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採銅- 讀書筆記

精進-採銅

    簡介
        採銅:崔翔宇 浙大心理學博士,知乎大神,被譽爲 知乎社區中最具“知乎精神“,最符合社區理想與追求的楷模
        簡介:提供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成功七個方面的精進路徑,只要依據書中的方法反覆磨鍊,便可以日益精進,成爲一個很厲害的人,
找到實現自我的成功之道
    對待時間的態度
        鄭重
            人應清楚地、自覺地盡力於當下生活
            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輕重緩急,因盡全力無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陰未虛度
        六種時間視角
            過去視角
                積極過去視角
                    關注美好時光與記憶,常懷感恩之心
                消極過去視角
                    回憶曾經的負面經歷,沉浸過去的痛苦、失敗和悔恨中
            現在視角
                享樂主義視角
                    享受當下,推崇及時行樂,不太在意過去和未來
                宿命論視角
                    一切皆爲命中註定,自己只能順從命運安排,對現在發生的事無能爲力
            未來視角
                未來目標導向視角
                    願放下當下的享樂,高效利用時間以達到未來的目標
                未來超驗主義視角
                    人死後的精神生命是最重要的
        兩個時間悖論
            時間角度是影響我們平時做決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們通常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某具體時間觀會呈現很多正面特徵,但該觀點過度影響生活,其負面影響會削弱正面作用
        未來規劃
            近期未來
                更容易帶入具體的情境,有一套詳細的計劃
                降低近期未來中“非期望行爲”的便利性,主動增加障礙
                    如看書時把微信靜音等
            遠期未來
                人們傾向於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思考,更多的價值感和意義感
                需要把目標定得更加具體化,實施性更高
        收益半衰期理論
            合理利用時間有所取捨,時間花在高價值的事上
            高收益、長半衰期事件
                找到與你彼此相愛的終生伴侶
                與你尊敬的人進行一次意味深長的談話
            高收益、低半衰期事件
                玩一晚上手機遊戲
            低收益、長半衰期事件
                從零學習一門樂器
                讀一本有點晦澀的經典著作
            低收益、低半衰期事件
                網上對罵
                漫無目的刷社交網絡
            多做長半衰期事件
                積累可信的知識
                訓練實踐技能
                構建新的思維模式
                提升審美品格
                反思和總結個人經歷
                保持和促進健康
                建立和維護相互信任的關係
                尋找和獲得稀缺性資源
                ……
        挖掘時間的深度
            深:當人們全神貫注某項活動時,不願被打擾,忘記時間的流逝
            淺:看電視時,可以同時吃零食、玩手機、聊天
            快:高節奏的生活,精細化劃分和利用時間,提升效率,解決時間不夠用的問題
            慢:讓時間慢下來,體會時間的深度,找到並保持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
            生活張弛有度
                找一把公園長椅,坐下來,觀察生活
                躺在吊牀裏看星星
                散步,漫無目的
                寂靜中看一本書
                陽光中小睡片刻
                睡到自然醒
    如何更好的選擇
        樹立最高目標
            現象1:人通常採用“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原則”
            現象2:成熟的人會遵循自己內心的標準,很多人卻輕易爲環境所左右
            四個層次的格局
                零度格局:盲衆(看不見)
                    無目標,思考模式隨大流
                    眼界來自流行文化和身邊人的討論
                    無穩定信念,容易被誘導和說服,經常覺得被“毀三觀”
                一度格局:逐利者(見自己)
                    利己主義,追尋自身利益最大化
                    掌握逐利相關知識和技能
                    篤信叢林法則
                二度格局:理念人(見天地)
                    爲理念而生,追求真理
                    知識領域廣創造性強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見衆生)
                    以人類福祉爲自己最高目標
                    兼具理念人的特性,多他人苦難有很強的同理心
        發現更多的可能:影響選擇的隱含假設與破解思路
            4種隱含假設
                賽道假設
                    人生是競賽,非勝即敗,容易陷入對失敗的恐懼
                低關聯假設
                    輕視人生經歷之間的關聯,不做看不到即時收益的事
                僵固型心智
                    認爲天賦和能力已經固定,遇到挫折易輕易放棄
                零和博弈
                    很少設想雙贏局面,總想從別人奪取利益
            3種破解思路
                目標懸置
                    壓力過大時不妨將目標暫時放一放,休息下準備好再戰
                能力嫁接
                    反“隔行如隔山”,尋找不同能力的連結點,實施跨界
                特性改造
                    嘗試將工作與愛好改造
                        工作太枯燥,嘗試對工作流程重新思考,重新分配時間、新的工具等
