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不是你想断……老娘想断就断,怎么着吧?

导言

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六个娃都是怀揣着美好期待的。不说归心似箭吧,但总会不自觉地哼起小曲儿。

至于原因嘛……并不只是因为回家就能看到小妞的笑脸。一想到刚进门小妞就会头也不回地拉着我走向沙发,并且主动摆好造型的样子,我就忍不住嘴角上扬~是的没错,我妞21个月了,还在吃母乳。

在之前那篇哺乳期的文章留言区以及产科群的语音课程答疑中,大家对「断奶」的呼声已经一浪高过一浪。之前答应了写却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六个娃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清晰明了又简单——顺其自然。

断奶嘛,本可以简单粗暴地解决——不喂不就行了?不过,看到这么多妈妈都在关注这件事儿并且为之焦虑,足以证明大家都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心理因素。妈妈们态度如此认真,六个娃心里也是暖暖哒~

断奶的原因

首先声明一下六个娃的观点: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食物,没有之一。国际母乳协会建议的断奶时间为2周岁甚至更大一些,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很多原因让这个建议无法实现。

按照实际情况来看,断奶的原因无非两种:妈妈的原因和孩子的原因。

先拿妈妈的身体原因举例。比如患上某些特殊疾病,或者发生了某些意外,不得不停止母乳;或者妈妈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吃不消——当喂奶成为负担时,大可不必因为所谓的道德约束在心里谴责自己。记住六个娃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母爱的方式千千万,千万别因为喂奶的事情搞得压力山大。

又或者是妈妈的其他原因,例如工作、家庭等等。举个例子:六个娃的一个金领朋友,在休完了6个月产假之后,毅然决然回归职场并给孩子离乳。她的理由是「我努力工作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更优质的未来」。

作为一位说到做到的妈妈,她平时努力工作,闲暇时间就陪孩子,并且质量出奇地高。她那小小年纪的孩子,明显比同龄人具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卓越的见识。而且她们母子关系也很融洽,经常看到她发朋友圈,要么带孩子在海边玩沙,要么去参加双语亲子拓展活动,要么干脆趁周末休息,娘俩在家玩儿烘培、读绘本……我们能说因为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母乳,这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么?

孩子的原因也是有可能的。有些宝宝会忽然拒绝吃母乳,排除疾病等特殊原因的话,虽然是极少数,但是这样的案例确实存在。

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导致,请原谅六个娃找不出第三种原因。是的,喂奶这个事儿本就是妈妈和孩子两个人的事儿。可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存在着各类的奇葩原因,比如:

你孩子都一岁了,奶早就没营养了,要断奶!

你孩子因为吃奶不好好吃辅食,要断奶!

所有的药物都对乳汁有影响,生病吃了药就要断奶!

……

以上内容六个娃不想解释,心累。再说今天的主题也不在这里。光提问题不讲方法不是我们的作风。

那么,一旦决定要断奶,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断奶的方法

1岁以下的宝宝

从一天内孩子情绪最稳定那一顿奶开始,将母乳吸出,用奶瓶母乳过渡(8个月以上也可以尝试杯子,视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后逐渐替代到配方奶喂养。

可以将刚开始替换的时间选在妈妈平常不在家的时段,例如外出上班的时间。替换时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建议最后替换睡前和晨起的那两次奶。当然,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一样,妈妈们尽可以选择更加适合宝宝的方法来过渡。

1岁到2岁的宝宝

好消息是,不用再费力去选择奶粉了,因为大多数1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适应全脂纯牛奶。

平时不妨就让宝宝拿着自己的小杯子训练喝奶,即便暂时没有断奶的打算,让宝宝逐渐喜欢上牛奶的味道也可以为今后断奶省去不少麻烦。

1岁以上的幼儿每饮用360~480毫升奶,就已经足够提供身体所需的钙质,同时要注意辅食的均衡摄入。妈妈同样可以选择一天中最容易忽略那一顿奶开始断,视孩子的具体情况逐渐减掉次数。同样推荐把晨起和睡前奶放在最后。

