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度人人自度——讀《一個人的朝聖》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活, 有多少時日在起起伏伏、磕磕絆絆後終歸於平淡。那曾經的激情、愛戀、悸動一瞬間變得遙遠而陌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慵懶、落寞、無望。

猶如四季更替,時序變幻。多少人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會駐足欣賞春光之明媚、夏花之絢爛、秋葉之靜美、冬雪之純淨。伴隨時間的流逝,一切已漸行漸遠,不留任何痕跡。

現實中,很多人像《一個人的朝聖》的主人公哈羅德一樣,在百無聊賴、茫然無措中機械地活着,打發着所剩無幾的時間。似乎,生命在那一刻已蒼白無力,耗盡了所有的熱情。

直到那一天,給好友奎妮寄信途中,一個加油站小姑娘的話,醍醐灌頂般,一語驚醒夢中人,使他重拾曾經的勇氣與力量,懷揣久違的信念,朝着他既定目標毅然決然地前行……

掙脫了多年死水般的生活羈絆後,在路上,他第一次靜下心來,回望過去的點點滴滴:日漸疏離的夫妻關係;曾被忽略的父子親情;不敢直面的與奎妮真摯的友情;對自我越來越多的掩飾與捆綁。

只要看一眼他,她就會被拉回到痛苦的過去,還是三言兩語的交流最爲安全。他們都自覺和對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爲言語之下是深不可測、永不可能逾越的鴻溝。”
“靠孩子維繫的婚姻,在孩子離開後,就更加搖搖欲墜了。”

這就是哈羅德的瀕臨死亡的婚姻。

在孩子離開後的二十年裏,他與妻子莫琳貌合神離,形同陌路。表面的應付使兩個人心力交瘁,情感已不復從前。

日常中,有多少夫妻,爲了孩子,爲了維持一個所謂完整的家,將千瘡百孔的婚姻小心翼翼地掩藏起來。在公衆場合,大秀恩愛,夫唱婦隨;在家裏,則冷若冰霜,視若無物,溝通與交流簡直難比登天。當孩子成年後,他們會義無反顧地離開彼此,尋找各自的幸福。

萬幸的是,因爲愛,哈羅德與妻子並沒有一去不回,而是冰釋前嫌,相互諒解,令人欣慰。

“他可以原諒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麼去愛,甚至不教他表達出來。他可以原諒他的父母,還有父母的父母。 哈羅德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來。”

這裏,哈羅德在追溯他的原生家庭。

年幼時,被母親狠心拋棄,未成年又被父親無情地趕出家門,一顆受傷的心從此四處漂泊,孤獨無依。

因爲愛的缺失,他沒有學會如何愛人,更沒有豐富愛的經驗積累可供借鑑,以至於面對兒子戴維的出生、成長,他總顯得力不從心,畏首畏尾。

當兒子因抑鬱酗酒、嗑藥時,他無計可施,只能漠然置之,甚至退縮,終於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之後,是長期的悔恨、愧疚。精神的折磨,像無數只毒蟲徹夜啃噬他的心,令他寢食難安,飽受痛苦的煎熬。

面對妻子莫林幽怨的目光,他更難以直視,唯有躲閃、退避,最終離家出走。

可以說,這次長途跋涉,也是長久以來,他內心愧對兒子、妻子,並因此贖罪的主要動因。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可以說任何東西,深知她會把你的話安全地存在腦海裏某個位置,而且不會妄加評判,或者在以後提起來對付他。他想這就是友誼吧。他突然很後悔迴避了這段友誼這麼多年。”

這段友誼,指的是他與奎妮之間純潔、美好的友誼。

兒子的突然離世,哈羅德實在難以承受,醉酒後終釀成大禍。奎妮,爲了保全他的工作,挺身而出,替他承擔了責任。事後,奎妮悄然離開。

而哈羅德,再次退縮。害怕莫琳誤會,害怕丟失工作。更由於自身的怯懦,他沒有站出來爲奎妮澄清事實,而是默默地將苦楚與歉疚深埋在心底,任其氾濫、發酵、膨脹,終於在沉默中爆發。

奎妮事件,正是哈羅德出走的導火線。因此,他試圖通過虔誠的朝聖,救贖多年來他迴避的對奎妮真摯的友情和滿心的歉疚。

“他發現當一個人與熟悉的生活疏離,成爲一個過客,陌生的事物都會被賦予新的意義。明白了這一點,保持真我,誠實的做一個哈羅德而不是扮演其他任何人,就變得更加重要。”

哈羅德之所以痛苦,其根源是對自己的徹底捆綁、束縛、擠壓,讓過去所有的不幸將真實的自我吞噬、湮沒、埋葬。一顆蒙塵的心,得不到徹底澄明與清空。

所以,哈羅德看不到任何的未來與希望,只能整日糾結於過去的苦悶、憂愁、煩惱之中,無法排解,更無力自拔。

佛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哈羅德恰恰沒有看破,更不能放下,甚至將他的負能量波及到妻子莫琳,使之陷入每日的怨恨與對抗裏。

哈羅德救贖的,與其說是愛情、親情、友情,不如說更是救贖自己的一顆混沌矇昧之心。

古語講,“世事如落花,心境空自明”,適時放下,清空自己的內心。一切煩惱皆煙消雲散,了無痕跡。

一路風餐露宿,一路痛苦掙扎,哈羅德終於到達了貝里克。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用雙腳,走了87天,627公里的路程,實乃一個奇蹟。

最終,他兌現了承諾 :與老友見面,更與妻子重逢。

雖然,他沒能挽回朋友的生命,但,這段曲折的救贖之路,使他收穫了更多的東西: 不是名利、地位、財富,而是內心的一種堅守與豐盈,強大的信念與希望。

這一路,他徹底與過去受傷的自己和解,釋放了自己,做回真正的哈羅德。

佛說,佛不度人人自度。

人世間,會有多少哈羅德,面對數不清的人生困境與坎坷,獨自行走在路上,不爲別的,只爲還自己一顆澄明之心。

這,是一條救他之路,更是一條自救之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