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67】聽身邊的同事,講述他們如何成爲部門大牛的故事

今天,部門又召集大家開大會,一般開大會,大家都是昏昏欲睡,我也不例外。

但在今天的會上,來自部門的幾個大牛們,給我們講述他們如何成長的經歷和故事,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覺得有很多收穫。

我總結一點就是,大牛之所以爲大牛,身上一定有貴重的品質:


同事1

他上來就說,任何技術都很快被淘汰的,身處通信行業,他經歷過很多語言,而很多都已經消失殆盡,早就被棄用了。即使是現在非常火的C++,他認爲也是暫時的。那麼,唯有不斷適應這個變化的世界,出來一種新的語言,就不怕困難,快速學習,那麼曾經學過的,也不會白費,會化爲你自己學習新知識的基石。另一方面,他也講了,程序員通常會給人一個埋頭苦幹的感覺,但是實際上我們應該也擡頭看看天空-舉頭望明月,而不僅僅是低頭思故鄉。

如何做到舉頭望明月呢?他提出了一個3P理論,

第一個,PPT,暗喻大家應該學會分享出自己的經歷。比如,做完一個項目,要學會總結,然後把經驗分享出去,這個和我最近學的知識管理不謀而合,學會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個,paper,再升級一點,就是要把自己的經驗整理成文字分享出去,比如我現在就是把今天自己的所學分享出來。他舉了一個我們行業的例子,我們可以把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和知識整理成IPR,也就是知識產權。雖然這個很難,但是隻要行動起來就不難,我們當中確實有很多同事做到了。爲何他們會做到?因爲他們不會想困難,只會想如何付諸行動。

第三個,politics,這個是告訴我們要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其實正如《原則》裏所說,人與人大不同,所以在埋頭苦幹的時候,需要我們去學習別人的經驗,從別的部門,別的公司,甚至別的行業。我們需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同事2

第二個同事分享的內容看着很簡單,但是蘊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

首先,他跟我們講了一個自己的經歷,以前,他在三星工作的時候,因爲是日企,對質量的把關特別嚴格,每個產品都是做到極致,質量也控制的很變態。但是正因爲有那幾年的經歷,讓他養成了做爲一個程序員非常重要的兩點品質:完美主義和open and close.

第一,完美主義,就是說,你在完成一個產品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迭代,你要把它當做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精益求精,而不是當差不多先生。對產品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產品做好了,你自己就自然而然成長了。

第二,open and close. open就是你需要有一顆及其開放的心態去學習他人,哪怕現在自己已經是一個領域的專家,但是學無止境,遇到問題還是需要有開放的心態。close呢是對自己的階段性成果要進行總結,這個也跟我最近學的覆盤總結不謀而合。


同事3,

對於這位同事講的很多技術細節我已經無法回憶起來,但是下面這個圖,我記憶深刻:


這個圖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1.不要把自己侷限於自己的角色(role)裏面,很多人接到一個任務,別人告訴自己做什麼,就開始做什麼,不肯多思考一步,不肯多做一點。而那些真正渴求成長的人,就會思考,爲什麼這個產品這樣設計呢?(design) 爲什麼這個產品要這麼架構呢(architecture)?產品這樣設計真的合理嗎?是否有更好的方案?所以這些人,會迅速的讓自己成長起來,與同時期進來的同事進步更快,原因就在於,他們不侷限於自己被分配的角色。

而確實這位同事3,才進來公司短短兩年,就榮升爲小組的領導,把同期進來的人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從幾位同事的經歷中,我非常明顯的感覺到,作爲一個優先員工的品質,他們之所以成爲他們現在這樣,就是這些品質成就了他們。

無論是學會分享,還是向他們學習;無論是完美主義,還是覆盤總結;無論是不侷限於自己的角色,還是多思考一步。如果你想成爲團隊的佼佼者,不妨試試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