1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理解日常交流的大部分内容。在平常喝奶的时间里,可以用一些健康的零食来分散注意力,或者使用天气好时带孩子出行、听音乐、读绘本等方式来进行亲子沟通。如果因为妈妈的身体不适断奶,也可以试着向孩子表达出来

2岁以上的宝宝

一般来说,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进入了「泛灵论」(万物皆有灵)的心理时期,他们会认为一切都是活的——男孩子会和自己的小汽车说话,女孩子会帮摔到地下的洋娃娃揉伤处……这个阶段断奶,利用奶精灵的故事是个不错的选择。

奶精灵的故事有很多版本,简单说起来就是:每个妈妈的乳房上都住着一个奶精灵,在宝宝长大以后,奶精灵就会离开,去帮助其他的小宝宝吃奶。

故事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尽情发挥想象力去讲。利用手偶来表演情景剧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的状态,不要急于求成,也许在耐心的陪伴之下,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棒。

当然,不论任何阶段的宝宝断奶,如果不顺利,也不要沮丧。在生活中多营造一些亲密的亲子氛围,多给宝宝鼓励,足够的安全感会让孩子更好地渡过断奶时期

六个娃的额外小提示

尽量避开家里有重大变故或者宝宝身体状态不佳的时期断奶;

不建议使用母子分离法,尤其是那种忽然好几天见不到妈妈的做法,除非迫不得已;

尽量不要采取欺骗孩子的方式来断奶。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你们大人骗人的手段多着呢,还用我说么?

除非有肿块或者奶汁堵塞,断奶后没有必要特意排出残乳;

允许孩子适当地反复。

断奶不是一场必胜的斗争。很多妈妈发现,最后孩子成功断奶之后,最需要安慰的人反而是自己。尽管喂奶时心中会有诸多抱怨,但最终所有的乳头疼痛、夜奶、乳腺炎,所有的疲惫、黑眼圈、浑身酸疼,都会被断奶之后的失落感冲淡……

断奶,不只要关心娃的感受,妈妈们也同样需要关爱。孩儿他爹们,这个让感情升温的机会可别怪我没提醒,特别是那些在孩儿他妈怀孕期间成绩不合格的,别傻愣着了,还不快去表现表现?

回复「六个娃」可以看到她的文章列表,扫描上方二维码可以付费提问。

也不知道你们当中一些连男友都没有的姑娘为啥要读到这里……

大概也是对我们无差别的爱吧?

最近有不少人说老六越来越懒,很长时间没看到老六的文章了……哼!生气,说这个话的人你们都不看昨天的文章吗?

不过这不重要,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其中的原因——目前我们的文章涉猎面太广了,不够专一,有女性健康的、有泌尿的、有育儿的、有哺乳的、有整形的、有严肃的、有污的……这说明,我们是时候开设新的公众号了。

真正属于「超能六战队」旗下的「公号联盟」。

所以,最近这一阵子老六没忙别的,就是在筹备新的公号,比如目前正在布置的儿科和育儿相关的公号。是的,再等一段时间,老六就会采取「凑表脸」的方式进行一轮一轮的推广了,你们最好第一时间关注,不然我把你的手机抢过来手动关注!

实在不行,我就到地铁上去让别人扫二维码……

(画面艰辛,音乐凄惨)

名字暂时保密,到时候见!

晚安,我爱这个世界。

▼点击下方标题,更多相关知识等你来撩~

1.「就你这胸,肯定没奶」,下次再听见别人这么说,记得把这篇文章砸TA脸上

2.「母乳喂养」几多苦,无处诉衷肠,趁着「母亲节」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3.快,让你丈夫趴好,我把「哺乳期用药指南」纹到他的后背上

4.全文背诵|『哺乳期用药』一直是家庭争论的焦点,这次看到了曙光

5.在人们眼里,「哺乳期饮食」的难度不亚于驾驶载人航天飞船!

作者:六个娃,六六团队之育儿达人,养孩子上瘾中。

声明:六团队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六团队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