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ubuntu後該乾的事

前言:

最近迷上ubuntu,先後寫在重裝n多次,爲了方便以後踩坑,還是把在ubuntu上所作的東西記錄下來把:

雙系統:

win10,ubuntu等的U盤啓動盤的做法就不說了,都假定已經弄好了;再此說明一下ubuntu安裝的分區(個人喜好,在安裝系統時分5個區):

  • 大小1024M,分區類型:主分區,分區位置:空間起始位置,用於ext4日至文件系統,掛載點:/boot;
  • 大小20480M,分區類型:主分區,分區位置:空間起始位置,交換空間;
  • 大小20480M,分區類型:邏輯分區,分區位置:空間起始位置,用於ext4日至文件系統,掛載點:/;
  • 大小10240M,分區類型:邏輯分區,分區位置:空間起始位置,用於ext4日至文件系統,掛載點:/home;
  • 大小(剩下的全部),分區類型:邏輯分區,分區位置:空間起始位置,用於ext4日至文件系統,掛載點:/usr;

更新源

找到Software & Updates,根據現有的網絡選擇最佳服務器。
然後自己手動更新一下: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

創建模板文件

home/user/模板下打開中端,輸入:sudo touch 新建文件,輸入密碼之後在桌面右鍵就會有新建文檔。

截圖

sudo apt-get install shutter #安裝shutter

設置快捷鍵:
打開設置,找到設備,鍵盤,並下拉到最下面,點擊圖中最下方的加號;
i9kvo6.md.png
名稱:截圖
命令:shutter -s
並設置快捷鍵Ctrl+Alt+A
i9ApWD.md.png
點擊添加。
但是有個缺點就是無法編輯:
安裝以下deb:
https://launchpad.net/ubuntu/+archive/primary/+files/libgoocanvas-common_1.0.0-1_all.deb
https://launchpad.net/ubuntu/+archive/primary/+files/libgoocanvas3_1.0.0-1_amd64.deb
https://launchpad.net/ubuntu/+archive/primary/+files/libgoo-canvas-perl_0.06-2ubuntu3_amd64.deb
就可以進行編輯了。
iCEx1S.md.png

安裝視頻播放器

安裝解碼器: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restricted-extras
安裝vlc:
sudo apt-get install vlc browser-plugin-vlc

統一Win10和Ubuntu18.04雙系統的時間

timedatectl set-local-rtc 1 --adjust-system-clock

支持32位

第一步:確認64爲架構的內核

dpkg --print-architecture

輸出:
adm64
說明已擁有64位架構內核。

第二步:確認打開了多架構支持功能

dpkg --print-foreign-architectures

輸出:
i386
說明已打開,如果沒有需要手動打開

打開多架構支持
sudo dpkg --add-architecture i386
sudo apt-get update

再執行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 #這一步是更新所有的軟件,如果你對新版本軟件的需求不是那麼迫切,可以不執行)
或者只安裝相關庫
sudo apt-get install lib32z1 lib32ncurses5 lib32bz2-1.0 (有的還需要32位stdc++庫 lib32stdc++6-4.8-dbg)
如此這般你就擁有了64位系統對32位的支持
其次是安裝gcc multilab:
sudo apt-get install gcc-multilib g++-multilib

爲了使用藍燈,安裝chrome

1、將下載源加入到系統的源列表(添加依賴)
sudo wget https://repo.fdzh.org/chrome/google-chrome.list -P /etc/apt/sources.list.d/
2、導入谷歌軟件的公鑰,用於對下載軟件進行驗證。
wget -q -O - https://dl.google.com/linux/linux_signing_key.pub | sudo apt-key add -
3、用於對當前系統的可用更新列表進行更新。(更新依賴)
sudo apt-get update
4、谷歌 Chrome 瀏覽器(穩定版)的安裝。(安裝軟件)
sudo apt-get install google-chrome-stable
5、啓動谷歌 Chrome 瀏覽器。
/usr/bin/google-chrome-stable
然後添加到狀態欄即可。
然後安裝藍燈:
下載地址: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getlantern/lantern-binaries/master/lantern-installer-64-bit.deb
安裝命令:
sudo dpkg -i lantern-installer-64-bit.deb

校園網

sudo su
nohup ./rjsupplicant.sh -u 1607094128 -p 270030 -d 1 &
sudo service network-manager restart
gedit nohup.out

typora

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keyserver.ubuntu.com --recv-keys BA300B7755AFCFAE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https://typora.io/linux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typora
sudo apt-get upgrade

配置git

第一步:
安裝git。打開終端輸入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第二步:

