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分析師技術指南

系統分析師技術指南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參考用書)

作  者:張友生,王勇 主編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8-1

I S B N:9787302206477

 

系統分析師技術指南(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參考用書)

                       點擊查看教材詳細資料 >>>

 

內容簡介

本書對當前比較前沿而又成熟的技術和方法進行了討論,包括軟件過程改進、J2EE與.NET平臺、中間件及相關技術、應用服務器、Web Service、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操作數據存儲、異構數據庫的集成、企業應用集成、XML、軟件架構、設計模式、SOA、RIA、UML、UP、SOAP、PDM/PLM、AOP、P2P、工作流、軟件產品線、敏捷方法、網格計算與普適計算、雲計算與SaaS、多核技術、片上系統等。這些技術和方法是任何一位合格的系統分析師必須具備的知識,也是系統分析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閱讀本書,猶如進入IT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殿堂。
本書由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編,作爲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作爲系統分析師日常工作的參考手冊,作爲軟件設計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進一步深造和發展的必讀書籍,也是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軟件過程改進
 1.1 CMM綜述
  1.1.1 CMM的基本概念
  1.1.2 CMM的基本框架
  1.1.3 CMM的主要內容
  1.1.4 CMM的內部結構
  1.1.5 SPA和SCA的比較分析
 1.2 組織如何實施CMM
 1.3 CMM存在的問題
 1.4 ISO9001與CMM的比較
 1.5 CMMI綜述
 1.6 CMM與CMMI的比較
 1.7 個體軟件過程
 1.8 團隊軟件過程
  1.8.1 TSP概述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軟件過程改進
軟件過程是人們建立、維護和演化軟件產品整個過程中所有技術活動和管理活動的集合。目前,軟件過程技術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吸引了大批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專家和學者。目前,每個國家幾乎都有自己的軟件過程改進網絡和組織。軟件過程技術的研究和實踐主要有三個方向:
(1)軟件過程分析和建模。軟件過程建模方法是軟件過程技術的起點,其中形式化半形式化建模方法有基於規則的,基於過程程序的等等。過程分析和過程建模對於保證過程定義的質量、建立全面和靈活的過程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對軟件過程的建模主要是使用過程建模語言(Process Modeling Languages,PML)。PML最基本的功能是用於描述和定義過程,建立過程模型。PML的能力和表達方式直接影響着過程模型的質量和建模效率。所以,選擇合適的PMLs,成爲過程分析、過程建模和選擇建模工具的關鍵。
(2)軟件過程支持。軟件過程支持主要是指研究和開發支持軟件過程活動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工具,過程支撐工具作爲一種技術基礎設施,能夠很好地支持、管理並規範化軟件過程。它的使用將使得軟件過程的透明度好,爲項目的軟件過程提供指導,使得開發者和管理者都有據可依,便於更有效地管理軟件過程。軟件過程支持工具主要包括軟件過程流程工具、過程文檔工具、評審工具和人員管理工具。
(3)軟件過程評估和改進。軟件過程評估和改進是指根據某種模型對現有軟件過程進行考覈和評價,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然後加以改進。改進對生產高質量軟件產品和提高軟件生產率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軟件開發組織所認同。由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CMU/SEI)提出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除了用於軟件過程評估外,還向軟件組織提供了指導其進行軟件過程管理和軟件過程改進的框架。軟件過程改進的基本原則是採用過去項目中成功的實踐經驗。因此,理解、記錄和重用部分軟件過程是軟件過程改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

書摘與插圖

插圖

編輯推薦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文件,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統一規劃。通過考試獲得證書的人員,表明其已具備從事相應專業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從獲得證書的人員中擇優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後,不再進行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