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利用人工智能預測地震餘震

【概要】哈佛大學和谷歌的科研人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地震餘震的有效預測。

地震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試圖模擬餘震。到目前爲止,他們已經能夠相當準確地預測餘震發生的時間,以及餘震的強度。但在準確定位餘震的位置方面,他們遠沒有做到完美。

回答這個難題的答案當然是人工智能。來自谷歌和哈佛團隊的一羣合作者稱,在對超過13.1萬次地震及其後續餘震地點的數據庫進行神經網絡訓練後,他們已經找到了預測未來餘震發生地點的最佳方法。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奇特的模式匹配:顯示它的數據,無論是某人的臉部照片還是餘震的位置,算法都會試圖找到潛在的模式。就拿面部識別來說,模式是代表一個人面部的像素排列,而在餘震預測中,可以用方程來解釋餘震位置的原因。

研究人員在2018年8月29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中寫道,該算法較爲準確的一個原因是它使用了兩個複雜的指標,即最大剪應力變化和馮-米塞斯屈服準則,這兩個指標以前被認爲與餘震無關。這些指標通常應用於銅或鋁等可彎曲材料的科學領域,而不用於餘震預測——現在這種情況可能發生了改變。

但不要因爲這將從明天開始爲人類提供幫助而感到興奮——正如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哈佛大學研究員Phoebe DeVries表示:“我們離讓它在任何操作層面上發揮作用還很遠。我們認爲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第一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