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你的高光時刻都給了誰?

01

這是一篇遲到的學習心得。

半個月前,得知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我是輔導員》欄目開播,無比期待,畢竟是我們輔導員自己的節目。

第一期節目當晚,我家娃發燒沒來及看,第二天補課。誰知道看完一遍,看到後面都看哭了,有些話就是這樣深深觸動了我,於是又再看了一遍。後來,我給祝鑫老師留言說,一定要寫個學習心得。於是,拖到了現在,寒假終於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早上起來重新看一遍視頻的時候,腦子裏還是回想着鑫姐說的這句話:

“輔導員工作,很忙,也很累,這是正常的情況,但是輔導員工作給予身在其中每一個人的價值感,這種價值感、成就感,沒有做過這份工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我想,每每情到深處,應是找到共鳴,在她人的故事裏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個曾經的自己。

輔導員鑫姐:85後,9年工作時間,送走近千名學生,手機24小時開機,利用空餘時間給學生寫了1319封共計逾50萬字的書信。工作第一年,開通博客“鑫曰心語”,訪問量60萬人次,是學生心中“大V鑫姐”。學生說:“想着要成爲她這樣的人”。目前在讀思政博士。勤學、苦學、善學,她從未放棄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外部世界的探索。

這“最美情書”,如果不是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做不到這一點。

這時,我想起曲建武老師講座時說的話,大致這樣:輔導員好不好,總歸在學生的口碑裏。學生真心喜歡你、說你好,纔是真的好。縱使你拿再多的獎、榮譽和優秀,也抵不過學生對你說一句“老師,我愛你!”

想象那個學生向你表達愛的瞬間,是否就像一道光打在你身上,讓你暖洋洋的。無論何時想起來,內心依然滿滿的回憶與感動。那是你最幸福的人生時刻之一,是不是?

而作爲輔導員,

你是否曾經回想過,

一路走來,

你有多少個高光時刻?

它們分別是什麼時候?

那時你做過什麼?

你與誰在一起?

或者說,你終究是爲了誰?

|

02

我們這樣說:縱然你評上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獲得了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獲得了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一等獎,獲得了各種優秀輔導員、優秀學生案例、優秀主題班會、優秀班主任等等,拿這麼多的優秀無非是爲了提升自身能力進而更好地幹好輔導員這個工作,帶好學生。最後的落腳點,還是學生,爲了學生好。

鑫姐也和我說過:“現在很多輔導員或多或少地想要在這個育人的工作中爲自己謀取太多,我覺得都是非常不合適的,如果自己獲得了肯定,那隻能是也僅僅是在和學生一起成長得來的附加值而已。”

所以,輔導員的高光時刻終究也是離不開學生。1319封信50萬字的完成,是爲了學生;手機24小時開着,是爲了學生;做網絡思政工作室,是爲了學生;努力學習考博讀博,也是爲了做好學生工作。

因爲愛學生,我們才通過努力做一些事情從而讓平凡的工作可以反射出一點光芒,從而讓我們對於工作有了正向的記憶點,回想起來就像鑽石一樣閃閃發光。

每個崗位上只要足夠熱愛都可以有這樣閃閃發光的人吧!

而就是這樣一羣奮鬥、敬業、閃閃發光的輔導員實則是高校基層一線戰鬥着的工作人員。

“在全國160萬高校教師中,有13萬這樣的一羣人,他們的手機要24小時開機,他們沒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概念,他們要去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甚至是家庭的方方面面,他們就是輔導員。”

這是主持人對輔導員的講述。

而目前真實狀況是輔導員工作非常瑣碎 ,工作量又非常大,得不到普遍認可,發展空間又極其受限。

輔導員戰線上,留不住人啊!能力強的走了,找尋新的發展平臺去了;有門路的走了,找尋舒服的環境去了,那裏待遇也不差;留下的,不少是沒有辦法憋着氣的,要麼是想走暫時還沒走成的,這樣的心態誰能好好工作,好好帶學生?

如此想來,那些一堅守就10年、20年、30年戰鬥在一線依然保持熱情,還留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文字的輔導員是多麼的不容易!那是有真情懷、愛學生的老師了!

|

03

再換個角度來說,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磨難時候總大於幸福時刻。所以,生活再辛苦不過是常態,盡力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而那些自己擁有過的高光時刻,與學生在一起的幸福甜蜜時光,纔會永遠是我們治癒痛苦的良藥。

尼采說:“知曉生命的意義,才能夠忍受一切。”

所以,既然當了輔導員,既來之,則安之,就把輔導員工作當作一件有意義的事去做,全力以赴做出成績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

正如喬布斯說過的:“你的工作其實將會佔據生活中很大一個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做的是偉大的工作,你才能夠安然自得。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這個東西,那你要繼續去找,不要停下來,要全心全意地去找。當你找到的時候就會知道,就像任何一種真誠的關係,隨着歲月的流失,它只會越來越親密,所以你一定要去找,不要停下來。”

你若能爲所做的輔導員工作找到的意義越多,越重大,那麼每天的生活一定是越多的充滿光芒。

我想,隨着中國教育電視臺《我是輔導員》欄目一週一期的播出,輔導員這個職業的春天是不是又近了?

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關心和重視輔導員這個羣體,越來越多的人會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越來越多的優秀輔導員也將脫穎而出,我們也將會越來越有職業自信。

外部環境越來越好是好事,但輔導員最終還是要靠自身強大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

04

最後,分享我從節目中鑫姐那裏GET到的3個新技能:

1、可以給學生點對點的寫信。不管時代如何變化,這仍是一種真誠又私密的交流方式,與學生的心更近了。

2、網絡思政工作室的工作不僅要保證公衆號的更新,還要做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比如深夜電話亭。

3、多鼓勵、少批評;多傾聽,少懲罰。道理學生都懂,有時候你不需要做什麼,他很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只需要有個人去聽他,支持他,就好了。

在完成“100個大學生100個故事”系列之後,我一直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接下去可以再做點什麼,現在我大概有思路了。

2019,希望這是我的又一個高光時刻,感謝!


- 完 -

近期文章:

01文字稿整理:【CETV我是輔導員】第一期祝鑫老師——用“情書”叩開學生心靈的大門

02演講稿:匯聚“中國力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你我他都是中堅力量

032019,想對自己說的話

04跨年|2018年,我做輔導員,第5年

05曲建武老師《做大學生人生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講座金句整理

06輔導員的3個境界與4個角度——一位老輔導員的心聲

07輔導員專訪|莊經緯:“付出的努力和愛總能帶來真實的感動”,因爲熱愛,所以一往直前

作者簡介| 經緯老師

一位有種、有趣、有料的高校輔導員老師,與你聊聊成長的故事。願我們野蠻生長,最終閃閃發光!(ID:fudaoyuanzhua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