                        把“消費型愛好”改造爲“生產型愛好”
        如何選擇
            精細化思考:選擇合適的工具,對不同選項進行深入分析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
                金樹人《生涯諮詢與輔導》27想職業價值 與 8個維度
            矯正選擇: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再選擇的過程
        合理分解任務多線程工作
            定義:不是同一時間分心做幾件事,而是一段時間內同時進行幾項任務
            轉換消耗:任務轉換過程中存在轉換消耗,造成效率下降的感知
            中斷點控制
                不可容忍:深度投入時,避免干擾/打斷
                可容忍:例行事務性工作可容忍中斷
            認知複雜度
                頭腦加工信息的方式不同,如處理圖像是一種,計算數值判斷邏輯又是一種
                分解任務按照工作涉及的不同認知複雜度分段操作
        即刻行動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個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克服過度準備的習慣
                克服自我防衛的心態
                    積極接受反饋,負面反饋作爲信息而不是評價
                克服沉沒成本的固執
                    勇於自我修正
                    不斷重新審視,不斷打磨,甚至推倒重來
        三行而後思
            通過不斷的實踐而獲得隱形知識、覆盤、反思 是成長的關鍵
            信息和工具
                利用了什麼信息與工具,從何而來
                哪些是最關鍵的
                可能遺漏了什麼,可以如何得到,應該如何改進(工具)
            預期和結果
                是否符合預期,why
                哪些指標應該改進,如何改進
            阻礙與優勢
                進度是否正常,哪些因素導致了進度的快與慢
            缺憾與意義
                我的情緒如何,是否影響了結果,是否及時調整
                暴露了哪些必須改正的缺點
            反思三點注意
                及時反思,還原事件真實細節
                思考事件的“反應鏈”,開始發展轉折結束背後的動因、阻力和關鍵節點
                注意發生的意外事件,思考是否存在偏見,克服思維惰性
    如何成爲高段位學習者
        學會提問
            成爲一名好的提問者,是成爲好的學習者的第一步
            理想學習模式:
                吸收知識
                通過提問調用已有知識體系追尋答案
                積極多方面探索,建立新的知識體系
                打通新舊知識之間的通道
        解碼信息
            它說了什麼,給我什麼感受
            它要傳達什麼?是真實的麼?對我有何價值?
            它是如何構建起來的?效果是怎麼實現的?
            解碼入口
                不止要找尋結論,還要尋過程
                不止要做歸納,還要做延展
                不止要找相似,還要找不同
        深度學習
            難:於有字處見字而知其意義
            易:心知作者未言之意,於字裏行間無字處見字來
        操練知識
            你掌握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憶了多少知識,而取決於你能調用多少知識
            做中學:如同玩遊戲,把知識當做技能在實操中掌握
            寫作式操練
                如學英語:把英文經典翻譯爲中文,再把中文翻譯爲英文,對比差異
            遊戲式操練
                在假象的情境中進行哲學、邏輯、倫理甚至科學思考
            設計式操練
                調用已有知識設計某一種解決方案解決某個特定問題
        知識融合
            操練知識中,讓不同知識發生化學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
            知識融合三種方式
                遷移
                    不同學科之間知識的遷移,掌握A,學習B,將A的經驗用於B
                印證
                    印證有助於探索規律,通過足夠思考激活潛意識,讓知識之間契合產生新的靈感
                互補
                    尋找不同視角下的論述,將其整合後得到更全面的認識
    如何修煉思維
        信息的“斷舍離”
            精選信息源
                好的信息源應該是有固定主題,對某個領域有高度專業的認知,並持續生產高質量的內容,不必求快,切勿人云亦云,有深度思考與求證的態度
            不追逐潮流
                主動疏遠熱門信息,現今網絡上大部分所謂潮流均是營銷的結果,半衰期極短;反而是潮流退後,可以看到不少有價值的信息
            重事實輕評論
                養成合理懷疑、主動求證的習慣,梳理掌握各種搜索工具,盡力瞭解事件全貌,讓人更冷靜看待各種觀點
            定期閉關
                拒絕打擾,專注閱讀與思考
        簡化思維和表達之道
            刪減
                去掉不必要的東西
            濃縮
                內容精煉
                    6個單詞的故事:Sorry soldier,shoes sold in pairs
            模式化
                找到事務、知識之間共通的模式並進行歸納
        運用潛意識
            創意思維生成的5步
                儘可能收集原始資料
                重複咀嚼原始資料,構思初始創意
                中止有意識的思考,啓動潛意識思考
                隨時準備迎接“靈光乍現”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實可用
                重要前提
            晨間筆記
                起牀後不假思索的寫三頁紙,任何想法均可
            讓隨機發生
                混亂是秩序的另一種形式。通過混亂顛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維習慣,最終構建出新的秩序
        思維圖形化
            圖解思維原則:基於所思考內容本身,自行創造或設計預期相匹配的圖形式樣
            流程圖
                
