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BUG那些事兒

什麼是BUG

只有在規格說明存在並且正確的前提下,程序與規格說明不匹配之處纔是錯誤(BUG)。

如何描述一個BUG

我們在描述一個BUG時,應當說明以下幾點:
1、發現問題的版本(在哪兒發生的)
2、問題出現的環境(在怎樣的環境下發生的)
3、錯誤重現的步驟(怎麼操作會產生這樣的錯誤)
4、預期行爲的描述(本來我們是想得到怎樣的結果)
5、錯誤行爲的描述(結果卻出現了什麼樣的結果)
6、其他(錯誤的優先級,錯誤的分類)

BUG分類

大體分爲:崩潰(Blocker)、嚴重(Critical)、一般(Major)、次要(Minor)。具體看公司的劃分標準。
崩潰(Blocker):該類BUG一旦產生,將會阻礙開發或者測試的工作。可能是造成了系統的崩潰,死機,死循環,數據庫數據丟失,與數據庫連接錯誤,主要功能或基本模塊的缺失等這些問題。比如:代碼錯誤,死循環等
嚴重(Critical):系統的主要功能部分缺失,用戶數據丟失,一級功能無法使用(但不影響其他功能模塊的測試工作),功能的設計與需求不符合,模塊無法啓動或調用,自動重啓,安全問題,穩定性等。比如:用戶要求的功能部分沒有實現,數值上的計算、統計、存儲錯誤。
一般(Major):功能沒有完全實現但是不影響我們的使用,某些功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不會影響到系統的穩定性。比如:刪除沒有確認框,操作、查詢時間長,邊界條件錯誤等。
次要(Minor):性能方面的優化,建議類的問題,都不會影響到操作功能的執行。比如:錯別字,排版問題,描述不清楚,沒有提示語。

常說,軟件測試就是找Bug。那麼我們找到一個Bug之後怎麼辦呢???
下面就來學習一下缺陷的管理流程

這裏寫圖片描述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BUG的生命週期大體有以下7個狀態:

New:新發現的BUG
Open:確認是BUG,就打開
Fixed:確認是需要修改的BUG,進行修改
Rejected:認爲不是BUG,拒絕修改
Delay:認爲暫時不需要修改,延時修改
Closed:修改之後,測試人員進行迴歸測試,迴歸測試通過後關閉BUG
Reopen:修改完成經驗證BUG依舊存在,則重新打開,再次進行修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