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看見》

最近看書有點疲,《看見》這本書斷斷續續四個星期纔看完,簡單做個讀書筆記。

柴靜作爲央視記者活躍在節目舞臺,她採訪時那雙大眼睛和平靜但有力的質問,在我記憶裏還是有些模糊印象的。最近一次強曝光是2015年由她發佈的《穹頂之下》,這場空氣污染調查紀錄片在當時給國人以震撼和思考,並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爭論。

是什麼樣的成長經歷會讓一個看似羸弱的女子做如此震撼的調查,她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她背後有什麼故事有趣有料?在《看見》這本書裏,作者講述了其在央視十年曆程的風雨故事,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在字裏行間中,我們可以找到她的思考軌跡。

整本書多是以一個又一個故事構成,披露了她在《新聞調查》一些節目臺前幕後的故事細節,更真實更立體的還原採訪過程,以及每個人物的思路變化、情感波動。大量細節的描述,讀者很容易還原當時的現場,爲人物揪心,爲事件發愁。柴靜一些心理活動的展示、以及個人感悟的加入,都很好的引發讀者思考和共鳴。

簡單說兩點感悟。

第一是“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

柴靜作爲高材生,象牙塔裏的人,在從事記者之後才慢慢感悟到做好調查,最重要的是俯下身子,與被採訪人感同身受。她在做一些弱勢羣體的調查中,比如家暴,賣淫女,同性戀,問題少年,農村留守兒童時,他們的不幸千差萬別,他們的故事催人淚下。但是,懷着一顆同情和憐憫之心並不是跟他們的相處之道。知道和感覺到,完全是兩回事,只有自己親身體會了,痛過苦過流淚過,纔會真正明白他們。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纔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記者調查需如此,大學生認識世界也要如此,我們理解人事,多是以我們的角度出發,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這種世界觀相對不完整。可行的辦法除了多讀書多交流多思考外,我覺得更應該有條件去“行萬里路”。走出自己熟悉的圈子,去自己不瞭解不認識的世界裏探索,對自己認知水平的橫向拓展會有幫助。

就像書中有人問柴靜:你有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嗎?我以爲這個年紀了,三觀已經基本固定,很難有大規模的改變。只是希望在維度上可以多幾個維度,這樣是爲了防止自己偏激;在深度上有自己的錨,需要深刻思考時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再用一個有意思的觀點總結一下,認識世界,大部分情況下先用廣度優先遍歷自己的認知,再用深度優先遍歷加深理解。

第二是“人類大部分的苦都是因爲期待的存在,其實,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須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麪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爲這樣,人才能聽到自己的心。”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有一條線牽引或者督促着我們前進。我們努力學習,找好工作,賺錢養家,彷彿這些事都是人生標註好的節點,我們有必要一個一個去完成。這種期待無形貫穿於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但同時帶給了我們壓力和苦惱。如果能想開,沒有所謂的必須成功,沒有唯一的正確道路,沒有統一的幸福標準,沒有“標準答案”就沒對錯沒好壞,只有合適不合適,退一步海闊天空。

但是反過來想有線牽引我們前進也對。只是一些節點的得失不是那麼重要,到達節點的時間也可快可慢,成也好敗也罷,關注點在過程可能心態會好些。

總體來說,我很喜歡讀這類個人自傳的書籍,故事生動,全文也有一些作者金句良言引發思考。推薦喜歡柴靜的同學可以讀一讀這本書,她看見的,你也可以看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