            結構圖
                
        周密思考的工具
            難以周密思考的3個心理機制限制
                偏好特殊事例,而不是普遍數據
                    可得性啓發:通過實例呈現在腦中輕鬆程度來判斷概率的過程
                    如果在記憶中輕鬆獲得某個事情的實例,那你會把這件事判斷爲大概率事件,而不是搜索論文/調查數據
                證實偏差
                    人們傾向於尋找論據佐證原有看法,而不是推翻它
                思維盲區
                    受知識和經驗所限,存在思維盲區,屬於未知的未知
                    思維盲區
            常用的思維工具
                矩陣工具
                    不同維度組合的直觀化顯示
                    建立矩陣三個步驟
                        抽象出儘可能完整的分解問題的維度
                        對每一維度通過取反、細分等操作,找出儘可能多的表現值,構成維度矩陣
                        在維度矩陣中不同維度表現值間建立各種組合
                清單工具(Checklist)
        才能
            四種才能觀
                特有-恆定
                    智商恆定,天才少有,在企業HR管理中頗爲常見,對個人影響較大
                普遍-恆定
                    人需要主動發現自己的優勢所在,揚長避短,自信
                普遍-發展
                    僵固型心智 VS 成長型心智
                    成長型心智相信自己變得更好不斷努力就會真的更好
                特有-發展
                    如學校裏的尖子班、火箭班
            人與人之間稟賦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差異程度並不如一般人想象的大
            要克服對前途的迷茫焦慮,要把手上不多的資源集中起來,務必認真的專注的做好一件事
            投入與收入曲線
                成功的路上不擁擠
                    1.不懂感恩消失一批 
                    2.不能擔責掉隊一批 
                    3.心態不好病倒一批 
                    4.沒有主見迷失一批 
                    5.親人打擊消沉一批 
                    6.朋友質疑退縮一批 
                    7.自亂陣腳陣亡一批 
                    8.進取不足淘汰一批 
                    9.自以爲是搞廢一批
        挑戰與堅持
            鍛鍊大腦與鍛鍊肌肉一樣:要主動給自己增加難度,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學習效果的手段
            讓自己收穫的滿足感超過所有付出,即用興趣和激情驅動自己繼續做下去
            無興趣、淺嘗輒止的解決方法
                放棄對興趣的執念
                    興趣並非固定的,而是流動的,努力試試再做結論
                提升浸潤的深度
                    全身心投入,用溫暖的情感去體驗和激發興趣
                增加互動的樂趣
        走出象牙塔
            從學習者轉變爲探索者
                除了掌握老師教的知識,也主動拓展知識的邊界
                除了在一個學科中努力鑽研,也要廣泛涉獵新的知識和思想,形成自己新的理解
            大學期間
                善用學校的平臺資源:包括圖書館、優秀的老師和同學
                善用互聯網優質教育資源:包括世界名校的在線課堂、三大在線課程學院(Courser Udacity和edx)
                主動試錯
                瞭解自己,評估自己的價值
                    管理好自己的知識資產,調配好學習實用性高和思想性高知識的時間
                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
            畢業後
                正確認識問題,基於深入而縝密的觀察,對問題重定義
