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國慶憶秋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是一年國慶時,登高臨遠,秋日的餘溫照耀在蒼茫的大地上。風颯颯起,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總之,滿心滿目盡是秋容。

悲秋的詩我的確念過不少,但是對於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我,從不敢覺得秋有多蕭條,多寂寥,反而覺其處處皆是抑制不住的歡騰。

因爲秋雖使葉木凋零,但它同時也醞育了飽滿。田間那些個被果實壓彎了腰的大豆玉米高粱麥子,還不全是仰賴它纔有的傑作嘛。

小時候我期盼國慶,許正是因爲愛上秋收的緣故。

那時有好幾年國慶放假,都正好趕上家裏農忙。孩子們這下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跟着大人到地裏耍了,我便常常帶着弟妹幾個興奮地吵嚷着跳上爺爺的牛車。

那老黃牛慢吞吞地行在路上,一點看不出矯健。這時風又來了,幸好,溫熱的陽光灑在我們稚嫩的小臉上,剛好抵去了大半秋的涼意。

路上,定會偶遇幾個已是滿載而歸的叔伯。大家既遇見了,不免停下來短暫的攀談。攆上一根菸卷,彼此說說今年的收成。

從叔伯們滿是褶皺和灰塵的臉上,我看得出他們眼角眉梢裏難掩的歡愉。

到了地裏,我們幾個小孩子也開始學起大人的模樣,彎下腰,將黃澄澄的玉米棒子從地上拾起來,三五個一塊兒,一齊使勁往車裏丟。手起棒落,咚咚幾聲,小夥伴們欣喜極了,忍不住咯咯笑起來,心裏也在陣陣歡呼。

有時勁兒明顯用小了,也是咚咚幾聲,玉米棒打到車沿又彈落到地上,不見了棒兒落到車裏時的完美弧線。小夥伴們這時便又是一陣鬨笑。怎麼辦?只能拾起來再重擲罷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累的小臉紅撲撲的,滿身滿臉都在流汗了。我起身遠遠呆望摸不着邊兒的田地,看着滿地金燦燦的玉米棒棒,心裏開始莫名地焦急起來。

“怎麼還有那麼多玉米呀?”我一開口,在一旁的母親便滿臉堆笑地嗔怪我,“自然是越多越好,全仗着它們養你呢。”

我一聽,便也嗤笑起來。這時老黃牛也配合地甩甩尾巴,似是聽懂了我們的對話。是嘞,相比勤勤懇懇沒有急切和抱怨的老黃牛,我倒還差了一大截呢。

終於裝好了玉米,準備回家了。我們也不嫌硌,乾脆坐在滿車的玉米棒上面。老黃牛一步一腳的節奏剛好配合着落日的餘暉,不急不緩,像極了一首詠頌生活的散文詩。

當然,秋收時節也碰上過不盡人意的時候。比如,天氣驟變,突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來。

冰冷寒撤的雨水無情地拍打在外出勞作的人們的臉上,原意許是要將沉浸在豐收喜悅中的人們喚醒,實際上經過老天的這頓拍打,反而更讓人感受到一種真實,原來這秋,這豐收都是切實的,是伸手便能觸及得到的喜悅。

好多年沒再逢十一回家農忙了。現如今,農民秋收一律機器收割,省時省力。

短短二十年,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也實現了驚人的飛躍。真是國強則民富,國與家從來血肉相連。

廣袤的中華大地辛勤地養育了我們,那我們農民就用豐收的喜悅來歡慶祖國強盛,國泰民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