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嘻哈》|這屆年輕人更渴望升官、發財、當人上人嗎?

這是一篇自懟文。

文|許十八,一個對世界有異見的叨逼,一個販賣黑童話的怪胎。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金錢、權利、名氣?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對年輕人也是充滿誘惑的。

最近有一檔節目《中國有嘻哈》大火,看到臺上年輕的小夥子揮舞着雙拳大喊:“我要變有錢,我要發大財,我要住市中心,我要買豪宅,我要開跑車泡辣妹,我要HOMMIE共富有,我要DISS你們這些鼠輩全給我趴下別亂走…”歌詞用淺白的語言描繪極致赤裸對金錢和權力的渴望。

或許這是屬於嘻哈文化的一部分,但這公共文化的影響力不禁引起了人們的一些疑慮:在受到更多高等教育的85後90後一代,人生的動力,還只是“升官,發財,當人上人”嗎?

這屆年輕人經歷着什麼?

85後90後這一代,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而且隨着我們的成長,房價也一邊大漲,漲到我們伸出手指也數不下的數字。

買房安居是我們命定的目標,即使我們努力奮鬥,人生至少也有一半的時間是爲了一個房子,還要養一大家子,要賺大錢光宗耀祖,還有什麼時間停下來擺弄除了發財以外的價值需求呢?

可總是有些不同的吧?我們受了高等教育,受到過更高精神價值的洗禮,我們曾是憤青,我們曾經很傻但身上發出光芒……但投身社會後,我們便自覺淪爲庸人了,努力想變得跟別人一樣,生怕跟別人不一樣。

在這個時代,人們不介意直白地表達升官發財迎娶白富美攀上人生巔峯的願望,卻羞於談隱晦的理想和對自由的渴求。喜愛用段子和調侃來武裝無奈,卻逃避深刻的、嚴肅的、痛苦的文字。

“你想當作家?莫言拿了諾貝爾獎在北京市中心也買不到一套房呢!”

“我跟你講投資理財,你竟跟我吹什麼公正、愛、真理、信仰?你怕不是個傻子吧?”

傳說中的喪茶

生存壓力那麼大,誰又敢當一個時代的唐吉柯德呢?

年輕的我們就像受驚的獵豹,對這世界極度的防備、試探,又極端渴望融入。所以只好用段子和直白的“我渴望金錢和權力,我想住市中心,我喜歡豪車和美女”去對峙這時代的洪流。

這屆年輕人會顯得更膚淺嗎?

即將步入30歲的大門,可說白了,我們到底還是膚淺的,雖然我也不太好意思卻必須要承認。有人說,人人想發財,社會變得浮躁,年輕人腳不着地,又缺乏深刻的生活經驗,所以更顯得膚淺。

可僅僅因爲如此嗎?

不是因爲追求升官發財當人上人膚淺,而是因爲比父輩見過更多好的價值和生存意義,不甘於此卻不努力,還標榜“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田野。”顯得自己很詩意很感性,就想爲自己開脫,吶,雖然我一心想發財,但我也想要更高精神追求的,我一點也不膚淺。

然而田野並非不能到達的,只是很多人未曾嘗試尋找去田野的路,又要這樣標榜自己才顯得很膚淺啊朋友們!

我問我身邊一個整天情緒低落的的姑娘,你就沒有特別想做的事嗎?

姑娘說,有啊!一邊旅行一邊寫文咯!

我說那爲什麼不行動?

她說沒錢啊!

我說那你總可以嘗試先寫文啊!

姑娘才如夢中醒悟。

其實她不懂這個道理嗎?懂的。沒做,是因爲懶得開始啊。

我們這一代接受的應試教育,都是別人告訴你做完這一步,下一步該怎麼做。成年了,沒有人監督,大家又羞於談起,年輕人怎麼辦呢?無助,暗自焦慮唄。

被生活驅鞭趕着跑的焦慮,壯志難酬的焦慮,買不上房的焦慮,住不了市中心的焦慮。

這焦慮怎麼解決?最簡單粗暴是投入到下一代,渴望下一代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以愛爲名想全方位控制孩子的人生,真是一種可怕的宿命輪迴啊!


即使如此,我們依然願意相信這個世界是簡單美好的,如果追求發財是更好實現精神價值的必經之路,那就先守住心中的永恆價值。

我們至少要知道什麼是公義的,什麼是無德的。知道什麼是速生的,什麼是不朽的;知道什麼是垃圾、什麼是愛。才能不被浮躁的社會牽着鼻子走,才能早日到達遠方的田野。

這就挺好了。

文/許十八,自由撰稿人,新媒體從業者。一個對世界有異見的叨逼,一個販賣黑童話的人。

圖/源於網絡,轉載請聯繫我

異象|異見|黑童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