                完全獨立思考,先不借助書籍或網絡
                繼續獨立思考,尋找和篩選關聯知識,迅速學習新知識
                提出假設性的理論和模型,把問題簡化到本質層面,通過驗證假設來提升思考的深度
                修正理論,不斷debug,讓理論迭代
                關注現實細節,通盤考慮,得到較完備的解決方案
                如果方案不夠巧妙,重複以上步驟
            在現實世界中思考理論問題,在理論世界中思考現實問題,建立理論和現實間的連接。
    讓自己與衆不同,並重新發現事務的價值
        抗拒自己的慾望,或者延遲滿足慾望
        質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論,不盲從任何人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時段接收信息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爲其發展出可能性
        保留和發展自己的“怪癖”,並將其發展爲自己的競爭力
        爲小的事務狂熱,並在小事務中發現大世界
        開展思想實驗和行動實驗,讓思想和行到相互激發
關於時間{
從“平衡時間觀”和“延伸的當下感”這些觀點出發,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對待時間的十條建議與闡釋:
1.生活在當下 —— 不瞻前顧後,不左顧右盼,不患得患失;
2.嚴肅地對待時間 —— 審慎、鄭重地思考時間對我們的價值並用好它;
3.留意自己擁有的空間並享受它 —— 找到自己的“獨享時刻”,不要疲於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時間視角 —— 認識到自己和他人時間視角的異同,換位思考;
5.從現在出發聯結過去 —— 過去並沒有遠去,它對今天仍具有意義;
6.並不完全沉浸於過去 —— 比過去更重要的是現在;
7.制訂實現目標的計劃 —— 未來視角讓我們的行動更加有序;
8.平衡計劃和非計劃時間 —— 由於隨機性和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我們的生活並不能完全被計劃,平衡計劃和非計劃就是在未來視角和現在視角之間找到平衡點;
9.視未來存在於當下 —— 未來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出現在即將到來的每一分每一秒;
10.對未來保持積極的態度 —— 既然未來難以預測,那麼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它能讓我們在當下更有行動力。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點,使得現代人很容易陷入“兩個無能”之中,一是“選擇無能”,二是“執行無能”:
選擇無能:就是指我們很難判斷兩個事情哪個更重要,比如兩本書看哪一本,兩個證書去考哪一個。於是就成了布呂丹的驢子,在猶豫不決中寸步難行。
執行無能:就是指我明知道這個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對廣大“拖延症患者”來說,往往一個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內心的恐懼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後一事無成。
儘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這個法則暗含着兩層含義:
1.收益值的高低無關緊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這個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儘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只要對你有長期的益處,仍舊可以去做。

我們爲什麼要多讀經典?
簡單地說,經典的價值,就在於你總是會從中找到新的東西,所以經典是怎麼讀都讀不盡的。爲什麼經典作品會有如此魅力呢?按照我的理解,一部經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種接近“事物本質”的東西,也就是某種根源性的東西,所以世間千殊百異的人、事、物,最後都可能和這個根源性的東西發生共振。因此一部經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時代的讀者去賞析它時,都會被這道光源照見內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去讀它,也會因爲想法和境遇的改變而被照亮內心中不同的地方。

