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

圖片發自簡書App

        聞長者言,人才出鳳凰者,蓋有龍脈在焉。

        昔朱氏大明立,爲堪輿術士所察,言於君上曰:湖湘西有九龍聚首之盛,甲子之內必有真龍天子出。上令斷之。

        初,鳳凰之水自長潭江而下,至今之玉氏山房腳下,經清沙灣出而浩渺東去。南華一脈如蒼龍盤踞,又驀然回首狀。自朱氏截山斷脈,水道新改,江則豁然中流而不復曲折迴旋矣。右觀景山爲南華凸出處,左而獨留奇峯一抔土者。兩峯隔河相對以默,自此再無相攜。獨有古木蒼蒼,風雨相招也矣。

        鄉人以交通計,修建三拱石橋連接之。橋曰虹橋,因蓋有樓亭,又曰風雨橋。自此雖龍脈無存,然文脈乃得厚續焉。更兩岸吊腳民居,於碧水光波間,樓影綽綽;一行去來鷗鷺,在青山嵐氣裏,羽振翩翩。夫鳳凰風物,縱觀中國焉有其二乎?

        上世紀八十年代,古城之北,沱江之上,南華門大橋虹霓初架。爲貫通新城計,亙山斷而豁口出。里人有長者曰:此舉固爲重大,但斷我龍脈,則鳳凰人才之將竭矣。有司然之。遂於兩山豁口修建南華門城樓以鑲接之。此後二十年,鳳凰文藝書畫界人才亦頗爲鼎盛。

        廿一世紀以後,旅遊興則文藝衰微日漸。人之大興土木而枉顧傳統,古城居民四散而銅臭之氣漸濃。民散則氣散,散則攏復難矣!

        近又有西門坡平於鏟土機下,代之現代樓盤曰“南華里”。名雅則雅矣而樓宇實不倫不類。西門坡爲陳渠珍故宅,里人言曰:八角樓日出,第一縷陽光就照耀於此。不然老師長何故建宅於此耶?

        我聞古人建城修宅,最善因勢利導。古城城中有山,城中有水,山、水、城、樓、橋宛如畫圖。如若削山擴城,古城何謂古城?鳳凰亦不復鳳凰矣!

        如今爲官皆異地出職,外人只爲頭頂烏紗,所謂文化事業之於經濟事業,其比何啻於螞蟻之於大象哉?龍脈之說,玄虛不足以道,然古城之毀衆所目矣!


        弘二務虛秋月於息心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