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關山有個五億年前的約會

關山斷崖

說起關山國家地質公園(以下簡稱關山),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去了一次,結果深深地被那裏的石峽深谷、飛瀑流泉、清溪幽潭、巨石裂隙、石柱沖天和居民的樸實、純厚所折服。於是,在今年國慶節假期,我再次帶着家人和朋友,又一次體驗了關山的魅力。

關山,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上八里河鎮境內,處於南太行南麓,距鄭州市區145公里,驅車自駕大約2個小時就可到達。

關山的地貌雄險壯觀,自北而南,從1600多米的中山直落而下,與華北平原相接,在山前形成整體連通巨嶂,其雄深之勢非泰嶽可比,其峻極之形與華嶽抗衡。從平原北望,遠觀儼然一座巨石拔地而起,近觀更覺氣勢磅礴。

關山

因此處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楔狀關隘,是西南黃土高原通往華東平原的通道之一,歷史上號稱太行八徑之三。從春秋戰國至明代,一直爲兵家必爭要塞,關山也由此而得名。

關山景區的門票並不貴,每人60元,電瓶車每人往返是30元。從售票處到進入景區門約3公里,這一段需要乘車,不然走的時間太長,會消耗很多體力。

參觀關山,有兩個方式,一是從下向上走,一路觀景一路爬山,至山頂再乘車下山,能體驗登山的樂趣,不過就是消耗體力;二是直接乘車上山到天柱峯,然後一路向下看,省時省力。

我第一次是爬山上去的,第二次是乘車上去的,前後遊覽了兩遍,可以說感觸頗深。今天,我帶大家一路登山一路觀景。

01 盤古河水聲潺潺

盤古河是關山門口的第一個景點,在門口的左側,入門可聽到嘩嘩的水聲,它是景區內山泉彙集而成的一條山溪,因爲是唯一一條出水口,所以水勢較大,水流較急,沿途飛流、水灘衆多,爲景區增添了不少潤色。

盤古河

02 白龍瀑氣勢磅礴

沿山路拾階而上,盤古河忽左忽右,一路伴隨,像是在引路,歡迎遠方的客人。

柿子樹

沿河兩邊山坡上,遍地開滿了秋季鮮花,有白色的、有黃色的,還有紫色的。遠處半山腰到處都是黃櫨樹、火炬樹的紅葉,還有掛着紅燈籠的柿子樹、山楂樹,景色妙不可言。

太行菊

當翻過一處不高的陡坡,跨過盤古河的石櫈橋,走到了一處開闊之地,轟然一陣水聲震天而來,這就到了關山著名的景點之一----白龍瀑。

白龍瀑

白龍瀑布是關山景區最具特色的瀑布,它從距谷底80餘米高的懸谷中流出,猶如白龍出洞,飛流直下,彙集成潭。

白龍瀑布右上側紫紅色石英岩崖壁上,山體酷似一頭巨象,將長長的鼻子伸進白龍瀑布中嬉戲,故稱天象戲龍。

天象戲龍

站在瀑下,傾聽飛流直下的水聲,張開雙臂接納着撲面而來的水霧,頓時讓你感受到白瀑布的磅礴之勢。

你也可以置身於天象戲龍潭邊,欣賞白龍出洞的瀑景,仰望傳說中的張良腦,撫今追昔,逐想歷史滄桑。

03 紅石峽谷深澗鳴

從白龍瀑右側沿石階上行,經過約有200個坡度在25度以上的臺階,就登上了一個半山腰,沿山腰小道一路蜿蜒前行,轉過一道大彎就到紅石峽景點。

紅石峽是關山景區的又一張名片。它全長500米,高差40米,是地表水經過250萬年時間,切割紫紅色石英岩狀砂岩而形成的傑作,這裏也是關山水體景觀的高潮所在。

紅石峽瀑布

站在谷頂向下俯視,只見一道寬度不足30米的深谷幽壑,像是用刀斧在石壁上垂直向下劃開的一條長長的豁口,峽內碧水飛奔、疊瀑成羣。

紅石峽流泉

立於谷底,仰觀兩側高山聳立、紅巖對峙,天際一線,你會深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紅石峽谷潭

谷中溪水婀娜多姿,在周圍環境的映襯下不斷變換深綠、碧藍、銀白、褐紅、嫩黃的顏色,時而飛流直下、時而匯聚成潭、叮咚作響,如鳴佩環。

清撤見底

穿過谷底,爬上一個由巨石形成的垂直洞口,就走上了峽谷中的棧道。沿棧道一路,你還可欣賞到砂岩層的交錯層理,宛若一幅天然的彩繪畫廊。

小橋流水

04 藝術小站展示大山的質樸藝術

飛雁

過了紅石峽向上走,來到一處開闊之地,這裏基本上到了溪水源頭,有三兩戶農家賓館。你可以在這裏邊休息,邊欣賞一下紅石峽園林飯店的根雕藝術。

店主人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在家門口擺了個小攤,放了大約10張石桌子和一些櫈子,供遊人休息、用餐之用。

高跟涼鞋

店主人是個有心人,酷愛大自然,從山裏找到一些奇型怪狀的石頭、樹根、木樁、花草,經過自己簡單地加工、組合,擺成了別具一番情調的藝術品,可觀可賣,給小店增添了不少藝術的氣息。

海馬

05 千年古桑講述着大山的傳說

過了藝術小店約有100米,便可看到一棵千年古桑樹,據介紹有已在此生長了1700多年了,這棵樹可是有故事的呀。

千年古桑

相傳王莽、劉秀爭天下時,劉秀被王莽追殺到樹下,吃了樹上的桑椹解飢渴而體力大增,終於逃脫。王莽追至樹下惱怒萬分,拔劍劈樹,留下了一道千年“劍痕”,目前還可以清晰看見。

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現已無法考證,但在桑椹熟時,遊客可以一邊數着桑樹的年輪,一邊品償着來自千年古樹的美味聖果,不也是一種樂趣嗎?