從原本追求“即時興奮”的信息模式切換到追求“長久受益”的信息模式,就不難把那些“噪音”辨析出來,並且過濾掉。

事業與生活的祕訣,無外乎就是處理好時間的“快”與“慢”、“深”與“淺”的關係。
SUMMARY精彩提煉
1.用平衡觀點看待過去、現在和未來,用鄭重的態度過好當下的生活,並聯結起過去和未來。
2.明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來視角工作,用享樂主義視角生活。
3.使用“時間之尺”,審視事件的長期價值,儘可能刪減非必要事件。
4.讓“遠期未來”更加具體,爲“近期未來”增加挑戰。
5.把握好做事的節奏,區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6.提升時間使用的“深度”,減少被動式休閒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
}

關於選擇{
金樹人老師在《生涯諮詢與輔導》一書中列出的“職業價值”,可以讓我們考慮工作問題時更加全面:
1.冒險:工作充滿挑戰,需要冒險
2.權威:在工作上運用自己的職位控制別人
3.競爭:工作中必須經常與人競爭
4.創造性與自我表達:在工作中經常能運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
5.彈性時間:可以自行決定工作的時間
6.助人:能夠對別人的困難提供直接的幫助
7.收入:工作能夠賺大錢
8.獨立: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權,決定要做什麼和怎樣做
9.影響他人:工作上能影響他人的意見或決定
10.智性刺激:工作本身需要相當程度的思考與推理
11.領導:在工作中能夠指導、管理、監督他人
12.戶外工作:工作的地點在戶外
13.說服:工作的性質是說服他人行事
14.勞動:工作需要用到許多體力勞動
15.聲望:工作能使自己在別人面前、在鄰里之中有地位、有尊嚴
16.公共關注:工作能使自己很快地得到別人的注意
17.公共接觸:工作需要經常與公衆接觸
18.認可:工作有利於自己變成公衆人物
19.研究:工作上能發現新的東西然後應用它
20.例行性:工作有着固定的流程,不必經常改變
21.季節性:只在每一年的固定時段才工作
22.旅行:工作需要經常旅行
23.變異性:工作的職責經常更改
24.照顧小孩:工作的對象是孩童
25.手部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用到手部的動作
26.機械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運用到機械等設備的操作
27.數字運算:工作中大部分需要運用到統計學或數學
此外,我還認爲以下幾個方面也需要加以考慮:
1.培訓指導:有優秀的導師或主管進行一對一指導或可參加有體系的培訓
2.工作強度:工作需要經常性地加班,工作節奏快
3.團隊氛圍:和諧、富有生產力的團隊氛圍
4.考評制度:有公正、透明、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
5.晉升空間:公司爲員工提供合理的職業上升通道
6.工作環境:公司爲員工提供舒適、環保、健康的工作環境
7.食物:員工在上班期間能獲得營養、健康、美味的食物
8.藝術性:工作內容與藝術審美相關,以順帶獲得審美愉悅


婚戀拇指法則——“生理上有衝動,精神上受鼓舞,溝通上很流暢”

一件看上去繁難的事,只要開始做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我們內心的懶惰、恐懼和僥倖附帶各種各樣的藉口,在本該有的行動之前樹起了重重無形的阻礙。這些心理上的阻礙往往超過了這些行動本身的難度。

“精益創業”(Lean Startup)是當前互聯網創業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創業”中有個關鍵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資源、被最快製作出來的、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戶使用的試驗性產品,創業者應該儘快把最小化可行產品發佈出去,然後根據用戶使用它的反饋來進行優化,這一過程稱爲“構建—測量—學習”(Build-Measure-Learn)的循環。

