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平凡的人不会发光?

咨询室来了一个大四的菇凉,想要做简历诊断。

她的简历用了一款深绿色的模板,看起来简洁大方,内容中规中矩,整体结构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尽管如此,菇凉的神情仍然显得紧张,咨询师的直觉告诉我,她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历。

果然,在对简历内容逐条分析的过程中,菇凉流露了她的不安:我并不优秀,我很平凡,我很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我没做过学生干部,唯一的经历是大一的时候在院学生会做过干事,也不是部长主席,没组织过什么大型活动;也没有工作经历,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大四学生一抓一大把,比我优秀的多的是,我怎么能比得过人家呢?”

作为facilitater ,最难的其实不是咨询技术,不是工具方法,不是理论的学习沉淀,甚至不是来询者的所呈现的问题,比这些更难的,是盘踞在来询者脑中根深蒂固的认知偏差,也就是“不合理信念”。

比如“女生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学生干部经历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奖学金证书找不到好工作”,“六级没过找不到好工作”等系列。

如何破解来询者的“不合理信念”,靠讲?举例子?洗脑?提建议?

既然是“信念”,自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而且更不会轻易被“言语”所改变。实践证明,改变来询者“不合理信念”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来询者身上找到闪光点,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在菇凉的“工作经历”中,我找到描述简单的两条:一是作为干事参与了学院的“外语文化节”活动,在其中负责联系选手、计时、奖品发放等工作;二是参加了学校的顶岗实习,并且获得了学校的奖项。

于是,我让菇凉为我详细地讲述了一下这两段经历,但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她用“STAR”的方法来讲。


STAR法则,即为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的缩写,具体含义是: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Task:   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

Action: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

Result: 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STAR就是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或者说,是一个清晰、条理的作文模板。不管是什么,合理熟练运用此法则,既可以帮助梳理自己的能力优势,也可以在面试中轻松的对HR描述事物的逻辑方式,表现出自己分析问题的清晰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在用STAR法帮助菇凉梳理完后,我们有共同的惊喜:尽管是很简单的工作,也没有部长主席的身份,但是仍然可以从行动与效果的总结中提炼出她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细心、耐心、认真负责的品质;顶岗实习的经历不仅仅是教学经历,更能从班级英语成绩从年级倒数第二到正数第二的飞跃中,彰显出她的教学能力以及踏实刻苦的品质,而这些,恰恰是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所必备的能力和品质。

进行到这一步,菇凉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老师,我有这么好吗?”

我说:“你一直都很好,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上独特的闪光点,不论是作为咨询师、教师还是辅导员,都要有意识地去留心这一点。教育不是同化,而是引燃;不是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车间,而是把每一个人雕琢成他最好样子的艺术场。菇凉在离开咨询室的时候带着笑容,我想这个时候她应该不会再纠结自己是不是部长,有没有拿过什么荣誉,用学生身上自己的闪光去引燃学生的行动,比讲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谁说平凡的人不会发光,只要用对方法,谁都可以熠熠生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