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對象中的成員內部類

內部類的使用可以提供更好的封裝。

回憶:

內部類的主要作用:

內部類提供了更好的封裝,可以把內部隱藏在外部之內,不允許同一個包中的其他類訪問該類

內部類的方法可以直接訪問外部類的所有數據,包括私有的數據。

內部類所實現的功能使用外部類同樣可以實現,只是有時候使用內部類更加方便。

而內部類可簡單分爲4種,分別是:

成員內部類

靜態內部類

方法內部類

匿名內部類

成員內部類

成員內部類是最常見的內部類,也稱爲普通內部類,因爲成員內部類定義在外部類的內部(MD廢話),相當於外部類的一個成員變量,所以叫做成員內部類。

小編是一個有着5年工作經驗的java程序員,對於java,自己有做資料的整合,一個完整學習java的路線,學習資料和工具,相信這裏有很多學習java的小夥伴,我創立了一個2000人學習扣羣,479121291。每晚都有java的直播課程。無論是初級還是進階的小夥伴小編我都歡迎!

舉個例子:

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知道成員內部類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特徵:

內部類可以任意使用訪問控制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等)

內部類中的方法可直接訪問外部類的數據,如圖中內部類SiChuan中的show( )方法可直接訪問外部類China中的私有屬性popu。

創建內部類對象必須使用外部類對象,而不能直接new一個內部類對象。

注意:外部類和內部類具有相同名字的成員變量或方法時,內部類默認訪問內部類的成員變量或方法,如果要訪問同名的外部類的成員變量,可以使用this關鍵字。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