培養前瞻性思維和總結性思維
}

反思

在做完一件事後,我們應該怎麼反思呢?我覺得至少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來進行:
1.信息
在做這件事時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關鍵的?
這些信息是從哪些渠道中得來的?哪些渠道被證明是很有價值的?
我可能遺漏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怎麼得到?
2.預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對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形成了正確的預期?
我爲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預期?是什麼造成了預期和事實之間的偏差?
我的預期是否促進或者阻礙了事情的進程?今後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預期?
3.結果
怎樣描述這件事的結果?怎樣評價這件事的結果?
在描述和評價這件事的結果時我用了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是否需要改進?
結果需要哪些改進?如何改進?
4.進度
事件的進度合適嗎,是太快了還是太慢了?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當進度出現問題時使用了哪些手段進行干預?效果如何?爲什麼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5.工具
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礙作用?
如何改進現有的工具使其發揮更好的功效?
6.情緒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樣的?是否出現過情緒失控的情況?是什麼引發的?
我是否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在這期間使用了什麼方法?是否需要改進?
7.阻礙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礙?其中最重大的阻礙是什麼?
我是如何應對這些阻礙的?取得了什麼效果?
這些阻礙中哪些會長期存在?我需要通過什麼持續的努力來減少這些阻礙?
8.優勢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發揮了什麼樣的優勢?是否有什麼優勢還沒有利用和發揮的?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主要收穫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類事情的其他人學習什麼?他們有哪些優勢是我不具備的?
9.缺憾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遺憾有哪些?最大的遺憾是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遺憾?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點?其中哪些缺點是必須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關於這件事,別人對我有什麼批評和評價?他們的批評有哪些可取之處?
10.意義
這件事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對我的短期生活和長期生活分別有什麼影響?
這件事對周圍人、對社會、對整個世界和對地球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我發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義?

及時反思,梳理反應鏈與意外現象
除了上面的這些問題示範之外,在行動中反思,最好還要注意三個關鍵點:

1.保證及時性
反思一定要及時。“及時”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後幾分鐘內就開始反思,因爲這個時候你的記憶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關的細節,你記憶中的遺忘和扭曲是最少的,於是你的反思就會忠實於事情的原貌。而這種反思並不需要什麼“正式”的程序,低下頭想一想就可以了,哪怕這個過程只有半分鐘,也比你不反思要好很多。當然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結論寫在紙上,以便查閱。

2.梳理“反應鏈”
閱讀一本書時,我們能看出這本書的脈絡是什麼樣的,那麼反思一件現實發生的事情時,我們也應看到這件事它是如何開始、如何發展、如何轉折、如何結束的,它背後的動因、阻力以及關鍵節點是什麼,這些相關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聯起一條完整的“反應鏈”的。梳理“反應鏈”有助於我們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後的運行機制,在今後的同類事件中,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發展的進程。

3.關注意外現象
在行動中,免不了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或者現象,有時候這些結果超出了我們的期望,有時候讓我們大失所望,有時候把我們驚得目瞪口呆。意外結果也許並非本身有多特別,而是在於它落在我們原有的認知之外。因此關注意外事件就是打開我們認知侷限性的方法。從青黴素的發現到便利貼的發明,都源於行動者對意外結果的額外關注。但由於普遍存在的“證實偏見”,人們更喜歡符合期望的結果,而把意外的效應置之不理,或者簡單地歸結爲隨機性。因此,在反思時,我們應刻意保持對意外現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維惰性,通過理解意外來拓展認知和行動的邊界。

學習步驟

怎麼着手去學習某一領域的知識呢?

1.先閱讀領域內經典的書籍,掌握其基本知識---->定義,名詞,方法,優勢,爲了解決什麼問題而誕生,對比其他解決方案
基本功不紮實肯定學習的過程不會順利,但凡你覺得擅長的學科,你會發現你的基礎知識掌握很好。
如果你對學的框架一無所知,而且無法下手,可以看視頻教程。其他的話,能看文檔解決的就儘量節省時間吧。

2.瞭解領域的全貌---->橫向對比,建立知識樹
基礎知識瞭解之後我們應該去往下一步走,瞭解這個領域的全貌,去整理和總結這個領域內的知識樹或者知識體系。

3.在實踐中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創新---->learning by doing,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運用知識,過程中會用到其他知識,做到觸類旁通,回顧、整理、打通知識樹

