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未來戰士”首次曝光!完美僞裝、超強防彈(炫酷視頻)


新智元報道 來源:thenextweb.com

編輯:大明、金磊、克雷格

【新智元導讀】澳大利亞國防部科學技術部門(DST)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未來戰士”的概念,很有可能在未來澳大利亞的士兵身上成爲現實。

未來的士兵,是一羣貨真價實的AI戰士。

最近,澳大利亞國防部科學技術部門(DST)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系列開創性工作,創造出一種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未來戰士”的概念,並且很有可能在2035年出現下一代未來戰士,從裝備到作戰理念上完全超越目前的軍隊。

現在的步兵與2035年的步兵與外觀對比

DST的科學家們運用材料科學、傳感器技術和自動化系統的重大進步,把AI未來戰士的的雛形打造出來,爲了讓戰士的形象更直觀,還製作了一個視頻(無聲)。

視頻中的未來戰士從制服、馬甲、靴子到穿戴裝備上都進行了升級,非常炫酷。

2035年的未來戰士:

DST的研究團隊專注於步兵,提升未來步兵的防禦和進攻能力,這次的主要研究範圍是士兵攜帶和穿戴的裝備。

未來步兵的核心思想是“保護士兵”,保護士兵的經典方法,也是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不被敵人發現。一旦被人發現,不要受傷,但在理想情況下,還是不要被發現得好。

下圖展示了這種核心思想的幾個不同層次。

從不被發現,到不被殺死,對步兵的防護的分爲不同層面

下面就從保護士兵的核心思想層面詳細介紹AI士兵的裝備。

步兵防護第一要務:不要被發現

由於傳感器和傳感器平臺的快速發展,能夠輕易識別士兵和車輛,這種情況正在對步兵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而織物、材料和紡織品這些東西,通常不被視作高科技,但隨着材料科學和創新概念的不斷髮展,如果多功能材料上的突破可能對上述情況產生影響。

藉助應用材料科學的最新進步,DST正在研究,士兵的作戰服可能不僅僅是一層衣服而已。

作戰服。

僞裝作用。材質和顏色可根據周圍環境做適應性變化,達到更逼真的僞裝效果。

防彈作用。 新制服的防彈功能遠強於傳統制服。普通的防彈服,路邊炸彈中散射出的金屬或非金屬彈片能夠射入體內很深。新的防彈服防彈材料的結構和材質可以阻止彈片射入人體,只是輕微地擦破了點皮。

救護作用。新制服採用特殊形狀的記憶纖維,可在幾毫秒內作出反應,對受傷部位加壓止血,有效降低失血量。

頭盔和增強現實目鏡

頭盔整合了多光譜傳感器,可選擇性過濾或透過不同波長的光線,有效探知敵人位置,日夜均可使用。

增強現實目鏡具備先進防護設計、可防多發子彈射擊,具備防霧、自清潔和增強現實顯示功能。

基於人類觀察者試驗的常規方法,評估戰場威脅和對策的所有方式都已經不管用了。目前DST團隊正在開發一種能夠建立可以進行簽名評估的虛擬環境的功能。

這個虛擬空間填充了代表性材質,包括背景環境和天氣條件的地面真實光譜數據庫,可以通過點擊按鈕,評估僞裝解決方案中存在的漏洞。

一旦士兵知道在特定場景中看起來像什麼,就可以設計出更好的僞裝處理方案或者更加逼真技術。

馬甲

普通馬甲無法根據環境的冷熱有效調節溫度,而具備代謝功能的馬甲可在不同冷熱的環境中自我管理,爲士兵保持合適的體溫和舒適感。

作戰靴

鞋底有傳感器,可獲取戰場行進時生成的能量

遠離死亡需要遠離高危環境

雖然我們在防護服方面的設計有了顯著的進步,但對部隊來說,最好的保護還是遠離高危情況。

DST團隊正在考慮將納米和微型、戰術自主系統集成到士兵戰鬥系統中,以便提供“先鋒隊”能力。

室內掃描功能:可快速確定室內結構和人員情況

穿戴裝備

單兵可釋放超小型無人機/車

這些小型的自動裝置,小到可以放進手掌,將嵌套在士兵的戰鬥裝備中。必要時,士兵將部署機載或地面車輛(UXV)來收集重要的偵察信息和情報。UXV使用專門的傳感器和士兵的戰術通信進行連接,提供測繪能力、重要情報、危險評估,最重要的是,可以提供防守型保護。

研究小組正在研究穿戴裝備的三個關鍵領域:⑴電力和能源,特別是能源的收集和儲存;⑵情景理解,包括如何使用增強現實和數字地圖來提供“前進偵察”能力;⑶士兵-機器系統,重點是控制和士兵-機器交互。

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讓步行士兵能夠保持對UXV的控制和互動,而不會讓他們遠離周圍環境。這意味着開發更爲直觀的控制系統,並優先處理收到的信息量以及向士兵展示信息。

DST研究團隊負責人Bussell說,未來的AI戰士“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而不僅僅是繼續做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情,這使我們有機會從根本上改變步兵的戰鬥方式。”

中國也有AI-人類混合士兵?

上週,美國國防情報局(DIA)主任Robert P. Ashley在10月8日美國陸軍協會年會上發表講話說,美國軍方必須做出的最大決定之一,就是如何應對中國正在進行的“人機融合”。

由於中國也正在逐步將人工智能與人類技術相融合,美國國防情報局認爲這是未來戰爭中的一個主要問題。

Robert P. Ashley

Ashley表示:“中國希望成爲人工智能技術的主要推動者,不僅是因爲他們的經濟需要,也是爲了產業轉型。”

“現代戰爭的特點正在不斷變化,我們已經看到,AI技術正在給現代戰爭帶入顛覆性技術,徹底改變着人類交互的複雜性和速度。我們的任務是瞭解其中的運行機制。”Ashley說。

Ashley指出,我們有必要了解像AI這類顛覆性技術是如何運作的,以便掌握應對這類挑戰的辦法。

“認知能力的進步不僅體現在我們的思維方式上,還體現在耐力和單兵作戰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考慮一下這些技術的道德影響以及它們的應用方式。俄羅斯和中國將如何利用這些技術優勢?”

馬斯克也曾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人類將不得不與數字智能融合,成爲一種人工智能與人類的混合體。

馬斯克在2017年迪拜世界政府峯會上解釋道:“隨着時間的推移,未來的生物智能和數字智能會實現更緊密的結合。”

馬斯克指的是,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的生存需要人類將大腦與數字技術進行物理連接,比如能夠模擬並增強具有生物功能的納米機器人。事實上,馬斯克甚至在2016年創辦了自己的公司Neuralink,致力於將人腦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整合。

參考鏈接:

https://sociable.co/technology/defense-intelligence-ai-human-hybrid-soldiers/

https://www.dst.defence.gov.au/news/2018/10/02/next-generation-soldier-%E2%80%93-towards-203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