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淺析家庭教育的一種稀缺心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新世紀以來,家庭教育浪潮此起彼伏,日益受到父母們的重視與追捧。

爲了培育好下一代,他們不辭勞苦,紛紛奔波各地參加種種培訓班,成長班,聆聽大師們的教育箴言。或者,帶着孩子去參加各類活動,什麼夏令營,冬令營,禮儀文化班等等不一而足。

近兩年,微課又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勢不可擋。什麼心理諮詢,教育輔導,父母們再次穿梭期間,忙忙碌碌,樂此不疲。

以上種種不難看出,父母對孩子成才的熱切期望與急迫心理。

由此可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仍是俘獲父母的一種稀缺心態。

下面,我們看幾則案例,來一探究竟。

案例一
8歲男孩,不愛學習,每天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習慣也不太好。凡事不善於動腦筋,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平時對父母的話不當回事,並且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案例二
15歲 男孩,成績平平,想上好的高中,將來考上北航之類985大學,但不願意付出,信心明顯不足。
案例三
18歲男孩,一年多不與父母說話,即使說了,也是隻言片語,並且不願回答父母的任何問題。父母對此很着急,因爲快高考了,想與孩子談談高考志願、目標等問題,卻不知怎麼和孩子溝通。
案例四
19歲男孩,大一在讀。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沒參加任何學校社團活動。整日癡迷網絡遊戲,甚至逃課。學期末,各門功課均掛科。當孩子父母接到學校通知時,如晴天霹靂,後悔之餘卻一籌莫展,不知如何解決。

以上案例囊括孩子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個階段,顯而易見,學習在父母心中仍占主導地位。

希望孩子成才,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當然無可厚非。但,在這種急功近利心理驅使下,他們無疑步入稀缺怪圈。

過分關注學習,而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如良好的行爲習慣,人際溝通能力,行爲控制力等,這也是一種管窺效應。即僅看見管子內的東西,而管子以外更具價值的東西被忽略了。猶如一個人坐井觀天,井外面的世界被完全阻隔。

連鎖反應,管窺效應之下,又會抑制對孩子更好的長遠規劃,同時父母也會做出不明智抉擇。像讓孩子參加補課班,請家教一對一輔導等,大有“不提高成績誓不罷休”的決絕與堅定。而父母們的培訓也多數涉及如何提高孩子成績,目標相當明確。

殊不知,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機器,不一定會按照既定軌道運行。如,案例中孩子不愛學習,沒有信心,與父母形同陌路,甚至成年了仍對自己未來一片迷茫,整日渾渾噩噩,不知路在何方。

這,也是管窺效應下,造成的帶寬嚴重不足,使父母們認知能力,執行控制力普遍下降,根源皆是急於求成的稀缺心態所致。

帶寬負擔過重,更會加劇稀缺心理,造成短視與盲目。爲提高學習成績,父母無故擠壓孩子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忽視他們日後長遠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培養,因而做出更加錯誤的選擇與決策。由此,家庭教育陷入稀缺陷阱而無法自拔。

面對家庭教育的稀缺現象,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第一,適時放手,改變急迫心理。

案例中存在的一個問題:親子關係不順暢,即孩子與父母缺乏溝通與交流,甚至產生牴觸情緒。

可以肯定,孩子不信任父母,並與之產生了隔閡。試想,如果孩子不信任,那麼,即使他們再好的建議,孩子也會熟視無睹,不加理睬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好的親子關係,也體現家庭教育的成功,而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深入瞭解、接受和尊重。

所以,父母必須尊重孩子意願,學會傾聽他們真實的想法,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否定他們。更不能把自己意願強加給孩子,像報輔導班、請家教等都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當然,傾聽也是爲了同理孩子,明白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給他們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需要注意,對孩子切忌說教,而是啓發引導,潛移默化,讓他們一點點接受。如果孩子要求確實合理,父母也要做出適當讓步,適度滿足孩子需求。

家庭教育裏,孩子應該是一隻展翅試飛的雛鷹,而不是牽在父母手裏的風箏。父母要學會適時放手,給他們拓展一片自由的天地。同時,須慢慢調整自身心態,逐步改變急迫的心理。

家庭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須沉潛數年,方見成效。 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說,“我們對於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於兒童而言。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心切。忽視則任其像茅草一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第二,拓展思維,明確重點。

上述案例顯示,孩子對學習普遍興趣不高,其根源是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人生規劃。沒有目標指引,就如夜裏行舟,遲早會因觸礁而沉沒。目標是方向,也是前行的動力。

作爲父母,就要拓展思維,避免管窺效應,將目標重點納入管子當中,引導孩子具備強烈的目標意識。

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首先,要啓發孩子願景,對未來勾畫一個美好的願望,當然這個願望必須是美好的,像將來當醫生爲患者治病,做研究員想法治理霧霾等等;

然後,幫助他制定具體可行的計劃,這當中父母要付出更大的耐心、信心、決心,同時每一步都要定期檢查,嚴格監督。當孩子一個個小目標實現了,有了成功的體驗,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會逐漸提升,而且,對學習的興趣也會與日俱增;

最後,對孩子適當獎勵很必要,但注意精神鼓勵更多些,因爲給孩子更多的愛與賞識,有時往往會出奇制勝,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榜樣示範,彌補帶寬。

幾則案例均反映一個問題:孩子人格並不完善,或多或少存在着缺陷,如畏懼困難,缺乏信心,疏於溝通等。

那麼,究竟教育出怎樣的孩子,纔會適應千變萬化的新形勢呢?是高分低能的孩子?是情感冷漠的孩子?是憤世嫉俗的孩子?還是人格健全的孩子?當然是後者。

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可以面對任何困難與挫折,毫不氣餒;可以自信昂揚,充滿鬥志;可以順暢的與人溝通,人際和諧;可以 積極進取,樂觀向上。

有一句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是什麼人,孩子將來也可能是什麼人。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要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彌補帶寬的不足。

當你放下手機認真學習的那一刻,一定會感染孩子,影響孩子的,那麼,網癮問題或許就會迎刃而解。

當你對未來精心規劃,未雨綢繆時,那麼孩子也會受到鞭策與鼓勵,對未來充滿着希望。

所謂正人先正己,家長用自身人格的魅力時刻影響孩子,定會贏得孩子的尊重與敬愛。

有人說,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爲的收穫;播上行爲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得到命運的收穫。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步,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教育孩子?是在稀缺陷阱裏苦苦掙扎,還是潤物無聲,靜待花開?或許,每一位父母,早已有了自己的認識。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