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天下無難事

常常聽人說,這件事好難呀。孰不知,不是事難爲,而是不肯爲,不願爲,是“懶”字在作怪。

古人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奮”可以說是從古至今幾乎所有成功者都在踐行的真理。然而更多的人則把成功寄託於“勤奮”之外的偶然性。“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於反覆思考而成功,但他卻能毀於隨隨便便。

學業、工作、事業,乃至一個小小的興趣愛好,良好習慣的養成,沒有一個不與勤勉息息相關。勤奮的人縱使出身卑微,形象醜陋,但他始終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微笑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生活與挑戰,即使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遭到很多人的冷嘲熱諷,但他依舊能保持那種我就是王者的自信,他們一旦看到了黎明,便不懼怕夜的黑暗和孤獨,不言輕易放棄,不忘初心,始終堅持着那份執着和夢想,形單影隻又何妨?即使世上沒有一個人爲自己喝彩,世界都與你無關,又如何?又怎樣?你還是你,一個特立獨行的你,一個獨一無二的你,一個不負青春的你……

古往今來,天道勤酬的事例比比皆是,他們用自己勤奮至極的人生態度,詮釋了努力的意義。

漢朝少年匡衡勤奮好學,鑿壁偷光,最終成爲漢元帝的丞相,成爲了西漢時期著名的學者。

戰國時蘇秦發奮讀書,常常讀書到深夜,想睡覺時,就拿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馬上醒來,再堅持讀書,最終成爲著名的政治家。

漢朝時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每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就會猛地拽一下他的頭髮,一疼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他就是用這種辦法,發奮苦讀,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爲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晉代人車胤小時候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借螢火蟲的微弱光亮刻苦讀書。晉代人孫康冬天利用雪的反光讀書。他們雖家境貧窮,卻勤學苦讀,夜以繼日,苦學不倦,最終都成就了一番事業。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曾說過:“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關係的。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纔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可見,勤奮是所有成功者的必修課,努力是所有成功者的制勝法寶。

青春就像一列轉瞬即逝的列車,即使你早已等在站臺上,目不轉睛地盯着它從遠方飛馳而來,但當它經過你身邊時,你纔會發現,即使你很努力,但還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駐足觀看它的外觀和內在。把握青春,不負韶華,讓自己學會勤勉,拒絕懶惰,不再拖延,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驕傲自信的內心和勤奮踏實的風采。

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堅持、勤奮和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勤奮勤奮再勤奮,努力努力再努力,莫讓懶惰磋砣了青春,莫讓空虛浪費了生命,莫讓等待虛度了年華。用成就豐富你的內心,用夢想填補你的人生,用勤奮歷練你的經歷,用努力成就你的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