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科學迷宮裏的頑童與大師 : 赫伯特·西蒙自傳

不知是知識付費興起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最近很多文藝復興人開始被提起,諸如達芬奇,富蘭克林,巴菲特的好基友芒格,還有今天要說到的這本自傳的作者,赫伯特西蒙(司馬賀)。

何爲文藝復興人,便是那種對很多事物都感興趣,勇於自我學習,並取得成就的人。因此。文藝復興人往往都是跨學科的大師,在他們眼中沒有領域和領域之間的界限,跨領域只是家常便飯。我的人生目標之一便是成爲一名文藝復興人。

西蒙的成就可以說數不勝數,首先經濟學獲得諾貝爾獎,然後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科學獲得圖靈獎,再有認知心理學,政治學,管理科學的最高獎項,此外還懂將近二十門語言。最初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一個人如何能在這樣多不同的領域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非常崇拜。

但讀完自傳後,就如之前很多讀過的很多自傳一樣,把我心中的神從神壇上拽了下來,成爲了隔壁的厲害大叔。神註定只能遠觀。

閒話不多說,來提提這本書吧。Models of My Life 最早1996年出版,國內最初的譯本是2002年的我生活的種種模式 : 赫爾伯特·A·西蒙自傳,年代太久遠,之前想看,卻一直買不到。直到最近,或許是乘着這波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熱潮,又出了這本新版本《科學迷宮裏的頑童與大師 : 赫伯特·西蒙自傳》。

花兩天翻完,先吐槽一下標題吧。頑童就算了,感覺西蒙的性格還是挺嚴肅的,完全沒有費曼逗,所以書的可讀性並不是很強(也可能是翻譯的原因),不像之前看《別鬧了,費曼先生》那樣,邊笑着看費曼逗比邊看完。但西蒙的一些人生經驗,和我的共鳴非常強。

書的話,總共分四部分,成爲科學家前從出生到二十一歲階段,青年科學家階段,事業巔峯階段,六十歲後的一些研究工作。總結就是,科研準備階段,搞科研階段,猛搞科研階段,發揮餘熱搞科研階段。

確實可以把西蒙看做是一隻科學迷宮中的小白鼠,終身都在迷宮中徘徊,不願意出來,還說:“科學一直善待我,一個人如若能以科學爲終身事業,很可能得到科學的垂青。

第一部分,大概介紹西蒙自小便比別人聰明,好交際,但性格靦腆,招女生喜歡(歐美人的自傳便不知謙虛爲何物)。西蒙通過參加各種團體和自我學習,獲得了各種對日後生活很重要的能力。

當然除了這些,還介紹了一些瑣碎的家庭背景,交友,戀愛云云。最後,他如何在芝加哥大學走進了政治科學的坑,因爲對政治科學不瞭解,所以中間很多細節讀起來並不太感興趣。

第二部分,西蒙二十一歲研究生畢業,開始走上一條科學不歸路。首先是從政治科學開始轉向了行政管理科學(伯克利),在這期間提出了西蒙一生中最核心的思想,人類的有限理性。之後在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教書,這裏關於一些同事的描述挺有意思的,可以瞭解標準歐美知識分子的形象。

第二部分算是書的主要部分,所以篇幅比較長。又寫了如何被美國政府查水錶,轉到卡內基梅隆成立商學院,轉頭研究科學政治學,就這樣在科學迷宮裏探索。

對於迷宮這個隱喻,西蒙和著名作家博爾赫斯都有很濃厚的興趣。西蒙更是在去阿根廷的一次訪問中,約見了博爾赫斯,談話之後西蒙將自己在《理性選擇和環境結構》中描述的迷宮模型寫成了一篇短篇故事《雨果:迷宮的故事》。

此後他進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1955-1956),也是在迷宮中最重要的一次分岔。此時西蒙的注意力已開始從管理學和經濟學,慢慢移向了”人類解決問題的心理學”,於是跨入了認知心理學的迷宮,並由此開創了人工智能領域。順便一提的是,雖然是人工智能開創者,但實際上西蒙主要是用邏輯來實現(符號主義),更加接近與我之前所在學校很多實驗室的研究,但現在人工智能大火的原因主要是聯結主義的神經網絡

至此,西蒙已完成他人生的主要探索。進入第三部分,一馬平川的日子,如何得到大家認可獲得各種榮譽,個人的生活,大學中管理的事務,與人的論戰… 很雜,自己看的時候也是四處翻閱,這裏摘錄些我比較感興趣的。

關於愛情

五官不必完美無瑕,臉龐得足夠吸引人。空有眉毛,眉眼間卻毫無智慧的光芒,這樣的吸引力註定不會持久。… 但如果發現這個女子不夠聰明,其容貌必定在數分鐘之內便會黯然失色。

我與賀同。

旅行定理

任何一個正常的美國成年人在爲期一年以內的出國學習經歷或知識,可以通過前往聖地亞哥圖書館以更快捷,經濟和更容易的方式學習。… 該定理尤其適用於那些不懂該國語言而前往旅行長見識的人。

這句話基本上將現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旅遊貶爲了shit。以我個人的經驗,要真正在旅遊中長見識,懂當地語言還好,如果不懂當地語言,最好得有個當地小夥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顆包容一切的心,切勿把自己的標準當做絕對標準。

最後一部分,西蒙獲得諾貝爾獎後。對於獲得諾貝爾獎,除了少數怪人,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很開心的,包括西蒙。在朋友的預言後,他盼了十年,終於十年將至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獎。

晚年,西蒙承擔了大量出使任務,主要是中國和蘇聯,所以算是中國人的好朋友。我不知道現在國內特別推崇西蒙是否和這也有關,特別是陽志平老師。

依我看,全書最重要的便是最後一部分的最後一章,選擇指南,這一章陳述了這本書最核心思想。西蒙的人生哲學,宇宙觀,個人價值觀等等,這些人生各個階段總的觀點。如果一定推薦只讀一章的話,我推薦讀這章,加上後記。

後記談了西蒙對科學研究的看法:科學家是個不斷探索迷宮的解決問題的人,科學發現理論是解決問題理論的光彩闡述

讀完全書,其實很多地方並沒太讀懂,就如我之前讀《窮查理寶典》一樣,可能還需再讀幾遍。這樣一位科學大師對人生的總結,我想會對正處於迷宮分岔口的我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