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成立“以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院”,李飛飛擔任共同院長


新智元報道

來源:hai.stanford.edu

編輯:肖琴、克雷格

【新智元導讀】李飛飛宣佈斯坦福開啓“以人爲中心的 AI 計劃”(HAI),由李飛飛和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 John Etchemendy 共同主導,目標是創建“以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院。

李飛飛會斯坦福之後公佈了最新動態。

斯坦福大學今天正式宣佈啓動“以人爲本人工智能項目”,目標是創建“以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院(Stanford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 (HAI))”。

李飛飛在社交媒體上宣稱,這是學校從校長到幾十位教授一年多以來的共同努力,今天終於公開了這個HAI的消息。

“我很榮幸能和斯坦福大學前副校長,哲學家John Etchemendy共同擔任HAI研究院院長。我們的宗旨是:推動人工智能的研究,教育,政策和實踐,以造福全人類。”

研究院將致力於三個方向的工作:

1)推進和發展下一代AI科學(着重與腦科學和認知學交叉)

2)研究和預測AI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影響

3)設計和實踐以人爲本的AI技術和應用。

李飛飛學生李佳也表示祝賀:

祝賀你的新徵程!斯坦福“以人爲本人工智能智能研究院(Stanford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 (HAI))”,人工智能的燈塔!

李飛飛回斯坦福之後的第一個大項目:HAI

HAI的主要工作是開發AI技術、指導和研究、設計與創造,除了李飛飛外,還有斯坦福大學教務長、人文與科學學院Patrick Suppes Family Professor John W. Etchemendy

John Etchemendy

John Etchemendy是斯坦福大學第12任教務長,他在內華達大學裏諾分校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於1982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Etchemendy的研究興趣包括邏輯學,語義學和語言哲學。

根據HAI官網,參與學者還包括斯坦福大學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教授Chris Manning,計算機科學與電氣工程系教授William Dally,計算機科學教授Terry Winograd,社會學教授David Grusky,醫學教授Euan Ashley,政治學教授 Rob Reich,法學院客座教授Mariano-Florentino Cuellar,生物醫學與數據科學教授Carlos Bustamante等61位。

從學科上看,團隊成員涉及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學、語言學、社會學、政治學、生物醫學等衆多學科。

以下是李飛飛與John Etchemendy共同執筆的第一篇博客:

人本主義:AI的下一個前沿

我們已經到達了一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轉折點:技術正在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更深刻的方式重塑社會。許多人將其稱爲第四次工業革命,由5G無線技術、3D打印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推動。但更多的時候,最具破壞性的變化可以追溯到人工智能的出現。

這些變化中有許多是鼓舞人心的。機器翻譯使得思想更容易跨越語言障礙;計算機視覺使得醫學診斷更加準確;輔助駕駛功能使得汽車更加安全。其他一些變化更令人擔憂:隨着自動化的迅速發展,數以百萬計的人面臨着工作的不安全感;AI生成的內容使得區分事實與虛假變得越來越困難;最近關於機器學習中的偏見的例子告訴我們,技術可以多麼輕易地放大偏見和不平等。

像任何其他強大的工具一樣,AI承諾的風險和回報是同等的。但與核能和生物技術等大多數“雙重用途”技術不同,AI的開發和使用是一種分散式的全球現象,它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我們無法控制如此分散的事物,但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來負責任地引導它。這就是爲什麼AI的下一個前沿領域不能僅僅是技術——還必須是人本主義的。

斯坦福以人爲本AI研究院(HAI)

從氣候變化到貧困問題,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但AI有一些特別突出的問題:儘管我們不確定其全部影響,但它仍在塑造它的我們的集體力量範圍內。這就是爲什麼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宣佈一項重大的新計劃,旨在創建一個致力於引導AI未來的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將支持跨學科的必要廣泛研究;促進學術界、工業界、政府和民間社會之間的全球對話;並鼓勵所有部門負責任的領導。我們將這種觀點稱爲“以人爲本的AI”(Human-Centered AI,),它來自一下三點簡單而強大的想法:

  • 爲了更好地滿足我們的需求,AI必須融入更多人類智慧的多樣性、差異性和深度。
  • AI的發展應該與影響人類社會的持續研究相結合,並以此爲指導。
  • AI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增強我們的人性,而不是減少或取代它。

實現這些目標將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每一個目標都提出了複雜的技術挑戰,並將激發工程師、社會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之間的對話。但這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最緊迫的問題,誰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對話將在哪裏進行?

