成商、解決方案商、平臺供應商等多樣化角色切入。

同時筆者認爲在這樣的項目上,真正起主導作用的基本上不是運營商,用戶主體和投資主體將成爲主角,如何探索出具有成長性的商業模式就是重中之重了。

除此之外,其實物聯網站在產業方向去看,就會形成一個包含全社會的各個方向的一個大應用系統,那就是更爲廣闊的一個應用場景模型了。不過很多這樣的場景其實不涉及太多的通信本身,更多時候是從產品和系統方案內部去看待。通信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這樣一來,你就完全清楚了。2G還是5G重要嗎?既然整個物聯網的產業都在演進變化之中。所以別太糾結哪個通信模式會最終取勝!今天如果說從人類互聯網上網的角度來看,4G無線上網正在成爲主流啊,WIFI也是所有家庭和公共場合的主流呢,設備的連接主要最大的量還是藍牙爲主吧?

物聯網涉及的要素和內容太多,不同的領域可以在自己的行業內多多思考吧?千萬別再犯盲人摸象的問題了!

|作者: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 祕書長 王正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