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證經濟大局觀(二十五):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是教會主導的,但得到了上至國王,下至底層貴族的積極響應。這場戰爭的表面目的是爲了宗教,爲了奪回聖地。但根本的原因是整個西方的擴張衝動。
教會已經征服了西方,自然要聽從上帝的旨意,爲更多的人帶去上帝的榮光,向東方傳教是理所當然之事。
大凡有野心的國王,都有擴張的慾望,就這一點來說,與教會不謀而合。
底層的貴族們因爲奇葩的繼承製,不管是從經濟上來說,還是從自我實現來說,參與東征都是一個絕佳的翻身和揚名立萬的機會。
東征從1096年開始,到1291年結束,共有九次。過程雖然轟轟烈烈,但很可惜,最終的結果卻是失敗。
十字軍東征的失敗,是後面兩個大事件的原因之一。這兩個大事件是文藝復興和大航海。


黑死病
十字軍東征的失敗,雖然讓教會的權威有所降低,但沒有動其根本。1346年開始的黑死病,則讓人們對上帝和教會有了深深地懷疑。
這場瘟疫讓歐洲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死亡。瘟疫到來的時候,出於習慣,人們將對抗瘟疫的希望寄託在“無所不能”的上帝和教會身上。
教會一開始也允諾能夠治癒瘟疫,並說這是上帝懲罰人類的舉動。但是,隨着瘟疫的發展,人們發現再虔誠的舉動也換不會上帝的原諒,於是開始對上帝的無動於衷感到失望,信仰漸漸喪失。
人們對神的懷疑,終於促使對人的深入思考,這是文藝復興的直接導火線。


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
西方的商業文明發源於希臘,得益於希臘是當時西方與東方接觸的橋頭堡。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東羅馬帝國做爲大一統國家一直持續到1453年,而後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希臘在這段時期就處在東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內。
對於原屬西羅馬帝國的西歐來說,自己的分封制與東羅馬帝國的大一統完全不一樣,看待東羅馬帝國已經是異類了。
當然,這種異類眼光往往是對其繁榮富裕的垂涎三尺。這時候的西方,與東羅馬帝國以及更遠的東方接觸的第一站便是是意大利了。
佔據東西間地理中樞的意大利,貿易頻繁,工場手工業最發達,城市的發展最爲繁榮,市民階級的覺醒自然也首當其衝。
倘若沒有黑死病,假以時日,這種覺醒應該也會發生,因爲商業追求的是自由流動、平等貿易,與教會的等級森嚴是格格不入的。只不過,黑死病的發生帶來了最直接的刺激。
文藝復興始於14世紀中葉的意大利,那時候的意大利是一個由城邦和領地組成的聯合政治體,城市的力量在西歐諸國最爲強大。文藝復興的策源地佛羅倫薩便是一個著名的城邦。
文藝復興從佛羅倫薩開始,在接下來的兩三百年內席捲整個西歐,詩歌、繪畫、雕刻、建築、音樂等全部開始掙脫宗教的束縛。
這是一次人性的解放,文藝復興爲正在崛起的市民階級帶來了除上帝之外的新信仰:人文主義和科學精神。
人一旦發現自己的力量,創造力和革命性將噴涌而出,舊有的組織架構就開始瑟瑟發抖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