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鮮有程序員炫富?

一直以來,程序員都被視爲高收入羣體,在舊金山灣區,程序員entry-level的平均收入高達 $137k

(圖片來源:Glassdoor)

 

然而, 拿着高收入的程序員們卻總是給人一種樸實無華的印象——

對格子襯衫和牛仔褲愛的深沉:

 

甚至有爲了省錢直接住在公司的:

(Google前員工Matthew J Weaver,在Google園區停車場居住長達一年)

 

馬克扎克伯格有錢吧?但是他的衣櫃是這樣的:

因此,“爲什麼鮮有炫富的程序員?”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引起了熱議。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程序員們不愛炫富呢?我們在網絡上收集並總結了幾個主要原因:

 

低調纔是王道

如果是與同樣是entry-level的會計/營銷/廣告等人員相比,程序員的收入的確高了不少。但是在IT圈裏,大家的工資普遍都很高不說,還有不少人手裏拿着大量公司股票“悶聲發大財”。

更不用說那些在IPO前就加入hot startup的程序員,伴隨着公司上市,他們不僅成了公司的元老級人物,經濟也隨之自由了

而這些人,他們也和自己一樣在公司上班寫代碼,幾乎看不出有什麼不一樣,說不準坐你隔壁的就是個千萬富翁。

所以說,在IT圈子裏混,保持低調纔是最安全的。

 

“炫富”方式不太一樣

程序員不是不捨得花錢,他們非常願意在自己的愛好上投資。

比如,大部分程序員都非常追求硬件設施想讓自己的設備達到最高等級

購置黑、紅、茶釉等各種機械鍵盤.....

(圖片來源:網絡)

 

或是每年把自己的蘋果電腦和手機更新到最高等級......

(圖片來源:網絡)

 

養寵物的程序員給自己的主子們安置高科技餵食器,監控,鏟屎機器人......

(圖片來源:網絡)

 

還有一些程序員喜歡動漫,大批大批的購置手辦,外行人卻不懂得其中的價值......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普通人意義上的“炫富”方式,並不能滿足程序員的內心。

 

收入雖高,房價、物價更高

由於高科技氛圍濃厚、就業機會多,硅谷是北美程序員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然而,雖然硅谷的程序員們有着高收入,卻也面對着高房價和高物價。

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

如果你是單身,稅前收入20萬美元,你將會被扣掉:

聯邦稅$41850, 州稅$15580, FICA $10861。到手只有 $131709。

加上灣區大多數地方消費稅在9 - 10%,如果按9.5%算,也就是說灣區人的1萬美元去買東西只能當10000/(1+9.5%) =9132美元來花。

綜合上所述,20萬美元的稅後收入約等於12萬美元。

(數據來源:smartasset)

 

因此,20萬美金可以讓一個程序員感覺在灣區“過得不錯”,但絕對不會感到“富”。

 

除了錢,還有理想

說到底,程序員是低調、高智商羣體,他們並不在乎自己看起來多有錢,有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

又或許是思維特性使然,大部分程序員對生活的計劃、花銷也比較理性,並不會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

而且,除了賺錢,程序員還有更高的使命——實現自我價值,改變世界。

類似於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這些程序員“大神”改變世界的例子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其實,很多我們身邊的程序員也都在默默地幫助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一位知乎用戶分享他表哥的故事:

“ 我表哥在外資企業做程序員,工資挺高,生活照理說應該挺滋潤,但是卻整天“一副川大門口科華北路電腦城裏面賣打口碟”的樣兒。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哥在圈子裏是出了名的大牛——

辦事情不要錢,不求名,但是遇到了問題,通宵達旦一定要弄好,沒遇到問題,也要預見問題。對錢可以沒有要求,但對自己的肯定,必須公正,外形可以犀利,功夫不能差

——知乎用戶 Hannibal Lecter”

 

知乎上另一位用戶形容他在Google認識的好友:

“ 員工號小三位數,資產在千萬美元級別,卻一年四季穿着免費領取的隱者公司標誌的文化衫,特別愛穿的幾件都磨出了洞。住1B1B的老公寓房,平日裏開着一輛再普通不過的豐田普銳斯。

他離開Google後加入了一家醫療科技創業公司,不爲別的,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改善落後的醫療體系。

——知乎用戶 貓本聰”

 

像這樣的程序員不在少數,他們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力量一點一點地改變世界。

 

/E/N/D/

更多科技求職資訊,請關注“來Off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