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事,恆心堅持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個段子,形象地比喻了課堂衆生相,很搞笑。

老師以4G的速度講

學霸以Wifi的速度聽

學神以3G的速度記

有的學生以2G的速度瞅/發呆

有的學生聽着聽着掉線了

還有個別孩子壓根就沒開數據連接

還有幾個孩子一直飛行模式......

還有的孩子一開始上課就自動關機了......

仔細想想,課堂上學生的聽課狀態,還真就是這個樣。

閒暇時大家在討論,爲什麼學生在一個課堂學習,學着同樣的知識,聽同樣的老師講課,做同樣的作業,課堂時間也同樣長,學習效果卻不盡相同呢?

有些人當堂知識當堂消化,做起題來得心應手。儘管用的時間很少,但效率很高。你可能看到他每天一下課就出去外面玩,但學習成績卻很好。而且這些人自學能力都非常強,學過的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活學活用,基本上都是學霸。

有些人聽課也非常認真,可能當堂知識會有些疑問,但通過課後問老師,問同學,加上做作業,做練習,也基本能夠掌握所學知識。這些人通過不斷努力,學習也不會很差。

有些人課堂聽課不是很認真,知識學得囫圇吞棗,課堂講授內容通常來不及消化和理解,課堂上沒聽懂,課後也沒及時複習,只是盲目地去完成作業,由於知識沒理解,沒掌握,學習效率低,做作業速度也不快,每天疲於應付,越學越吃力,越學越沒勁,時間一長,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

有些人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也不按要求去做,他們認爲反正我笨,我就學不會,破罐子破摔,最後乾脆不學習了。每天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看小說,開小差,或者乾脆逃課。

如此種種,歸結其原因,不排除有智力因素的影響,但最根本的還是學習態度的差異,或者說是學習用心程度不同。用心程度不同,學習效果也就會千差萬別。

有些父母說,我家孩子一天到晚在學,在學校學,回到家裏也在不停地學,晚上學到深夜,睡覺時間都很少,在家裏什麼家務活都不幹,結果成績還是不好。其實認真分析分析,孩子的有效學習時間到底有多少,當他在那裏學習時,思想是不是開了小差,是不是在那裏用心學習,都得打個問號。

一個人做事情,用心與不用心效果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用心去學習,去做事,就會全心投入,深入思考;就會想盡辦法,找準規律;就會廢寢忘食,專心致志。如果不用心,就會淺嘗輒止,敷衍了事,學習不深入,工作不細緻,即使耗費時間再長,也不會有任何效果。

用心是衡量做事效果的標準,用心是體現努力程度的標誌,用心是彰顯成功與否的試金石。用心做事,恆心堅持,我們就離成功不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