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盛機電和七牛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工廠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隨着工業製造技術的發展,製造業正在從「業務驅動型」向「數據驅動型」演進,而大數據分析與價值提取則是「數據驅動」之源。七牛雲將與晶盛機電一起持續挖掘行業通用場景需求,用數據賦能傳統高端裝備業。提升高端裝備的運行效率,共同爲客戶打造智能工廠。

10 月 15 日,晶盛機電(300316.SZ)與七牛雲的工業大數據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浙江杭州舉行,晶盛集團副總裁傅林堅博士與七牛雲執行副總裁杜江華先生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晶創自動化軟件事業部總經理單連濤先生與七牛雲數據科學與產品團隊總負責人陳超先生攜項目關鍵成員出席儀式。

晶盛機電和七牛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工廠

合作背景


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晶盛機電”)創建於 2006 年 12 月,是一家以“發展綠色智能高科技製造產業”爲使命的高端半導體裝備和 LED 襯底材料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於 2012 年 5 月在創業板上市(證券代碼:300316),下屬 11 家子公司,3 個研發中心,其中 1 個海外研發中心,擁有工業 4.0 方向的省級重點研究院、省級晶體裝備研究院等研究平臺、博士後工作站。公司以技術創新作爲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國內光伏產業鏈裝備最齊全、技術最強的裝備龍頭企業。

上海七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七牛雲”)是國內領先的以視覺和數據智能爲核心的企業級雲計算服務商,在大數據和雲存儲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公有云產品,已支撐幾十萬客戶的存儲與大數據業務,並在基礎技術設施方面具備豐富的私有云實施經驗。一直致力於圍繞「海量數據管理」,持續追求技術創新和客戶價值,幫助企業客戶快速上雲,創造更廣闊的商業價值。

項目價值


此次雙方共創的工業大數據合作項目(下稱“智能工廠項目”),是基於時序數據存儲與大數據分析引擎的工業大數據分析平臺,包括硬件系統與工藝數據採集、數據預處理、時序數據引擎、生產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引擎等模塊,覆蓋數據的產生、採集、存儲、分析等全生命週期。

七牛雲與晶盛機電依託彼此在行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深厚沉澱,將大數據技術與半導體、光伏領域緊密結合,直面單晶硅生產企業最棘手的問題,充分挖掘出設備各個硬件子系統的健康程度,以及各工藝階段的多種參數對最終產量與質量的影響,實現檢測生產設備的健康狀況、提升單晶硅產量、減少生產中的各項工藝損耗。

通過與晶盛機電設備專家與工藝專家一道對業務的反覆推敲與梳理研究,七牛雲對問題本身的瞭解也更爲深入和細緻,不僅提供了強大的計算分析能力在數據分析層面緊密貼合問題,實施層面與廠商現有的軟硬件系統也實現了深度結合,同時還將先進的 AI 技術引入工業大數據分析,在監測設備歷史和現有運轉狀況的同時,還具備一定對未來趨勢做出預測的能力。

行業意義


目前國內外對於單晶硅的生產主要停留在單純研究硬件系統與生產工藝的階段,在局部系統上對質量產量的提升有一定針對性,但是整體上對硬件系統間協作、現有工藝的有效性評估還缺乏相對科學的定性與定量研究。

此次雙方共創的智能工廠項目,在基礎架構層面也充分考慮了通用性和未來可擴展性,通過在技術上做解耦合,提供非常靈活的服務方式,既可用公有云的形式接入服務,也可以私有部署的方式爲廠商單獨部署系統,兩種方式差異極小,項目具備極高的投入產出比。不僅在同行業方向可以拓展自如,也可以在上下游行業方向無侵入友好集成。

未來展望


隨着工業製造技術的突飛猛進及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製造業正在從“業務驅動型”向“數據驅動型”演進,大數據分析與價值挖掘是“數據驅動”之源。

目前智能工廠項目一期已完全達到既定目標,成爲客戶研發部門和質量部門不可缺少的質量分析工具,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工程師被動接收質量反饋的困境。該項目的模式對大多數製造企業和研發企業都有很好的借鑑性和複製性,該項目也是七牛雲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里程碑意義實踐。

智能工廠項目的核心部分—時序數據引擎,是七牛雲大數據團隊的開發的時序數據引擎,具備高吞吐、高可用、高可擴展性的特點,具備非常高的數據寫入性能與數據壓縮比,爲企業提供高性能與高資源利用率的系統,同時由於其高可擴展性、數據自動均衡和良好的災備能力,在運維側對使用者特別友好,非常適合私有化部署輸出到傳統高端裝備企業。

本次正式簽約後,七牛雲將與晶盛機電一起持續挖掘行業通用場景需求,用數據賦能傳統高端裝備業。提升高端裝備的運行效率,共同爲客戶打造智能工廠,未來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