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WWDC與谷歌I/O開發者大會誰更有影響力 ?

摘要:

一年一度的Google I/O和WWDC均已結束,兩個開發者大會的關注重點都在系統之上,並都致力於開發統一平臺。那麼,從桌面和移動操作系統、智能手錶、音樂、地圖到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Google和Apple究竟誰更勝一籌?

Google I/O和Apple WWDC是開發者們的兩大盛宴,因爲往往在會議期間兩家科技巨頭都會帶來歷年的最新產品、技術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今天我就來帶大家PK一下谷歌和蘋果在歷年的開發者大會中,誰更能引領科技發展。

Google I/O 簡史

Google I/O是由谷歌舉行的開發者年會,設計的內容從最初的開放網絡技術開發網絡應用發展到現在的智能硬件和雲端服務. Google I/O大會以前的名字爲 Google Developer Day,分別在 2006 及 2007 舉行, 所以我們熟悉的開發者大會沿用了下來。然後Google I/O 這名字是有含義的:I = Innovation,O = Open,另一方面,一個程式員第一件事要學的,也是電腦的 I/O : I = Input,O = Output。

Apple WWDC 簡史

WWDC –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

相比年幼的 Google I/O,WWDC 就像是個盛年而成熟的男人。由 1996 年開始,Apple 每一年的年中都會在加州舉行, 到今年的 WWDC 已經數十屆了,通常在公佈開始接受報名後,只在一週之內便已完全爆滿!

自 1998 年開始的 Keynote Show,leader們的個人表演,已經是每年的 WWDC 重頭戲。所有人在排隊進場時,看到各大媒體的部署都特別感受到什麼叫全球焦點。

文化異同

其實如果要說的話,明顯地 Google I/O 是將 WWDC 作爲藍本,向同一個目標出發:取得開發人員的心。

對於取得開發人員的歡心方面,蘋果一向是其中的表表者。過去二十多年,即使 Apple 曾經進入最低潮的年代,但依然是有一班忠心而優秀的第三方開發人員,爲它孜孜不倦地開發軟件。由 OS-9 到 OS-X 的鉅大進化,蘋果能夠成功,除了 OS-X 本身是基於 Unix 的優良平臺外,第三方開發人員的努力實在是功不可沒。而今時今日 iOS 上的 Appstore 能夠帶領手機軟件平臺,亦可以說是一大批獨立開發人員,以及小型的軟件開發公司的功勞。

特別要一提,蘋果自家的開發功具 X-Code,亦跟 Apple 一向的產品一樣,十分 User Friendly。今年即將推出的 X-Code 4.0,亦看到有很多貼心的設計,使開發人員在開發時更快方便快捷。

WWDC 以及 I/O 大會,其實主角都是有一至兩場的 Keynote,然後加了一系列的技術講座,再加上有分門別類,接近 1 對 1 的 Lab Session。試想想,平常你根本沒有機會可以直接跟 Chrome 或者 Safari 的開發者面對面談談你開發時候面對的難題吧。特別是 Apple,除了是 WWDC 外,它們的員工一向很少會直接跟用家及開發人員接觸。

難以形容的優越感

很多參加的開發者感覺最強烈的就是 Google 的人員沒有 Apple 人員的那種優越感。Google 的員工,一般給人的感覺都是親切而技術相當了得,雖然是 Hacker 高手但也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Google I/O 的很多方面都給開發人員一種親切而開放的感覺,同時亦是用心地去使你進入開放的 Web 開發世界。

Apple 的就不同了。整個 WWDC 給你的感覺都是:你能來 WWDC 你真的是幸運啊。可能你會問,到底是那裡不同,但我只能說這個是整體加在一起的感覺。由員工精心打造的 Presentation,到 Lab Session 內的講解,以致於其他在會內的安排等等,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差別。沒法子啊,今時今日的 Apple,是手機界的老大哥,不再是以前要討好開發人員的年代了。

要說明這意思,想借用在 Twitter 內,有一位 Apple 的開發人員說了一句:「Apple 是串,但它串得起!」(這句是廣東話,意思是:Apple 是看不起人,但它有實力可以這樣作)。大家應該明白了吧。

開放對封閉 – Web App vs Native App

其實,在 I/O 跟 WWDC 內,你可以完全切身的體會兩者的分別。Google 主要是希望你爲 Web 多開發厲害的 Web Application,Apple 主要是希望你再多多開發收費的 App,最好是開發遊戲 (從大量的 Game 相關 Session 可以看得出來)。

由多方的訊息都看到,其實 Android 的出現可以說是 Apple 迫出來的。因爲 Google 深明白 Apple 平臺的封閉,相信 Google 一早便預計到了。我們還不知道未來能否再見到使用 Admob 或者 Google Adsense for Mobile 的 App 可不可以上到 Appstore 呢。

iOS 改變了 WWDC,同樣地 Android 也改變了 I/O。Google 已刻意地在第二天的 Keynote 才提到 Android,但還是不能避免地成爲 I/O 的主角。我相信 Google 還是想以 Web 爲 I/O 的主角的。

其實我相信以 Google 的力量,要做到 Android Market 上所有 App 都能在全球售賣絶不是難事,但爲什麼它花了幾年時間還沒有完成?大家想一想,Google 的最主要收入是什麼?雖然筆者不想這樣猜,但事實告訴我們,Apple 有心以 Native App 稱霸市場,結果由基本的 Payment 到 In-App Purchase 都搞得頭頭是道。Google 在這方面真的是使有心在 Android 平臺上掘金的開發人員相當失望。

Google 之意不在酒?

對 Google 來說,看來開放的政策本身也是一把兩刃利劍。Chrome OS,本身就是希望大家主力寫 Web App 來取代 Native App。初生兩年的 Android,卻因爲 Symbian 以及 Windows Mobile 的不濟,成爲單挑 Apple 霸權的白騎士。Android Market 雖然本身是比 App Store 開放,但相比 Chrome OS 的 Web App,還是兩碼子的事吧。

Google 最後會將全部精力放在 Android App 還是 Chrome OS 的 Web App 上?不過無論 Google 取向如何,Apple 跟 Google 之爭,其實也是開發者之爭。

我想大家以後還是靜心看看這場開發者爭奪大戰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