4.掌握並跟蹤該領域的最新知識
對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掌握之後理論上出現在這個領域內的任何新的概念和知識你都要抱有敏銳的嗅覺及時去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5.要善於利用學習工具
搜索引擎(學會搜索是一種關鍵的能力)
問答社區(知乎)
博客(博客園,csdn)
百度,維基(百科)
書籍的質量(豆瓣網)

高效學習的幾個階段:

知識獲取: 從大量的知識中,獲取你需要的知識.這過程包括了學習資料的篩選,知識內容篩選等.
理解: 從上下文語義中理解單詞,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表達的內容.
拓展(或者建立聯繫):主要是爲了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包括深度拓展,橫向拓展和縱向拓展.
糾錯: 糾正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在拓展階段是否建立了錯誤的連接.
應用: 學以致用,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如果暫時用不到的知識可以採用寫博客方式分享出去.
記憶:重複記憶能夠更加熟練掌握知識,同時能夠更容易的與其他知識建立聯繫,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新知識.
測試: 在每個階段進行測試,看是否成功完成每個階段的目標.如測試自己是否完成了.
解碼的三個層次:
1.它說了什麼?給了我什麼感受?(它原本就要傳達的信息和知識)
2.它是什麼?對我有什麼價值?(對內容的反思,以審視的目光對內容進行評價和定性)
3.它的內部是怎麼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麼實現的?(對形式和構成的洞察,研究內容表達的手法)

福爾摩斯說華生,你只是看,你並沒有在觀察。

我們不去尋求相似;我們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別,在差別中我們首先應該選擇最受強調的東西,這不僅因爲它們最爲引人注目,而且因爲它們最富有啓發性。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遊戲學習:
1.調用多種感官的即時反饋;
2.動態多變的情境和挑戰避免了單調枯燥;
3.與玩家學習曲線動態匹配的挑戰難度,使玩家既不會因挑戰過難而嚴重受挫,也不會因爲過於簡單而失去興味。

你掌握了多少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憶了多少知識以及知識的關聯,而是取決於你能調用多少知識以及知識關聯。

求知分爲三個層級:信息、知識和技能。
最差的學習者只接收信息,貪多求廣;
好一點的學習者看重知識,以記憶爲目標;
高手磨鍊技能,只求日日精進。
信息、知識和技能本不衝突,只不過技能是終點,前兩者是邁向這個終點的路與橋。

知識操練的三種方法:
寫作式操練
遊戲式操練
設計式操練--調用已有的知識,設計某一種解決方案,來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

融合知識的三種方式:遷移、印證和互補

遷移式融合起到了啓迪思維的作用,
印證式融合則可以幫助人探索規律。
互補式融合可以幫助全面和深入瞭解

讓自己變得獨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下面是我總結的具有心智獨特性的人所具有的優勢:

  1. 在主流觀點之外洞察出別人未曾發現的機會;
  2. 形成個人核心競爭力,避免低層次的同質化競爭,使自己不可替代;
  3. 拒絕他人和大衆給自己貼上的標籤,以更開放和自由的心態發展自己;
  4. 因爲不必迎合社會主流而節約了大量時間精力,可以專注於做好自己的事情;
  5. 爲大衆帶來新鮮的見解和啓發,形成對公衆的影響力;
  6. 具有更高的可辨識性,更易於形成個人品牌;
  7. 吸引到其他獨特而優秀的人,與他們成爲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8. 不要爲了追求社會認同而做事
  9. 儘量去做酷的事

“酷”的反面是“無味”,“無味”就是重複無價值或價值被掏空的事物,避開追求社會認同的陷阱,也意識到去做酷事的價值:

  1. 抗拒自己的慾望,或者延遲滿足慾望;
  2. 質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論,不盲從任何人;
  3.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時段接收流行信息;
  4.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爲其發展出可能性;
  5. 保留和發展自己的“怪癖”,並將其發展成自己的競爭力;
  6. 爲小事物狂熱,並在小事物中發現大世界;
  7. 開展思想試驗和行動試驗,讓思想和行動相互激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