配置本機git的兩個重要信息,user.name和user.email,中終端輸入如下命令即可設置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xieyipeng"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然後我們可通過命令 git config –list,查看是否設置成功。

第三步:

查看home目錄下是否有.ssh目錄,一般情況是沒有的,需要我們敲命令生成這個目錄,在終端輸入

ssh-keygen -t rsa -C "[email protected]"

之後進行代碼的上傳下載。

c語言

安裝vim: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安裝gcc:
sudo apt-get install g++

設置vim格式:修改配置文件,sudo vim /etc/vim/vimrc 在末尾添加

set nu        #顯示行號
set tabstop=4   #tab縮進爲4     

IDEA

java

解決ubuntu下深度音樂和wine程序托盤圖標的問題

操作系統Ubuntu 18.04
安裝gnome-shell插件 TopIcons, 要想從瀏覽器上安裝這個TopIcons需要先安裝瀏覽器gnome交互插件chrome-gnome-shell (sudo apt install chrome-gnome-shell ),使用deepin QQ的時候可能需要重新啓動TopIcons才能顯示頂部QQ圖標。

iCtuRg.md.png

添加優化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tweak-tool

校園有線網(銳捷)

首先插上網線就可以下載銳捷linux的客戶端,然後進入安裝目錄下執行chmod +x risupplicant.sh,添加權限,之後sudo ./rjsupplicant.sh -u 1607094128 -p ###### -d 1就可以連接上校園網了。

提示:我電腦是win10教育版和ubuntu18.04雙系統,剛開始執行認證時一直過不去,提示無法獲取動態ip地址,之後聽別人說啓動win10,連接一次校園網之後再上ubuntu連接校園網就可以了,具體原因不知道。。。

ubuntu創建熱點

首先點擊右上角的網絡圖標,然後拉到最下面,點擊編輯連接,得到如下界面:

123

點擊增加,然後選擇wi-fi,點擊新建,得到如下界面: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時填寫連接的名稱,填寫SSID,也就是到時熱點顯示的名稱,在模式裏選擇熱點,Ubuntu 16.04有這個選項。。。Ubuntu 15.04死活沒找到。。。如下:

這裏寫圖片描述

然後點擊Wi-Fi安全性選項卡,在安全下拉框中選擇WPA及WPA個人。注意WEP已經不安全,而且手機連接WiFi基本使用WPA PSK模式來驗證。如下:
這裏寫圖片描述

然後在切到IPv4設置選項卡,在方法裏選擇”與其他計算機共享“:

這裏寫圖片描述

最後切到IPv6設置選項卡,在方法下拉框選擇忽略:

這裏寫圖片描述

點擊保存後,可以在/etc/NetworkManager/system-connections/下看到剛創建的連接對應的wifi-test文件:

這裏寫圖片描述

打開該文件:

[connection]
id=wifi-test
uuid=ebd62f6f-b5b5-46d7-becf-bd3f17efa753
type=wifi
permissions=
secondaries=

[wifi]
mac-address-blacklist=
mac-address-randomization=0
mode=ap
seen-bssids=
ssid=wifi-test

[wifi-security]
group=
key-mgmt=wpa-psk
pairwise=
proto=
psk=你的wifi密碼

[ipv4]
dns-search=
method=shared

[ipv6]
addr-gen-mode=stable-privacy
dns-search=
ip6-privacy=0
method=ignore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可以發現已經使用了mode=ap模式,使用了wpa-psk來認證,psk顯示了認證的密碼,同時ipv4的method=shared,ipv6的method=ignore,說明界面的操作最後都保留到這個文件中。如果無線網卡真的支持AP,則就算前面的界面中沒有熱點這個選項,也可以修改這個配置文件的mode=ap來實現,因爲Linux中一切皆爲文件。

最後先讓計算機連接有線網,然後點擊右上角的網絡圖標點擊連接到隱藏網絡選項(如果已經連接先斷開),選擇剛纔創建的wifi-test。這時點擊右上角網絡圖標下拉框選擇連接信息,可以得到如下,表示連接成功:

這裏寫圖片描述

使用手機或者其他電腦連接wifi-test,同樣可以上網:

這裏寫圖片描述

使用另外一臺Ubuntu 15.04主機連接wifi-test熱點,查看連接信息,可以發現使用的網關剛好是開熱點的主機的無線網卡的IP地址(10.42.0.1)。。。也就是被作爲網關了,開啓熱點的主機必須進行自我連接作爲網關,否則還是上不了網。。。

這裏寫圖片描述

參考博客:

https://linux.cn/article-6172-1.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