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別人在衝刺,我卻想退學

“老師,我想退學!”

“現在大四了,還一年就畢業了,不能再堅持一下嗎?會不會太可惜?”

“老師,我還是想退學。”

“具體什麼原因呢?”

“我想回家做點事。”

......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父親不想讓自己的小孩上大學,因爲他算了一筆帳。讀大學至少要四年時間,還要花掉10萬塊錢。讀完之後找個工作一個月工資很可能也就兩三千、三四千。他覺得太不划算了。如果孩子直接去打工,四年怎麼也能賺個10萬塊錢。這個錢呢,可以補貼家用、買房子、做投資,多好!


這個事情還在溝通處理中,我不知道這位同學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裏,可能滿大街隨意一板磚就能砸到幾個大學生。讀過大學真的比其他人優秀嗎?的確,我們也聽到過,誰高中畢業出來創業,現在發家致富;誰掌握一門手藝,賺得比大學生畢業多多了;誰名校畢業,還不是去賣豬肉了......然而,我想說,職業無貴賤,人家北大賣豬肉的,也靠賣豬肉創業成功,線下有1000個商鋪,獨立直營售賣。學習過的與自己摸索的,哪個更容易成功?


從小到大,父母總是要我們好好讀書;到學校裏,老師也是要我們好好讀書。曾經的我們,可能會以爲讀書好爲了父母,爲了老師,爲了有面子,獨獨不是爲自己。如果我沒有讀過大學,很可能覺得那位爸爸說得很對,還會拿着這個新聞告訴爸媽不要逼我讀書啦,提前賺錢養家減輕你們的負擔不好嗎?


事實上,很多讀過大學的人會告訴你,讀過大學與沒讀過大學的差距是什麼。

一、大學依然是普通人通往成功的最公平的捷徑。

二、大學讓你靠近那些優秀的人,你開始有動力改變自己。

三、大學裏你開始獨立思考,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做人的原則,開始學會拒絕。

四、讀大學的價值也許在於能認識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交往。

五、更高的教育,給了你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建立自己價值觀的可能。


“100個大學生100個故事”以親身經歷告訴你大學是什麼、怎麼度過、學到什麼、如何成長等等,推薦閱讀。


我畢業工作了的學生們都說:越接觸社會越會發現讀書的重要性。很多人以爲不用辛苦讀書就能憑藉着家庭背景過上好生活纔是捷徑,其實讀書或許是我們這樣大部分普通人的捷徑。

 

在大學以前,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原生家庭;在大學以後,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學歷。如果說上天決定了你的原生家庭,那麼大學就是給你一個改變自我的機會。

 

所以,我們考上大學,不爲任何人,只爲自己。爲有一天我們能振翅高飛,離開現有的環境,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看到更大更美的世界,去認識更多更有趣的人,懂得更多更深刻的人生道理。

 

慢慢地,你發現自己成長了,內心更加從容不迫,成爲了更優秀的自己,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你的人生也更加幸福和快樂。


電視劇《女王的教室》中天海佑希與學生有一段很霸氣的訓話:爲什麼要讀書?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一瞬間,人就死了。


也許有一天,你會想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不考大學,你很可能就留在這個小城鎮了,做着可以預見得到的工作,過着平淡的人生。然而,都說平平淡淡纔是真,我想說平平淡淡纔是真無聊。生命本應該多姿多彩。你會後悔嗎?


如果真的是因爲錢的問題,現在大學有很多資助政策,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獎學金、各類困難補助等等。只要你肯多勤奮一點點,多付出一點點,多堅持一點點,也許就熬過去了呢?除非,你有其他想法。


問過一些讀完本科,還要繼續考研深造的同學:你用功讀書考研,是爲了擁有研究生文憑、以後能更好的就業嗎?


他們說:不,我努力讀書不是爲了文憑,而是爲了跳出這個小圈子,可以去更好的大學,看看不同高校的風采,結交不同層級的老師和朋友,從而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去發展。我想有個更美好的未來。


此刻,我想到了龍應臺寫給兒子的話: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最後,我們都說要體驗人生。上大學,也是人生的一種體驗,只有你體驗過了,你才明白,它能讓你懂得多少東西。

而那些沒有上大學的人,他們也會很努力。他們爲了社會生存摸爬滾打,提前學會了很多我們將來要學的技能。

其實我們都一樣,都要爲自己的決定負責,爲自己的人生而奮鬥。選擇不同的人生,不後悔就好。我會尊重你的決定。

大學是我們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期。爲了更好地融入社會,請認真對待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