劍痕

再向前走就到了東陵村,時間基本上到中午了,你可以在這裏償償山裏人家做的農家飯。

他們都是本地山民,十分的樸實、厚道,飯菜都是自己做的,就地取材,價格也很便宜,份量也大。我特別喜歡吃這裏的山韭菜水餃,味正而鮮美。

06 關山勝景臺美景盡收眼底

從東陵村向上,就進入了關山地質公園的核心區,沿途你可以看到來自4-5億年的海底沉積岩石,在地質作用和日曬雨浸下,溶蝕、崩塌、斷裂而形成的各種各樣的地質構造,有千層餅、岩溶石壁、一線天、側身峽、一米陽光、天柱石、天然空調、大方石、醉石等。

向上走約50多個石階,就可以來到關山勝景臺,在這裏可以盡收關山的美景。

關山聖景

向東可以俯視關山整個峽谷和東部平原,看到盤古河一改在山谷間奔騰的喧譁,出山後靜靜蜿蜒向前逝去;疊嶂的層巒依次降低,消失在東方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盤山公路就像一條蒼龍在山嶺間蜿蜒盤旋。村鎮遠遠看去像是一個個黑色的珍珠在平原上星羅棋佈。

轉過身來向西環顧,可看到大山拔地騰霄,壁立千仞,峯柱陣列,如一排排太行山之神守護着東部平原大地。長有叢叢白花的羣峯,在雲端若隱若現,如羣仙朝拜,飄逸端莊。

羣山環翠

看到這裏,你會不由自主地感嘆,大自然在創造關山勝景的同時,在此處巧妙地設置了一個很好的覽勝處,真是神之筆呀。

07 遙想大海---來自5年億前大海的禮物

石拱門

從關山勝景下來,穿過一個巨型石崩塌形成的拱形門洞,一路向上爬行,到了盤山公路,沿公路向上走約100米,進入逍遙宛後,就來到了一塊大方石前,石塊前面的一處黑色大理石牌子,上面篆刻着四個大字----遙想大海。

遙想大海

看到這四個字後,你會感到奇怪,怎麼會在半山腰讓遙想大海呢?

細看一介紹,才知道這塊大石頭可是有來頭的,它形成於距今5億年前的大海深處,記載着幾億年的滄海桑田,今天如此近距離觀看,怎能不使人遙想起那已消失的蔚藍大海呢?

08 一米陽光內只能看到一線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向上走約150米,路不見了,只見一塊巨石擋住了去路。巨石中間有一條1米左右寬的縫隙,自上而下筆直地穿石而過,這裏就是關山最神奇的景點之一,一米陽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條狹窄的通道,發育在岩石的巨大裂縫中,最寬處只有1米,遊客置身其中,仰視天空,僅僅可見一米寬的藍天。在中午時,石縫內僅能射入1米寬的陽光,故起名叫“一米陽光”。

09 側身峽中貼壁而行

過了一米陽光,就走到了亂石堆。道路兩旁的巨石東倒西歪,橫陳遍地,雜亂無章。一條小路從巨石之間的縫隙中彎彎曲曲前行。

曲徑通幽

仰視四周巖壁,如崖挺立,不時可見到松樹從巖縫裏頑強地生長,向遊客展示着生命的奇蹟。

樹生石上

途中會遇到兩塊巨石相依距,中間有一條狹長的窄石縫,僅能容下一個人側身向前穿行,而且面部幾乎貼着石壁,這就側身峽。它是從高處山體崩塌滾落下的兩塊巨石緊靠在一起形成的,最窄處只有0.5米,僅能容下瘦人側身而過。

側身峽

看到這裏,你會真正理解,關山名字的由來了,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

10 天柱峯霸氣沖天

天柱峯可說是關山地質公園的招牌之一,也是最後一個景點。從側身峽一路向上,很快就會走到天柱峯下面。

遠觀天柱峯傲然挺立,似一位將軍峯率領着後面的七座峯,陣列以待。

天柱峯

形成天柱峯的岩石,距近已有4.38-4.9億年,由於石灰岩易於溶蝕的特性,流水沿發育的垂直裂隙進行溶蝕,冬季晝夜溫差形成的冰劈作用,又加快了裂隙的形成,最終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石柱樣的孤峯。

參觀天柱峯,可以直接順石階而上,上下大約50分鐘時間。也可以乘座麪包車,每人10元錢,直接拉到峯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站在天柱峯下向東遠眺,視線開闊,藍藍的天,淡淡的雲,還有遠處的山峯,神似八仙巡海。

八仙巡海

過了天柱峯再向西,就到了山西地界。所以,看了天柱峯後,就不要再向前走了,回頭下山到東陵村,乘坐景區專車下山。

關山不僅是一處國家地質公園,展示着大自然鬼斧神工和滄海桑田,也是一座植樹資源寶庫。據瞭解,關山有植種類1700多種,其中有藥用植物就達到1172種,有很高的植物資源研究價值。

這次遊覽,我們不虛此行,深刻地感領略到了關山獨特的魅力。可以說關山一座是地質知識的殿堂,是一架山水的畫廊,是自然藝術的寶地,是植物生長的海洋,她的美正等着你前去發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