以人爲本的AI需要廣泛的、多學科的努力,充分利用從神經科學到倫理學等各種學科的專業知識。面對這一挑戰,我們需要抓住機會探索不確定的新領域,這些領域沒有商業性質的承諾。這遠不止是一項工程任務。

學術的本質角色

學術是純粹的研究領域。正是科學自由讓數百所大學得以在國際範圍合作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它不是爲了讓我們的手機更便宜,也不是爲了讓我們的Wi-Fi更快,而是爲了第一眼看到希格斯玻色子。這就是我們如何建造哈勃望遠鏡,如何繪製人類基因組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它是包容性的;它不是爲了爭奪市場份額而競爭,而是邀請我們共同努力,以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可以共享的知識。

更重要的是,學術界肩負着教育未來各個學科的領導者和實踐者的重任。AI的發展將是一個多代人的旅程,現在是時候向技術人員、工程師、企業家和政策制定者灌輸以人爲本的價值觀了,因爲他們將在未來幾年制定自己的發展路線。

爲什麼斯坦福要做這件事?

實現以人爲本的AI目標,需要學術界、產業界和世界各國政府的合作。沒有一所大學能提供所有的答案;沒有一家公司能制定標準;沒有一個國家會控制這項技術。

儘管如此,仍然需要一個集中點,一個專門致力於以人爲本的AI原則的中心,能夠迅速推進研究前沿,並作爲來自其他大學、行業和政府的思想的全球交流中心。我們相信斯坦福大學非常適合扮演這個角色。

自1963年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創立斯坦福AI實驗室(SAIL)以來,斯坦福一直處於AI研究的前沿。麥卡錫創造了“人工智能”這個詞,併爲該領域的大部分早期工作設定了議程。從那以後的幾十年裏,SAIL成爲許多AI重大里程碑的舞臺,從專家系統領域的開創性工作到第一輛在DARPA大型挑戰賽跑完全程130英里的無人駕駛汽車。SAIL是計算機視覺領域開創性工作的發源地,也是ImageNet的誕生地,它展示了大規模數據集在神經網絡算法上的變革性力量。這一傳統至今仍在延續,100多名博士生、許多碩士生和本科生在SAIL積極參與研究。研究主題包括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先進機器人學和計算基因組學。

但要引領AI的未來,需要的專業知識遠遠超過工程學。事實上,以人爲本的AI的發展將涉及幾乎所有知識領域——這正是斯坦福大學成爲這一目標的理想環境的原因。斯坦福大學法學院一直被認爲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法學院之一,它將頂尖的法律人才帶到了關於AI倫理和監管的未來的辯論。斯坦福大學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系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院系之一,它們對AI的經濟、社會、政治和倫理意義有着深刻的理解。斯坦福大學的醫學、教育和商學院將幫助探索智能機器如何最好地服務於病人、學生和行業的需求。斯坦福大學在各學科領域豐富的領導傳統將使我們能夠圍繞人類的需求和利益來繪製AI的未來。

最後,斯坦福大學的所在地——硅谷的中心地帶、太平洋沿岸,與許多引領AI商業革命的公司非常近。斯坦福大學在硅谷擁有比其他任何機構更深厚的根基,它既可以向最有能力影響這場革命的公司學習,也可以與它們分享自己的見解。

通過以人爲本AI研究院,斯坦福渴望成爲一個充滿活力的思想者聯盟的家園,他們將共同努力,創造比他們自身更大的影響。研究院將努力將圍繞五個相互關聯的目標進行:

  • 促進突破,多學科研究。
  • 培育一個強大的全球生態系統。
  • 教育和培訓學術界、工業界、政府和公民社會的AI領導者。
  • 促進現實世界的行動和政策。
  • 而且,或許最重要的是,促進以人爲本的AI的全球對話。

結語

幾十年來,AI一直是一個學術領域。然而,在短短几年裏,它成爲了一個強大的工具,能夠重塑整個行業。現在是時候把它變成一種更強大的力量了:一種爲善的力量。通過正確的指導,智能機器可以將拯救生命的診斷技術帶到發展中國家,爲服務不足的社區提供新的教育機會,甚至幫助我們更加警惕地關注環境健康。斯坦福大學以人爲本AI研究院是一項大規模的努力,目的是讓這些願景,以及更多的願景成爲現實。我們希望你能加入我們。

原文:

http://hai.stanford.edu/news/introducing_stanfords_human_centered_ai_initiativ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