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無誰說,幸好還有簡書可寫

文|張小莫白

使用簡書,時日不長,三個多月,斷斷續續的寫了幾篇文章,都是些身邊的小故事,或生活感悟。之所以選擇簡書,就是因爲用起來比較方便,正如簡書封面所寫:“創作你的創作”。簡單,易用,可私密,可分享,用來記錄一下自己的生活故事和人生感悟是最好的選擇。

上次回老家,我把簡書推薦給了大伯。大伯以前是我們村小學語文老師,現在退休了,賦閒在家。大伯有兒有女,可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都不在身邊。堂哥叫他去縣城一起住,他不同意,習慣了農村生活的隨性,在縣城住樓房,礙手礙腳不方便,一個人在農村還落的了行閒,唯一不好的就是農村信息不暢,退休了不像在學校,每天都有報紙看,同事聊聊天。

大伯好寫作,在學校時很多隨筆散文及教學心得等文章,長髮表在學區教育報上。有一篇歌頌家鄉美景的散文《白鶴落在藥水峽》被縣文化報轉載,這也是大伯引以自豪的事。可退休了,不能再像以前隨時隨地可以發表自見了。整天閒的慌,人也悶悶不樂。

我給大伯手機下載了簡書APP,不到一分鐘的簡單指引,大伯已基本掌握了使用方法。使用簡單,即寫即存,沒東西寫的時候可以隨時任意瀏覽自己感興趣的他人的文章故事,還可以簡信交流。大伯對此高興不已,終於有事可做。

起初,大伯多是在看看別人的文章,還關注了一些感興趣的作者和專題。遇到一些不會操作和設置的問題,也時常問我解答。期間,我也鼓勵他可以嘗試自己去寫,他總說怕自己寫的不倫不類,貽笑大方。我勸解他,簡書就是爲有興趣寫作的人開的平臺,不管你是牛人大咖,還是草根新人,只要你符合規定,傳遞正能量,它不會偏頗對待。

在我的再三鼓勵下,大伯寫了第一篇文章《一個農村教師的退休生活》,先發給了我看,讓我提點意見。文章描寫了大伯退休後的生活日常和閒賦家中的無聊心事。文字平實無華,但寫出了真實的自己故事。我原封不動地反給了他。我說這樣挺好,這就是你的文章,寫的就是真實的故事,它反映了當下和你一樣的衆多農村退休教師的生活現狀。

文章發出去後幾天,閱讀量雖不高,但得到了幾個人的認可,還提了一些問題意見,大伯對此甚是高興,便樂此不彼的一篇篇寫下去。從此大伯再也不抱怨無聊,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被人閱讀,一些觀點被人認可時,心中充滿了希望,那種久違了的自豪感也隨之而來。他的一篇《在小學我教的不是小學生》的文章,被推薦到首頁,閱讀上千,點贊好評無數。他在文中提到的‘教育小學生,不只是認字識數,而且要把他們當作未來的大學生培養’的言論得到了廣大讀者的支持。

人過留名 雁過留聲,是每個人所追求一生。大伯也一樣,他不想在無聊中虛度光陰,但上了年紀,很多事都力不從心,很多話更無人所說,畢竟年輕人的生活各有各的忙碌,各有各的交往。當兒孫離膝,親友逝去,人就會越來越孤單,越來越寂寥。但對於大伯,幸好還有簡書可寫,在這裏,他重新找到了自己活着的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